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点选择是增大有效供给。通过对增大有铲供给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的基础地位的理论依据、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增大有效供给的途径选择等问题的探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点选择。  相似文献   

2.
"小康"是一个发展概念,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不同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出发点到落脚点都体现了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是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人道关怀".总体上达到小康,只是迈入了小康的门槛.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有待于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勇于突破创新,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的小康是不平衡的,是低水平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提高较慢,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问题。今后只有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只有提高农民的小康水准。才能提高中国的小康水准,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小康"这个古老的话语,被当代共产党人灵活地加以改造和运用,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成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以小康社会来界定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贡献.小康社会是中国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核心范畴,它不仅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标准和起点问题,也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奏出辉煌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标志。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动态、整体的概述。构建一套“三层叠加、逐渐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全面地测度和反映。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是一个让中国大众很容易理解的生活质量状态,如何用量化指标描绘“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一新目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基本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对“全面小康社会”与邓小平“小康”思想关系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全面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特征,对“全面小康社会”内在目的的探究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认清国情、紧跟现实、把握现实与理想、投身实践。“全面小康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与现实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与发展,对其进行哲学思考的目的也是为了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实际上是又一个承上启下的近期目标。中央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宏观指标是引领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是全面小康社会轮廓的勾画,使我们开展全面小康社会的研究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可能。过去16项小康社会的指标,其中在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指标很多,而对人们的文化和精神需求考虑的相对较少。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指标体系的设定,就必须进行更全面的思考、斟酌,对过去的遗漏进行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研究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与2020年全面小康的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继“主要经济指标差距”和“社会指标差距”的讨论之后,接着从教育、科技与信息等角度分析讨论了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在以上各方面与2020年全面小康之间的差距,并比较了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在教育、科技与信息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住房水平还不算高,尚未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要求。居住水平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计算口径全国各地应该统一。为了保证从“居住有其屋”到“居优其屋”的过渡,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目标,就要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及住房保障体系的资金筹措等方面作更深的研究,以求找到更好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昭示的理念是: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以官政为本转向以民生为本,从耗散发展模式转向和谐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转变单纯依靠以经济的增长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观念,改变以对财富的追求和持有来回答人生本质意义的观念.通过对全面的、均衡的小康社会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环境、物质资源和制度条件观察,进而探究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困难与出路,可以更好地理解全面小康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将社区信息化指标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社会价值标准发展的体现。社区信息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采取有效的融合路径使社区信息化指标融入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全面小康,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实施和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三种转变,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农民小康。  相似文献   

17.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西部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明显表征,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认真对待和科学解决的问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还易于引发甚至加剧各种矛盾,而且这也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相违背。可以说,地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依据先天的自然条件,长岛县通过向大海实施“捞铜工程”与“捞银工程”而早早地迈进了小康社会,但是,这种忽视环境成本而单纯追求经济GDP增长的发展道路,在环境变迁的情况下面临着重重困境。环境变迁对传统型生产方式的挑战,突显出绿色GDP指标体系与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GDP应该成为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尤其是在那些如长岛县一样主要依赖自然环境的资源型区域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小康社会基本理论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这一历史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密切相连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党的小康社会基本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