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应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体系,完善政策、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龚旭 《消费导刊》2013,(4):44-44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农业生产中贯彻执行循环经济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开拓可以利用的资源范围,寻找新的资源,推进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的融合,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探讨其作用,并根据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7):76-77
我国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科技法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缺少一个推进循环经济科技发展的法律体系框架、相关规定过于原则、一些专项法律的制定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针对循环经济对科技法律体系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完善我国环保科技、生态科技等一系列循环经济科技法律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协调的更加完善的新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将循环经济下的科技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的兴起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必将改变企业的运行模式及其管理活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会计问题,尤其是如何合理而准确地核算成本。本文分析了正确处理循环经济环境下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并针对循环经济下企业成本核算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架构同时,还应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自然观、资源观、生态伦理观、发展观、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进行积极的调控和引导,以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期望全面建成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是我国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必然趋势,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从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去努力改善。而作为经济发展纽带的流通领域,必然也要有新的实施方案去配合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期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区域循环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人口,资源、环境与科技、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政策上引导,制度上保障,用绿色理念去实施.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联结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桥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把循环经济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有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做好循环经济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常德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更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县域农业自身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注重科技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发挥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带动区域发展;加强交通与区域市场建设,促进县域贸易发展;注重对县域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县域社会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这是世界林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为了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立体开发森林资源,调整林区产业结构的道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原则,以创造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开发产品大市场;必须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全面提高林地质量;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开发、加工、利用的科技含量,广泛吸引人才。这是国有林区脱贫解困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天保”工程的需要,是摆脱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更加严峻的现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思想,为全体人民描绘出一幅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实现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美丽中国"建设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之中。建设"美丽中国"应通过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以及强化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基础作用等途径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的重要生产基地,但黑龙江省能源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转型、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通过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健全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制度环境,提高能效技术、节能技术,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政策措施,来保证黑龙江省能源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晓霞 《商业研究》2005,(12):49-5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百强县(市)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通过对我国百强县经济发展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开展产业营销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即: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县域产业的竞争力;建设现代新型流通体系,推进县域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宣传、沟通,做大、做强县域产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电力——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问题,从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协调水平四个方面建立了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距离综合评价法对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证实:与理想点的差距越大,电力企业可持续水平越差。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海西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是21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要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排污量、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三个角度考查分析了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重庆市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与环境极不协调,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环境质量出现恶化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是重庆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虽然依靠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制止了经济的下滑,但依然没有摆脱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全球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中国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应紧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采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低碳产业,推行绿色新政,发展碳金融等对策,用低碳经济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中小知识型企业,有着光明的前途,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多变,促使中小知识型企业必须抵挡住这种冲击。以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应做好人力资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工作,以期提高中小知识型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