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贸易现实类型大概经历了产业问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概括而言,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而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的分工形式下衡量贸易结构的主要基准。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现行的工业部门分类目录,基本上是沿用1966年的目录。现在,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它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需进行修订。然而,究竟根据什么原则进行修订、怎样修订?却是必须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笔者不揣粗陋,略抒管见,以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一、工业部门是按三次产业分类,还是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分类?一般地讲,工业部门分类法有两种:一种是按三次产业分类;一种是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即使用价值)分类,二者的根据和意义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研究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问题时,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我国是按产品的经济用途作为工业部门分类的标准,理由是:(1)三次产业分类法,只能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关系,不能反映社会总产品构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4.
梁春茂 《技术经济》2005,24(10):13-15
伴随国际分工的发展,原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垂直型产业间水平分工开始向混合型分工转变,呈现出垂直型产业间分工、水平型的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局面。在分工日渐细化过程中,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内部化方式的扩张在受到产品周期、规模经济壁垒、研发费用高昂的约束之下,开始收缩自己的业务领域,改变发展的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更多的以“企业联盟”的方式进行扩张。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工业产业发展取向的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可用梯度表示,其中产业梯度是区域经济梯度最直接、最本质的体现。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计算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2005年38个工业部门的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该三省市工业产业发展取向差异,据此提出了该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协调和周边省市产业承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以及产品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重构,使国际分工的基础已由过去的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演变为产品内分工,跨国企业在通过外包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业务、提高竞争力上的同时,应提高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审计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包括产业间资源的配置状态、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联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10-2014年5年间广州市的32个工业部门的行业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按各行业的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三大指标的不同状况,把研究的32个部门分为四大类,汇总分析结果可知广州市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各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应针对各行业的具体状况来制定发展规划,才能切实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玉桃  薛鹏翔  张萱 《产经评论》2020,11(1):122-136
城市群内功能分工正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产业经济角度梳理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改进城市功能分工的测度方式,并依此对当前珠三角城市群内功能分工的效果进行判断。实证结果显示,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细分行业的研究发现,制造业总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无论和哪种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搭配,均能体现出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各类型制造业搭配均能体现出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产业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综合城市功能分工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类型城市功能分工效果的发挥对各条件的依赖程度也有区别。因此,应按各类城市的特点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生产率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分工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产品内的国际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从而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钟燕  刘焱 《时代经贸》2008,6(9):13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分工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产品内的国际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从而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伟 《经济问题》2007,339(11):32-34
对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从工业化初期的产业分工特征中认识资源型地区问题的形成,从产业分工关系的变化中把握产业转型的过程特征,进而分析新的产品内分工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过程特征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在产品内分工主导的区域经济关系调整中对产业转型的战略设计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产业链形态的演进,产业模块化开始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这也为区域产业升级带来了契机。总结归纳了基于产业间分工的区域产业链、基于产业内分工的国际产业链和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虚拟产业链等三种产业链形态,揭示了产业链演进的本质是分工的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模块化的形成及其对产业链形态的冲击,指出产业模块化是上海产业升级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海外直接投资是福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客观要求。文章分析福建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四个基准,结合福建省情和国际投资理论,提出福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产业优化模式和产业区域布局战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三层次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我国境外投资产业分布的不足入手 ,论述了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三个基准 ,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基准和结构高度同质化基准。以此三个基准 ,说明我国境外投资应该选择 ,区位比较优势产业、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和结构高度同质化产业三个层次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该文重点剖析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以及产业片段化转移对相关国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志启 《生产力研究》2011,(12):27-28,52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品内分工是一种新兴的国际产业分工方式,产品内贸易是其贸易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产品内贸易在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使我国产业发展面临被"边缘化"风险,文章在分析跨国公司产品内贸易对国际产品内分工和产业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专业化分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高新区的产业专业化程度与创新能力不相关,这说明仅仅依靠简单的产业集聚并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大多数中国高新区是自成体系的水平分工模式,其限制了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新的分工模式在园区内部主要是水平分工模式,在园区之间主要是垂直型的分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劳动成本优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最大的比较优势。我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劳动成本上升和劳动效率下降的趋势,这是产业分工的低端劳动力资源数量过剩和产业分工的高端劳动力资源数量不足的具体表现。在产业分工的低端,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规模优势上;而在产业分工的高端,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优势上。劳动力资源在产业分工低端的规模供给,无法替代产业升级中的产业高端的素质需求。我国面对产业分工水平提升的要求,劳动成本优势的发挥应该依靠高效率克服高成本。产业分工知识含量的提高,要求提高产业工人的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19.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袭现形式是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髟响,以及我国目前垂直专业化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品内分工发展,分析产业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分工形式下产业体系的特征及构成,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分工演进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现状,提出我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