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该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作为公司的股东,如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逃避债务的情况,并因此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最先是起源于美国的一项制度,随后便扩展到包括英国、德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本文主要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开始,全面分析公司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时,否认公司与其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让股东直接对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负无限责任的法律措施.我国现阶段的相关规定与此制度有一定的差距,但有其现实意义.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方面对如何在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叶萍  巫志刚 《市场论坛》2004,(3):49-50,48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时,否认公司与其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让股东直接对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负无限责任的法律措施。我国现阶段的相关规定与此制度有一定的差距,但有其现实意义。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方面对如何在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公司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赋予公司独立的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这使得经营者以设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商业行为时,不至于因一时的失误而导致倾家荡产的后果,因此,公司制度自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投资者所乐于接受的投资方式。但是实践中投资者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情况层出不穷,因此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指的是债务人滥用股东权利和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故意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法人,或者姐妹公司之间利益输送,’以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利时.可以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使公司在受让财产限度内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从我国理论发展币口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公司法》第二十条所确立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过窄,有必要引入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传统的人格否认制度统一为整体,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王燕军 《中国市场》2008,(18):98-9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有着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公司法》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司独立人格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关系,然后着重探讨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特定情形和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最后对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贵任侵犯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所创设的制度.目的是揭开公司面纱,直索公司背后的股东的责任,以维护法律之正义.但该制度并不是对公司法人资格完全的、绝对的否定,而是有其适用的规则.本文对该制度的适用规则进行探讨,以期正确实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作用,实现法律之公平.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有效补充,它适用于一切有限责任的公司形式。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一人公司在我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时也为单一股东滥用一人公司的独立人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有着更加急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很多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不科学,股东利用职权滥用公司权力谋取个人利益,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股东在以公司名义损害第三人利益时却主要由公司法人承担责任,这无疑是不公平的。为了完善公司责任制度,在此基础上我国新《公司法》正式引入起源于英美法系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每一个事物必然都不会是完美的,必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我国经济法确立了这项责任制度,但是仍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仍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该问题进行探索,提出科学的立法保护措施和合理的立法体系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很多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不科学,股东利用职权滥用公司权力谋取个人利益,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股东在以公司名义损害第三人利益时却主要由公司法人承担责任,这无疑是不公平的。为了完善公司责任制度,在此基础上我国新《公司法》正式引入起源于英美法系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每一个事物必然都不会是完美的,必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我国经济法确立了这项责任制度,但是仍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仍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该问题进行探索,提出科学的立法保护措施和合理的立法体系构。  相似文献   

11.
彭海霞 《商》2012,(12):95+90
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独立的人格,股东承担有限的责任,形成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该制度存在缺陷,公司法设置法人格否认制度来对公司法人制度予以弥补与完善。本文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内涵、渊源、本质特征、认适用的条件、适用的程序以及以适用的情形予以阐述。关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持着谨慎的态度予以思考并对相应问题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12.
李灿超 《沿海经贸》2003,(12):64-65
公司的法人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伟大发明,被视为公司法中的"帝王原则".但是,它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既为股东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提供了机会,又成为股东规避侵权责任的工具,从而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造成了威胁.基于保持公司有限责任与维护债权人利益两种价值观念的衡平,现代法上产生了特定情况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下面,笔者就该制度及该制度在我国法上的适用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1)
2013年《公司法》对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出资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实现了由资本实缴制到资本认缴制的转变,同时法人人格否认作为保护债权人的制度也得到相应修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源自"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它是为防止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而在诉讼中对公司法人人格予以否认的制度。正所谓"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是诉讼双方如何运用人格否认制度去解决现实纠纷的关键所在,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则和例外、举证责任分配、证明标准等。法院法官在具体承办案件审理时应在坚持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前提下,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为保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整体权益而适时运用"刺破公司面纱"的相应规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公司法中确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情形。但一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具体适用中暴露出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具体的适用情形规定不全面,举证责任倒置等问题。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我国应从立法上、司法上和程序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天赐 《中国市场》2023,(27):102-105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责任主体范围”仅限于公司股东。客观情况是:一旦构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等一般都难辞其咎。扩大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责任主体范围”是捍卫客观公正的需要,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在推行全面“注册制”以后这一点将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以立法的形式承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适用该制度也给公司法理论及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一人公司领域更是如此。仅有一个股东组成的一人公司更易出现股东与公司财产混同及人格混同,法人人格否认于一人公司场合如何适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正确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当理清其与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之间的关系,应当对《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与第六十四条的正确适用做出恰当处理,并且最佳处理方式是针对一人公司的独特性对适用要件做出相应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7.
李莹  肖葵 《中国市场》2011,(48):171-172,175
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构建现代公司的两大基石,两者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公司制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被投机奸诈者滥用来规避法律,进而损害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外国的立法或实践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加以修正和补充,以平衡公司与股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我国《公司法》对此也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金正宇 《消费导刊》2009,(24):137-138
公司作为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商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在鼓励投资热情的同时,也为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在个案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使滥用法人人格的股东直接对债务承担责任,可以更好地保障经济贸易的公平性,促进商贸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制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迫切性出发。对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公司法法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论述,论述的角度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和适用范围,适用要件包括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适用范围主要为资本显著不足、利用公司规避合同及法律义务以及股东与公司间的人格混同三个方面,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仍存在不完善或不足的地方,亟待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颁布《商事条例》(1673年)算起,公司法人的人格独立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现象也层出不穷,于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出。本文将从该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适用情形、构成要件等方面入手,对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