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我的工资在生活的城市不高,平均往下水平我内心的恐惧开始于当我决定要买房的那一刻、之前我的生活是挣多少花多少,没想过将来,没想过买房,没有养家的重任,想法简单,逃避现实那时的快乐比现在多。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决定买房,遭到了亲友们的一致反对。那时候,我刚刚离婚1年,带着6岁的孩子生活。我们住在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里,孩子父亲一个月给500元的抚养费,加上我当时1500元的工资,生活虽不富裕,亦不算太紧张。可我决定要买房,彻底打乱了生活的节奏。竭尽所有存款交完首付,再贷款15万元买了一套新房。  相似文献   

3.
4月26日邹涛在深圳奥一网和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发表了《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号召市民们持币待购,对抗炒家。就这样,邹涛发起一场民间行动——非买房不合作运动。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如此狂飚猛进的房价,一开始我就十分认同与支持他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说起租房还是买房,一般人很容易振振有辞地分析说:当然是买房合算,租房是把钱白白交到人家手里,贷款买房虽然要付利息,但好歹给自己落下一套房子。结论真是如此简单吗?抛开希望拥有产权房等心理因素,单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对于自住的您来说,租房很有可能比买房更合算。下面这个例子,可能会颠覆您的思维惯性。北京市内广安门附近有一套每平米7200元、面积80平米的精装修商品房。周小姐和张先生都相中了这一地段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特点。两人手头都有17万元资金,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决定:视拥有产权房为独立女性明证的周小姐决定贷款买下…  相似文献   

5.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4,(10):78-80
春暖花开时,江苏常州的读者陈芊芊致信《投资与理财》,诉说她的买房计划。她纠结于要不要现在买房,担心买房后,生活压力变大。影响了现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买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房价固然重要,买房的时机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学斌说:“我从来都不会将就企业存在的问题,有问题就要变革。”他刚上任就力排众议,调整员工薪酬,为优秀员工买房支付首付款,而“奖励房子”只是张学斌变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空房子     
周六睡了个大懒觉,起床后刚吃罢早饭,放在书房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打来电话的是过去单位的老同事孟德刚。他请我去他的新居指导装修,还说要归还买房时借我的两万块钱。路上,我心里觉得有几分蹊跷:他的房子年初就已经拿到了钥匙,按说装修早该结束了,怎么还说让我指导装修呢?  相似文献   

9.
居家理财难题一直在困扰着每个人:我究竟应该存多少钱?买房还是租房?我是否应该重新申请抵押贷款以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钱不只是一堆钞票而已,看似单纯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个人理财的许多迷思。如何拨开迷障,不让金钱的困惑摧毁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理财大家谈     
《科学投资》2006,(10):72-73
买房还是租房,是个让人心力交瘁的选择,可又不得不选择。近年来,人们不断抱怨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子,但又不断被周围“谁谁买房子”的新闻包围。也不断有人抱怨对租房生活的不满,但又不断有人继续打探可以租借的房子信息。在城市中,买房和租房的热潮同样在涌动。到底买房好还是租房好?无论是年轻的社会新鲜人,还是职场“征战”多年的白领,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兰英 《科学投资》2008,(3):72-73
6年买房的投资收获.我大约赚了80多万元。以前我根本想都没想过.但现在竟然像做梦一样。我以后还会买房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买房子可以让我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我结婚几年来.一直是夫妻两人单住。工资收入不算高.再加上老人生病.家里买房之类的突发事件,更使我们懂得了理财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比较重视理财.才使我们在收入并不多的情况下,仍坦然面对了多次的突发事件而没有四处举债。  相似文献   

13.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4,(11):78-80
“我还要不要再买房呢?”读者尹女士致电《投资与理财》寻求帮助。最近房市疲软.房价下跌,尝过房产投资带来甜头的尹女士本打算继续购房.如今心生担忧及疑问,希望我们的理财师能针对她家的实际情况。给予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14,(4)
正海南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期。在海南买房的人50%以上是内地人,而内地人中50%都是40岁以上的。我觉得,对于海南未来五年或十年来讲,由于北方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选择到海南度假、买房、养老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进一步创新海南旅游房地产的产品设计研发。内地富裕人群来海南买房,绝大部分是用来度假、休闲的。在这里看,海南旅游房地产的产品属性跟内地房地产存在着不同之处,所以说到环境容量的问题,我觉得环境容量的问题能够体现我们海南以休闲度假的为主的产品个性。强化房地产配套设施建设。配套是  相似文献   

15.
赵岩 《金融博览》2008,(1):78-79
几个月前,我在佛罗里达的居所,收到一封美国田纳西州政府的房地产促销信:“欢迎到田纳西买房置地,临水别墅2万美元起,山川林地,2000美元一公顷。”所付广告上另一处占地一亩、上下三层的全新别墅,售价也只有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6.
李楠 《中国金融家》2012,(12):120-120
刚刚上班,就收到光大银行寄来的挂号信,里面是两张福卡。不经意间,我的光大福卡已经伴我整三年了。四年前,买房时在光大银行办的按揭贷款,于是每个月我都会准时跑一趟光大银行。此间,我与"福"卡结缘。福卡正如其名,确实给我们家带来了福气。记得刚结婚那会儿,我们是月光家族。圈子聚会,人情往来,一场电影就七八十块,不到月底就钱袋空空了。看着身边朋友都买房装修筑爱巢了,顿时羡慕嫉妒恨一起涌上心来。后来我和老婆痛定思痛,制订了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与房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至岁末年初,舆论热议的焦点问题还是房价、股市和人民币升值. 前段时间我给单位新来的大学生讲课,大家讨论激动时,不由地将话题集中到了房价问题上,而这些刚刚毕业的孩子们,几乎所有人都在考虑买房.他们买房的最大理由不是急于居住,而是担心房价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8.
“买,还是不买?”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紧绷着千千万万个中国买房人的神经。尽管住宅价格高居不下,尽管租房几乎可以实现与买房相同的使用价值,但绝大部分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经济积累之后还是决定要买房。一套拥有产权的房产,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更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根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没有一套拥有自主产权的房子,很难说是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相似文献   

19.
段绍译 《理财》2011,(1):51-52
现在婚房概念大行其道,很多年轻人面对婚姻都想买一套房,结果使自己过早当上了房奴,还拖累了父母。我的观点是:买房要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当然是在事业有成之后。要么是为了作为投资手段赚更多的钱。但如果为了买房而终生成为‘房奴',不管房子怎么升值,对买房者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很多大学刚毕业迈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先会在公司附近寻觅一处便宜的房子租下来,等婚姻大事摆上日程才会考虑购房装修的问题.我和爱人买房时工作都还不到3年,靠父母赞助支付了首付,买房前从来没有留意过装修.在没有任何装修常识和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情绪高昂地着手装修.直到大半年后疲惫不堪地搬进新家,其中的曲折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