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系统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近十多年来的长足发展,银行业内对系统应用有了进一步理解.特别是在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面日新月异,研发出各种不同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包含:静态密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动态短信、移动口令牌和指纹认证.现行银行系统一般都是静态密码加上后5种的组合身份认证技术中的一种,以上认证方式在不同银行的不同应用系统中都有大规模的应用案例,技术上可以不同程度保证用户安全.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业银行》2008,(1):F0004-F0004
经过两个月紧张的部署和实施.北京信安世纪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密码系统继在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应用后.又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成功上线运行。此次推出的动态密码系统做为中国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安全认证系统的一种新的手段,配合IE浏览器证书一起担负网上银行用户的身份认证责任.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IE浏览器证书用户的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移动App普遍将短信密码认证作为用户登录和交易时的认证方式.但短信认证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在认证流程中存在验证码被盗的风险,危及用户的资金交易安全.本文介绍了短信身份认证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通过使用本机号认证方式来提高认证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日益严重,如何正确操作,防止恶意软件的攻击已成为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然而,一种新版宇宙木马正席卷而来…… 日前,多种多样的移动攻击手段纷纷出现,导致用户成为木马及恶意软件的最佳攻击目标:针对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攻击有上升的趋势,在未来的一年里,为银行提供移动业务的机构在交易和用户身份认证方面应更加严格,同时要防止带外折中方案的发生以及改进移动恶意软件的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电脑》2009,(5):93-94
4月17日,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了身份认证新品K5专业型动码令,以及最新版的动联身份认证软件。动联总经理沈勇坚在发布会上表示:“动态密码未来将网银用户在线交易、ATM取款、电话银行转账、电信分销商通过网络获得运营商授权、网游爱好者登录游戏、员工远程访问企业内部网络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动联动态密码认证将保障用户的身份不会被冒用,安全享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无限便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用卡》2008,(18):78-78
日前,EMC信息安全事业部RSA宣布,在全球推出RSA SecurlD1100卡片式令牌。这是一款与银行卡相结合的密码认证设备,用户进行在线金融交易时,只需按下卡片上的按钮,就可获得一次性认证密码,确保了在线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如何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成为了网络应用的关键所在。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手段,可以解决目前网络安全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主动语音支付 语音支付就是当交易在各种支付终端上发起支付时,用户在自己的手机或其他语音设备上输入交易密码或第二密码,再提交给银行认证的支付方式.这种语音支付不同于电话银行或电话支付,其交易是在其他终端如互联网、POS机、商户POS机等发起,由银行主动致电用户,输入密码完成交易. 语音支付可以使第三方移动APP及其他应用直接接入银行网关,从而扩大银行卡的使用结算量及节约支付中间费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银行柜面业务安全应用的需求,讨论了密码键盘的安全隐患,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登录与识别的过程;设计了一套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指纹识别认证系统解决方案,并以用户办理取款业务为例,详细阐述了用户身份认证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密码技术 确保银行业务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加元 《福建金融》2003,(11):40-41
随着银行电子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网络及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银行计算机网络及系统中最常用的密码进行安全性分析,提出采用动态密码认证系统来解决客户的身份认证和管理问题,介绍了动态密码认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特点和在银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与推广,移动设备硬件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用户群体有了显著增加。移动设备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特别在当前大学校园移动设备的使用增长很快。本文旨在探索基于马氏链的学生信息需求管理模式,以及在该种算法下简单的服务器构架以及终端APP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速发展的IC卡领域、安全的电子商务、特定场所的授权进入以及特定设备的合法使用…… 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中正运用其先进的生物识别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为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安全认证的解决方案。基于个人的生物信息,代替传统的照片、密 码、口令、钥匙,实现个体身份认证。中正独特的嵌入式指纹识别技术令解决方案更加可靠 、低成本与方便——在使系统实现强大安全性的同时,又仅仅是轻轻一按那么简单。   在推出全球最小的脱机嵌入式指纹独立系统后,中正申请了“数字生物信息护照”专利,并 开发出eBioPass——便携式指纹IC卡认证终端,将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与各式存储卡、IC卡 有机地结合,转化为绝对具有唯一身份认证的指纹卡,它以持卡人的指纹特征来比对所持卡 中的指纹密码是否吻合,以确定持卡人的唯一身份。IC卡的高安全性和指纹的唯一性,足以 保证指纹卡不可能被造假和冒用。因此,在脱机身份认证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 一对一的身份识别卡,将广泛地应用于个人身份证件和金融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 生物信息证件。eBioPass采用PKI、指纹识别技术,使用可靠的防伪手段和身份鉴别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身份鉴别中的漏洞。是将指纹验证的唯一性与PKI技术构造的不可伪造 性结合起来的完美证件。……  相似文献   

13.
高速发展的IC卡领域、安全的电子商务、特定场所的授权进入以及特定设备的合法使用…… 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中正运用其先进的生物识别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为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安全认证的解决方案。基于个人的生物信息,代替传统的照片、密 码、口令、钥匙,实现个体身份认证。中正独特的嵌入式指纹识别技术令解决方案更加可靠 、低成本与方便——在使系统实现强大安全性的同时,又仅仅是轻轻一按那么简单。 在推出全球最小的脱机嵌入式指纹独立系统后,中正申请了“数字生物信息护照”专利,并 开发出eBioPass——便携式指纹IC卡认证终端,将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与各式存储卡、IC卡 有机地结合,转化为绝对具有唯一身份认证的指纹卡,它以持卡人的指纹特征来比对所持卡 中的指纹密码是否吻合,以确定持卡人的唯一身份。IC卡的高安全性和指纹的唯一性,足以 保证指纹卡不可能被造假和冒用。因此,在脱机身份认证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 一对一的身份识别卡,将广泛地应用于个人身份证件和金融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 生物信息证件。eBioPass采用PKI、指纹识别技术,使用可靠的防伪手段和身份鉴别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身份鉴别中的漏洞。是将指纹验证的唯一性与PKI技术构造的不可伪造 性结合起来的完美证件。  相似文献   

14.
《金卡工程》2014,(1):42-43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发展和支付手段的多样化,多卡功能合一成为了校园一每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智国兴联合中国移动推出的“数字化校园手机一卡通”管理系统,通过将无线射频模块嵌人到手机SIM卡中,除了具有普通的SIM卡功能外,同时具有射频卡的功能,可以与读卡设备之间进行感应式数据交换:是一种新型的身份认证和移动支付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完善,在支付便捷化需求的驱动下,移动支付逐渐成为金融支付的重要手段和金融创新的热点。一、关于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一个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根据接入技术的不同,移动支付分为短信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和智能卡支付3种;根据接入方式的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通信网络的升级、各类手机应用的爆发性增长,移动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了8.38亿。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用户身份认证是保障应用安全的第一道环节,是其他安全机制的基础和前提。相对于传统静态密码,一次性口令(One-time Password,OTP)只能使用一次并且  相似文献   

17.
正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作为市场协调手段,对推进标准落地有重要作用。其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在国际上应用广泛。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服务认证的作用近年来电子支付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消费者对资金安全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提供更安全的支付环境、保障移动支付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成为国家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在金融移动支付领域引入认证并依据金融行业标准建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提供给客户自己输入密码的应用系统中,电话服务系统、Internet 网上的服务系统,以及如银行对外业务系统中,由于需要保护密码的客户数量太多,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直接用系统(操作系统或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工具软件确保用户密码不被内部人员看到。一种最常用和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用户自己输入的密码加密后存放在数据库中,而且加密后的密码不能被简单地推算出来。在 U-NIX 或类-UNIX 系统中就提供了一种所谓的单向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现行的许多计算机系统中,包括许多非常机密的系统,都是使用"用户 ID 密码"的方法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际上,这种方案隐含着一些问题。例如,密码容易被忘记,也容易被别人窃取。而且,如果用户忘记了他的密码,他就不能进入系统,当然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密码来重新  相似文献   

20.
传统虚拟专用网(VPN)接入采用用户名和静态口令的方式进行认证,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风险。中国进出口银行应用动态密码身份认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