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施开放式创新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要从完善开放式创新政策、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培育开放式创新文化等方面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制造业知识流动能力是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业自身乃至整个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综合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2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和知识流动促进等方面提出增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环境等5个关键因素与自主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严飞  张远为 《当代经济》2009,(19):106-107
产业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是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根据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协作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实施以大公司和核心企业为龙头,发展"燕式"产业集群,是加快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湖北应学习浙江模式,积极培育自主发动型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要重视在集群中构建完善的公共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构建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业科研和生产基地,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计划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东北装备制造业创新的现状,提出要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研究了产业创新,认为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技术创新是基础,制度创新是保障,市场创新是动力。并运用主成份分析对全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以上海为例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桂华 《技术经济》2007,26(5):38-41,94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树立“人是创新主体”的理念;其次要营造“自主创新、以人为本”的氛围;第三要挖掘“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第四要形成“激励人才积极创新”的机制;第五要培育“和谐合作创新”的团队。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 SBM 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评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2004—2011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36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类,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创新转型的产业类型选择。研究表明,我国36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所组成的第一类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强,应当作为我国实施创新转型的首选产业,集中最大的力量实施自主创新。国家应当尽早制订创新转型的产业政策,着重推进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进程,通过优势产业的率先转型带动整体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揭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性,测度相关因素的影响强度与方向,对揭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规律,制定其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聚焦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性及影响因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波动性,且各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内部稳定性较差,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整体稳定性不高;自主技术创新投入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对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其中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自主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新产品开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对自主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分别具有显著和非显著负向影响,外源性创新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支持模式、加强外源性创新与智力引进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SPSS软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高低趋势基本一致。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均最高,而办公设备制造业、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航天器制造业在两阶段的技术创新能力均最低。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阶段应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业创新产出,从而保证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研发成果供给。另外,还应加强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经费投入和创新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吴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2):141-144
原始创新能力是决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更好地预测与判断原始创新能力对技术变动发展趋势的影响,建立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中技术变动指数进一步分解,挖掘影响技术变动的深层次信息,以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研究发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总体上朝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邵云飞  杜欣  尹守军 《技术经济》2011,30(10):10-15,44
根据装备制造型企业的特征,分析了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了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即技术创新战略、技术能力、人才机制以及所属的产业集群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装备制造型企业——"东汽"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上述四个因素是如何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  相似文献   

16.
段婕  刘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0):122-126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从技术创新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4个方面构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7个子行业2009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赵丽君 《技术经济》2017,36(9):23-30
利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采用2006-2013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讨论了政府补贴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机制和效应。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政府补贴抑制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模仿创新下的技术进步,但显著抑制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技术效率改善;政府补贴引发的要素市场扭曲、企业寻租、市场集中和投资过度是导致创新活动技术效率损失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通过补贴政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竞争性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支持环境来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