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钱琛 《企业文明》2011,(3):48-49
国家电网,值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铭记的领跑者。2010年入冬以来的华北和淮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少见的大旱,山东大部分地区自从去年9月23日以来近140天基本无有效降水,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据分析显示,如果到今年2月底仍然没有大范围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将达到200年一遇,部分市将达到500年一遇;如果到3月底山东仍无大范围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等级或将达到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7月以来,小麦主产区降雨较多,土壤底墒总体较足,前茬作物生长发育正常,大部分地区适期播种有保障。但西北部分地区降雨偏少,表墒不足。同时,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北方冬麦区秋冬季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总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气候统计学等方法,对洒渔河流域的气温和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近50a年来洒渔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a年增暖幅度更加明显。近50a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为-26.15mm.10a-1。气温的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河川径流量大小减少,从44a的河流径流量资料分析可以看出,昭鲁河和居乐河流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近20a也呈现出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21.5m3/s.10a。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密山近几年大的降水过程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密山地区大的降水的高空天气模型和地面影响系统,不同的高空天气模型和地面影响系统的配合是我们以后做大的降水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气候统计学等方法,对洒渔河流域的气温和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近50a年来洒渔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a年增暖幅度更加明显。近50a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为-26.15mm.10a^-1。气温的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河川径流量大小减少,从44a的河流径流量资料分析可以看出,昭鲁河和居乐河流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近20a也呈现出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21.5m^3/s.10a。  相似文献   

6.
徐强  李春辉 《价值工程》2011,30(13):109-111
超深基坑工程中降水不仅可以改善施工场地条件,而且可以减少水土压力,降低渗透水头和改善地基性质。但由于降水会影响坑外环境,所以通常在环境要求严格区域,限制使用降水。文章研究主要内容为临近江河的超深基坑降水系统控制,包括系统的设计、试验和降水实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相关性计算得出,太阳黑子对广州降水的影响比南方涛动对广州降水的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507和0.388,都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统计了1950年以来的ENSO事件,并与广州降水作了对应分析。得出结论,ENSO暖事件将使广州降水量减少;相反,ENSO冷事件则使广州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相关性计算得出,太阳黑子时广州降水的影响比南方涛动对广州降水的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507和0.388,都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统计了自1950年以来的ENSO事件,并与广州降水作了对应分析.得出结论,ENSO暖事件将使广州降水量减少;相反,ENSO冷事件则使广州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今年,船山区遭遇了50年难遇的特大干旱,降水明显偏少,气温严重偏高。7月中旬以来,全区日最高气温持续稳定在35℃以上,有的天数达到40℃以上,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旱灾,时间之长,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损失之重,都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1995年经济发展特点】 农业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先是遭受长达半年的大范围干旱,使全市2/3的农田无法下种。接着是从8月31日开始连续9天9夜的全市性、大雨量、高渗性降雨,降水250毫米,是正常年降雨量的60%。而且雨后又出现早霜冻和冰雹之灾,使全市105个乡镇和工商、交通、邮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年以来,机电部先后两次举办了现场管理研讨班,对现场管理工作的范围、对象、方法、概念从理论上加以确定。现场管理从一项工作到一种方法,从一专项管理到一项系统工程,被做为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提了出来。这是一门有待于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完善的新理论,新科学。 我公司积极推行现场管理工作,自觉探索,勇于实践,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了大  相似文献   

12.
吴慧君 《河北企业》2012,(11):54-55
<正>2009年末,起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演变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在2012年之前,欧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然而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一些国家经济显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经济增长乏力,企业生产举步维艰,市场需求减少,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行业。欧盟一直是福建出口的主要市场,虽然一系列外贸举措已经为福建出口企业保驾护航,但受欧债危机影响,福建对美国、欧盟的出口持续低迷。据海关统计,截至2012年7月,福建省对美国出口25.5亿美元,同比减少9.4%,对欧盟出口  相似文献   

13.
受冷暖空气影响,今年2月24日~25日凌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降冻雨。这也是当地自199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今年2月24日辽宁境内普降小雨或雨夹雪,降水后气温下降,风力增大,沈阳、盘锦和鞍山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需要新的粮食安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用新的粮食安全观看待粮食问题最近,有两大事件引起人们重新思考原有的粮食安全观:一是全年粮食产量有可能跌落到9000亿斤以内,预计为8700亿斤,比上年减产400多亿斤。这是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5年减产,2003年粮食产量预计比最高年份产量10246亿斤减少了约1540亿斤。二是下半年以来特别是9、10月份,粮棉油以及猪肉、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较大范围、一定幅度上涨。粮食减产和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以及粮食问题的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粮食安全不存在什么问题,政府对此不必过分担心;而另一些学者认…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喜讯频传。继国家发改委把汕头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地域范围,近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这是汕头人民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前夕收到的两份"厚礼"。大发展的机遇再次惠顾汕头!改革开放30年来,汕头经济特区经历过数次"扩围",每一次转身与"疆土扩张"都带来新一轮的大发展,都给汕头人带来新的希望。而这一次经济特区再次"扩围",不仅实现了汕头人多年的愿望,也是海内外潮人击掌同贺的"欢喜事"。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由此将展开一幅幅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6.
井点降水施工在桥梁基坑开挖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粘土、粉质土、砂类土等中软土质区域,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井点降水方案,这对工程建设成败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理论设计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善于判断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调整、完善方案,这是对井点降水施工取得有效成果的一个有力保障因素。本文结合某桥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情况,对井点降水施工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能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7.
长江水患 敲响环保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的无情水患,除了地理上的基本因素以外,再次暴露出我国环保工作的诸多严重缺陷。今年洪水原因,坏小子“厄尔尼诺”和坏女孩“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将负不少“天灾”责任,但认识如果仅此为止,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一些河段的洪水流量比50年代少1000多立方米/秒,水位却高出几十厘米或一、二米。以宜昌为  相似文献   

18.
北极海冰夏季每10年减少11.5%观看介绍海冰一年当中增加和减小的电影,有点像看肺部吸气和呼气一样。在秋季和冬季的几个月中,北极海冰稳步扩展,直至达到最大范围;一般在3月,海冰从某个地方开始减少,通常在9月减到最小。由于北极气温暖和,特别是在夏季(9月),海冰面积急剧溅少。与1979~2000年的平均数相比,目前每10年减少1i.5%。这种减少指数反过来已经影响到冬季海冰面积的恢复,因为海冰现在变得更新更薄而不太可能持续下去。虽然冬季海冰溅少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9.
冀昭元  车正浩 《民营科技》2014,(10):221-221
利用牡丹江地区1980~2010年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牡丹江地区主要气候要素演变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1980~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近30年来平均气温增温倾向率为0.422℃/10年,其中穆棱市的平均气温增温倾向率略大于其它站点为0.445℃/10a,东宁最小为0.214℃/10a。牡丹江、林口、海林、宁安、穆棱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但绥芬河和东宁有降水增多趋势;牡丹江市各季的降水也存在下降趋势,秋季降水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冬季降水下降趋势不明显,各月降水存在较大的差异。蒸发量在新观测手段运用前后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前后两段时间都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两个月来,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洋、大气的各种监测数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迅速向“拉尼娜”现象转化。“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其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指的是洋流水温反常下降。现在都成为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拉尼娜现象是由前一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的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因此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80年代以来,先后在1984—1985、1988—1989年和1995—1996年出现过拉尼娜现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