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人曾经赢得社会的赞誉是因为拥有一种精神--柴达木精神. 精神是巨大的社会动力.精神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上个世纪的50年代,就是柴达木精神凝聚着柴达木人的心,铸造了柴达木人的钢筋铁骨,呼唤过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来柴达木奉献开拓;就是柴达木精神的力量改变着荒漠,创造着奇迹,推动着柴达木的历史车轮快速前进.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中国文坛,还是在人们心里,李若冰的名字都与柴达木连在一起.柴达木在他笔下生辉,他的<柴达木手记>一版再版,感召了几代人.从没见过哪个专业作家能像他那样,一生五次踏进柴达木,他的双脚曾沾满柴达木的盐碱,他一身曾裹挟柴达木的风尘.他把笔触深入到柴达木的角角落落,写他遇到的每一位柴达木人.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情结     
北京是个好地方.有人会问,说这话有必要吗?谁会说北京不是一个好地方呢?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虽然北京是个好地方,却有许多柴达木人难以适应.他们来北京定居后,心中还是想着柴达木,嘴上还是离不开柴达木.三五月份,遇上北京的大风天,就会脱口而出:"柴达木的风刮到北京来了!"看见花园里的奇石,就会说:"这个像柴达木的英雄岭.""那个像柴达木的油砂山."从退休大院到市场之间的草地上走出一条小路,被命名为"柴达木小路".柴达木很奇妙,情感这东西也很奇妙,于是两者胶结在一起,成为搁在柴达木人心里永远取不走、割不断的柴达木情结.这些联想就是柴达木情结生长出来的枝蔓花果.  相似文献   

4.
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这是整整那20年间,柴达木烙入我心里、甚至是骨髓里的烙印. 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这是因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21岁至41岁,完全、无私、真诚地献给了柴达木,献给了那片广袤、荒芜、丰饶、神奇、与外面的世界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土地了.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正式批准设立.为柴达木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柴达木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一轮开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身处柴达木开发热土中的金融部门,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洒的、由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培育起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每当柴达木人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过去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开发在青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柴达木开发的理论设想很难转化为政策引导,从而使柴达木开发显得政策牵力不足.笔者认为,柴达木经济开发之所以缺  相似文献   

8.
我爱柴达木     
像星星永远眷恋着蓝天, 像溪流永远痴情于山岫, 我是那么深深地爱着柴达木啊, 爱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说起柴达木,心中骤然便一阵温热. 走近柴达木,我总不由得泪眼模糊.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柴达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十三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至此柴达木迎来了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2006年6月24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评审.与此同时,海西州委召开柴达木循环经济研讨会,进一步强化对设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加快试验区各项建设步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我和柴达木的不解之缘,是因于拙著<柴达木开发史>.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能为一个地方而流泪,那是一生的幸事. 柴达木总是触动我的心灵.从青丝长发到两鬓斑白,从身在柴达木到移居都市,不知有多少次,是柴达木让我泪水盈盈!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柴达木地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青海省政府把柴达木确定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并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国内油气化工、盐湖化工的专家在格尔木市进行实施意见评审.要把柴达木建成全省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将为柴达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举提供政策支持.循环经济是项全新的课题,有待我们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十五年来积淀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人扎根高原、奉献盆地的精神磐石.在柴达木精神浑厚的底蕴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青岛支社原社长张荣大先生,是从柴达木走出去的知名记者.荣大先生青年时投笔从戎,参加青海农建第十二师,后凭过硬的笔杆子调到新华社青海分社,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青海分社的12年间,他把柴达木当作采访根据地,先后16次到海西州采访,《火车开进柴达木》是他向国内外报道的作品之一.他调到故乡山东已有30年了,3年前我为编纂"柴达木文史丛书"向他约稿,由此"激活"了他对柴达木的记忆,使他在很短时间里陆续编写出与柴达木有关的三部书稿.我有过短暂的记者经历,对荣大先生的人生历练颇感兴趣,故学他做了一回采访,了解他当年在柴达木采写新闻的事.  相似文献   

15.
2009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海西州第二届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于6月29日和7月20日分别在昆仑山下明珠盐城格尔木和巴音河畔美丽碱都德令哈举行.标志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和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又迈新台阶,标志着柴达木一步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上篇 一个神奇而富饶的柴达木,是苍天赋予大地的一块西部热土. 一个激荡着大开发热潮的柴达木,是柴达木人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而创造的我省乃至西部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是我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中面积最大、行政区划最完整的试验因区.如何进一步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对当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68年夏季,我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来到艰苦的柴达木.那一年分配到柴达木的大学生有600多名,全都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分到生产一线.到钻井队的被称为"柴达木第一代戴眼镜的钻工",我是其中的一名.一年后,我当上了司钻.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地区是青海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它承担着先行推进循环经济的重任.近年来,柴达木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柴达木地区先行推进循环经济中遇到了许多难点问题,特别是高端产业链链接受到技术制约,一般产业链链接后出现了产品过剩现象.因此,要加大柴达木地区先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探索,夯实发展基础,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技术和工艺水平,拓宽产业链,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秋,为了我拟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大戈壁》,我曾重返柴达木,从德令哈,到格尔木,到察尔汗,到大柴旦,到鱼卡,到马海……走遍了我曾经在柴达木工作过的所有地方,拣拾起我四十二年前至二十二年前之间的所有记忆.最后,当车过鱼卡,要向当金山进发的时候,我让司机停下车,我下了车,面对柴达木的方向,虔诚地跪了下来,深深地磕了三个头,心中向柴达木泣说:"柴达木啊,我的母亲,我的第二故乡,保护、养育了我这个'黑五类子女'的荒凉的土地,这一次,泽群是真正的走了.我这等年纪,要再返柴达木,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柴达木啊,走出柴达木,才知道这一颗心,是永远地走不出柴达木的了.我为您,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健康;您也给予了我一辈子的事业与'财富'.我的个性里,已融入大戈壁的辽阔与旷达;我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巴音河湛蓝激情的河水;我的灵感中,迸发着只有柴达木夜空里才有的一颗一颗璀璨的大星星.待到《大戈壁》写峻出版,我很难会再来柴达木来看您,但我一定会寄一册《大戈壁》,让柴达木的友人在巴音河畔,寻一个并不惹人的小小地角,擦柴引火,一页一页将这二十万余字的小说焚烧,以祭奠我在柴达木生活过的一切,以感恩我在柴达木的所有友人,以记录某一段我的人生在柴达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