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王艳 《现代企业》2011,(2):63-6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经济学的实用性还是展示出了其强大的吸引力。有关住宅需求、住宅供给、住宅市场、住宅生产以及住宅政策等住宅经济学内容,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特别是以住宅需求研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吴鑫亮  于凤光 《价值工程》2015,(15):104-106
工业化住宅从生产方式到住宅本身的节能性都优于传统住宅,分别从工业化住宅围护结构节能体系、工业化住宅装修节能技术体系以及工业化住宅新能源应用技术体系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工业化住宅的节能技术体系,全方面阐述工业化住宅节能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崔玉岭 《价值工程》2011,30(30):86-87
通过对住宅建筑电气火灾的原因和住宅家用电气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国家住宅设计规范的总体要求,结合住宅的发展趋势,提出住宅电气防火措施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节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住宅的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两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传统住宅的能耗现状与工业化住宅的节能优势。基于此,从节能、节地、节水以及节材四方面对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国外工业化住宅实例进行论证,得出工业化住宅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可以预见,大批量工业化住宅的建造与使用,将是解决传统住宅能耗状况严重的有效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数据》2003,(5)
山东经济学院计统系牟芳华在《江苏统计》撰文,提出了构建城镇居民住宅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文章说,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住宅消费,不但要了解城镇居民的住宅消费现状,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影响住宅消费的两个基本要素——住宅供给和住宅需求。因此,为了考察我国城镇居民住宅消费全貌,指标体系的构造从城镇居民住宅消费现状、住宅供给和住宅需求等三方面来考虑。住宅供给是住宅消费的必要条件,住宅供给量的增加,为住宅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住宅需求尤其是住宅消费的有效需求是实现住宅消费的充分条件。基本框架如下。统计指标体系框架本框架如下。(y…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住宅发展史以及住宅设计应用原理的研究,结合自身的实践以及学术成果进行讲授,同时对比中外住宅的发展过程,阐述环境艺术设计在营造住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使大家对住宅特别是住宅当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整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城市住宅需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舫 《经济界》2000,(1):28-31
住宅需求与住宅供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的发展规模,住宅的数量与质量,是以广大居民及社会对住宅的需求为转移的。21世纪我国住宅需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住宅数量的巨大需采21世纪,我国市场对住宅的需求量很大,它主要来自城市人口对住宅需求的增加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对住宅需求量的增加。1998-2000年我国现有人口对住宅的需求是:1997年末,城镇住宅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7平方米,计划到2000年达到10平方米。目前,我国城镇有户口的常住人口约3.7亿。到2000年每人需要增加1.3平方…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5,(26):241-243
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背景,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含义,介绍了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住宅产业化的优势。文章还介绍了低碳住宅与绿色住宅、节能住宅等的区别,认为低碳住宅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文章重点分析了低碳住宅产业化所面临的来自企业、政府和民众接受三个层面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认为公共住宅金融是政府干预住宅市场、提供住房保障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公共住宅金融模式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效应。劣质土地财政使中国短期内走上了资产增值型公共住宅金融道路,但劳动力价值支撑型公共住宅金融才是中国最佳的选择。保障性住宅的非商品化是发展劳动力价值支撑型公共住宅金融的前提,城市地租不进入保障性住宅供给成本是发展劳动力价值支撑型公共住宅金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住宅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是在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设备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出许多有特色的住宅。文章从民用住宅的发展方向即个性化住宅、老年人住宅和生态住宅三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住宅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是在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设备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出许多有特色的住宅。文章从民用住宅的发展方向即个性化住宅、老年人住宅和生态住宅三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国民的实际生活中,公营住宅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形成了以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公库住宅为三大支柱的公共住宅供应体系。政府在财政、金融和税收制度上,对公营住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解决日本住宅短缺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的内涵及确定标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了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简化节能评价指标,进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模型,不仅有利于掌握既有城镇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而且更有助于指导新建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白小弟 《北京房地产》2008,(11):104-105
绿色生态住宅其核心都是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和经济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实施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住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商和购房者开始关注绿色生态住宅。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市住宅短缺问题突出,政府城市住宅政策尚不完善。有鉴于此,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住房政策就颇有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同样面临城市住宅短缺的问题。当时,私有住宅占城市住宅总量的绝大多数。中国政府采取两步走的公有化策略,公私并存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城市住宅的公有化,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城市住宅资源,有利于管理和分配。但在公有化过程中私人房主的利益一而再地被忽视和损害。回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段历史,可以为我们今天城市住宅制度的制定提供一些启示,一是,住宅制度的制定需遵循经济规律;二是,满足百姓的住宅需求是住宅制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第二住宅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瑞 《经济界》2001,(6):28-3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第二住宅现象随之应运而生。笔者拟就我国第二住宅现象生成的背景与动因作些分析,并就如何因势利导地促进我国第二住宅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一 第二住宅作为一种特殊的住宅消费现象,指的是一个家庭在某一地点除了拥有作为第一住宅的一套房屋之外,还在另一地点拥有另外一套住宅。这里所指的第二住宅,是从住宅消费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住宅所有者拥有的另一套住宅不主要用于自己消费,而是用于出租获利,则属投资住宅的行为。限于篇幅,对住宅投资行为在这里不作探讨。 我国第二住宅…  相似文献   

17.
住宅建筑工程从传统到工业化,从工地手工打造转向工厂制造与半自动化;住宅设计也由随机数自由发挥转为模数化、 标准化、 实现规模化等等这些转变无疑是提高住宅建筑质量,鼓励部分住宅按照百年设计进行,满足消费者购买买年以上设计使用年限的住宅需求,逐步改善和提高住宅性能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住宅产业化理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理解住宅产业是进行住宅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产业,其最终目标是生产住宅并支撑住宅消费,同时兼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住宅产业化就是将住宅建设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以住宅为最终产品,实现住宅建筑标准化、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经营一体化和住宅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住宅产业化与传统的住宅投资、开发、设计、施工、销售、维修、管理各环节相分离的生产经营方式相比,其成功的根本在于用产业化方式生产出的住宅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个问题又与住宅产业发展的生产技术水平、产业化规模、人才劳动力素质、产品…  相似文献   

19.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14,(10):20-20
正日本日本多城现住房过剩成地方政府"烦心事"随着新建住宅增加、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加剧,日本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住宅过剩问题,成为地方政府的"烦心事"。日本总务省日前发布的《住宅和土地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0月1日,日本全国共有5240多万个家庭,住宅总数约为6063万套,按每户一套计算,闲置住宅约为820万套。闲置空置住宅占日本全国住宅总数的13.5%,创历史最高纪录。总务省认为,导致住宅大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老旧住宅被拆除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建筑结构寿命终结,而是因为功能使用寿命达到极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此类住宅应积极地进行功能升级,而不是一味地拆除重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比新旧住宅的使用功能的差异,总结出旧住宅在使用功能上的缺失.再对新住宅的使用功能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得出改造的目标.分别从新旧住宅的客厅空间、 厨卫空间以及储物空间等主要方面进行对比,利用功能置换法,空间叠加法,来提升老旧住宅的功能品质,明确旧住宅在功能更新上的策略.使旧住宅的改造不仅满足当代居民的需求,更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符合未来住宅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