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军 《经济》2012,(5):50-53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二季度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1.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风险一季度同比增速比去年4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也从1.9%回落至1.8%,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较快,引发投资增速较快回落。尽管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速的下滑也是宏观调控的成果。但当前需要警惕经济增速继续惯性下滑、过快下滑,因为这会衍生出许多的问题,如就业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减少,地  相似文献   

2.
2013年物价将面临结构性上涨压力,但物价全面性上涨的压力不大.从总量角度看,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总需求相对不足与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的矛盾.2013年,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将出现反弹,而消费增速可能继续回落.建议管理层采用结构性调控政策来应对物价的结构性上涨;适当调高今年的货币和信贷增速;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尽快扭转制造业投资快速下滑的势头;疏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类融资渠道,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控制地方平台融资过快增长,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出台新的消费刺激政策,防止消费增速过度回落.  相似文献   

3.
《商周刊》2015,(1)
经济“新常态”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基于这个大背景,我们对2015年的宏观经济预测的前提假设是,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经济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 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回落至9% 投资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短期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速,从构成来看,固定投资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最甚.2009年至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保持在16%以上,一般都超过20%.但从2014年开始,受人口红利拐点和房地产调控继续收紧的影响,房地产投资迅速下滑,直接拉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拖累经济.  相似文献   

4.
许伟 《经济纵横》2012,(10):3-9
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房地产、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平稳,但内部结构分化现象突出,内需升级和产业异地转移成为驱动投资的新动力。下半年,若无新的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态势预计将会延续。随着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态势趋缓,全年保持在19%左右。短期内,由于制造业企业盈利下滑,地方债务偿付压力突出以及民间资金链绷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的平衡被打破、出现内生性紧缩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因此,建议适当放松货币条件,以重组或者资本注入等方式夯实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房地产调控宜保持现有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5.
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较为平稳,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迹象;民营企业利润显著下滑;企业用工需求开始减弱;企业家、居民和银行家等微观主体信心指数较为低迷。当前,我国经济内需持续疲软,外需增长难以持续。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导致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公众的乐观预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这些因素将掣肘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宏观政策应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民企债务违约、居民消费增速过快下滑、民间投资再次快速下滑、地方债务进一步膨胀、股市持续低迷与人民币汇率贬值扰乱公众预期、外部风险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等风险,加大力度和加强协调。具体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点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降低当前偏高的宏观税负;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各类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政策的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国经济的走势“前高后低”,2002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小幅回落。江苏经济2001年的亮点,主要是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加快、第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升温、私营个体经济投资超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增速加快等;弱点主要是工业投资下降、城乡居民消费动力弱化、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下岗失业压力加大等。对策思路是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推动、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7.
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江苏宏观经济运行中显现五大比较优势:经济增速领先,消费需求领先,投资环境领先,自主创新势头领先,投资增长进入合理区间。但江苏宏观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房价反弹压力与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大等。2007年江苏经济工作的主题是“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采取“一稳一扩”的需求管理政策和“一调一长”的产业管理政策,保持投资适度规模与平稳增长,投资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优先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刺激消费的政策设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导刊》2014,(4):86-87
欧美债务因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及消费增速回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考虑外部因素,今年上半年经济有望摆脱低迷。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下半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回暖,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逐步企稳.与此同时,工业投资受企业利润下滑、库存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增速明显回落.2013年,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有望继续缓解,房地产销售持续回升态势短期内亦不会逆转.在此带动下,制造和采掘业的库存压力趋减,与内需升级和装备制造相关的行业产能扩张意愿将有所增强.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与2012年基本持平,保持在21%左右.建议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增长的同时,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城投债等融资工具潜在风险的监控和排查,完善监测指标体系;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推进房产税试点,加大重点城市普通商品房土地供给力度;落实结构性减税和促进服务业开放,激发产业投资活力.  相似文献   

10.
1.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面临关键时刻,投资放缓态势日益明显,市场各方处于博弈观望状态,一旦调控政策有所松动,在刚性需求的强劲推动下,房价有可能出现反弹。因此,必须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不动摇,在不引起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很大。从物价形势看,尽管CPI涨幅逐步回落,但未来快速、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中长期通胀压力依然不小。从经济增长看,近期工业增加值、同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有所回落,加上PMI连续回调、11月落至50%以下、M1增速持续下降,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继续回落。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5月,中国主要宏观数据表现继续下滑、换挡。对此既不必悲观,也无须意外,中国经济正在降低对出口拉动的依赖、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降低对投资驱动的依赖、降低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依赖,经济增速回落是必然的结果。更加均衡、更少扭曲、更高质量,这正是中国经济正在寻求的增长模式"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范震 《经济师》2011,(10):284-285
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通胀压力增大,CPI和PPI持续高位运行,房地产增速也开始出现回落。因此强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控制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对当前宏观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需贡献率出现下滑。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从使用方面看,最终消费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净出口则大幅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大幅回落23.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从使用结构看。消费和投资比重均有所上升,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重为7.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稳定增长形势严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上半年,广东的经济增长速度仅为7.4%,远远低于全年8.5%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房价、物价涨幅明显降低,出口增长大幅回落,投资和消费增长也有不同幅度下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仍不可低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任务极为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要把稳定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防止经济增速滑出预期目标区间.  相似文献   

16.
一季度经济增速出现快速回落,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四个方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风险,欧债危机忧虑再度升温导致的外需降低风险,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的风险,物价走势下半年反弹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估计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将较为平稳,不存在V形反转或"硬着陆"风险。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14,(8):102-106
<正>2014年1季度中国经济大幅下行,其中内需低迷是经济放缓的主因,消费增速从13.5%降至11.9%,投资增速从18.2%降至17.7%,两者都和地产泡沫正在破灭有关。因此,未来地产走势及其对经济到底有多大拖累非常值得关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定量研究。2014年房地产风声鹤唳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1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由去年4季度19.9%大幅降至16.8%,其中3月单月增速降至14.2%。更值得关注的是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3月房屋销售面积大幅下行,单月增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向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的转变速度,及其对国际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和对全球经济冲击的力度,屡屡超出预期.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自2007年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周期性下降状态,GDP增速回调是正常现象,但出现2008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超过5个百分点的大幅度下滑,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周期性回调幅度.主要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急剧下滑,外向型企业出口减少,经营困难,外需下滑对内需和内向型企业的效益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初级产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下跌,造成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利润下降,企业为应对需求收缩采取的"去库存化"措施,也加剧了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的下滑.我国政府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判断准、决策快、出拳重、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为中国经济率先回升创造了良好环境.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经济内需增长良好,投资和消费均快速增长,全社会预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进一步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倾斜。下半年,受经济增速回落和基数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将放缓;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支出将保持一定力度。由于基数和预算安排的原因,财政支出增速将有所加快。下半年要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坚持有保有压,防止多因素叠加导致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实现速度、效益与结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