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争端解决     
《WTO经济导刊》2003,(3):56-56
  相似文献   

2.
我国某内地A出口公司,收到一份来自东南亚一个信仰佛教的客户对某种商品的询价,该商品是玉石雕刻的庙宇。这份询价对该商品的规格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包括尺寸、材料、C1F价格,数量很大,达数万个。A公司收到来电后,不知道哪里生产该产品。但是,过了两天,国外又发来一个传真:指出这种产品在A公司所在省的某个小县生产。A公司遂与厂家取得联系,厂家的报价很低,与客户的报价有很大的差距。A公司于是认为这笔交易极为有利可图,而且非常碰巧厂家的规格与国外的要求完全一致。由于巨大的差价,A公司对这种巧合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就立即回复国外客户,双方很快进入实质性谈判,最终达成交易。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一案,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次作为被诉方参与法律审查程序的经历。尽管这一争端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中方在主要问题上败诉,但是分析案件审查过程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WTO规则解释和适用,一方面有助于中方执行争端解决机构裁决,并制定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便于监督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WTO规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从美欧FSC争端案看WTO协定对内国补贴制度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对外国销售公司(FSC)税制立法所引起的WTO反补贴争端案为例,分析WTO框架下的SCM协定对内国补贴立法的约束表现及其实质动因,藉此警示相关国内经济立法应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类似美国在外销公司税制立法反补贴争端案中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世贸组织关于环境措施的争端解决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世贸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但它却不能回避全球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对自由贸易原则提出的挑战。本文着重考察世贸组织关于环境措施的争端解决实践,探讨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7.
于洋 《WTO经济导刊》2013,(Z1):116-118
2006年至2012年,我国在WTO被诉的争端案件快速增长,共被诉30起。尤其是进入2012年,共14个成员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27起争端,是2011年(8起)的3倍多,也是2003年以来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案件最多的一年,我国被诉WTO争端案件高达7起;2012年日本首次在WTO争端机制对我国提起诉讼,而2012年当年日本就对我国提起2起争端诉讼,显示了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形势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所有成员的贸易争端提供了多边解决的平台,但当一个WTO成员在通过诉诸WTO采取多边救济程序的同时,是否还可以采取单边的临时救济措施,换句话说是否可以进行单,多边轮流救济?欧共体商用船舶贸易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协调贸易规则与环境需要——评WTO“海龟”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维田 《国际贸易》2000,(11):44-47
  相似文献   

10.
WTO裁决的有效执行,关涉WTO的权威和存续价值。随着中国在WTO被诉和败诉案件的增加,如何执行WTO裁决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对WTO争端解决中国败诉案执行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国败诉的原因、败诉案执行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败诉案执行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对中国败诉案执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邓旭  谢冰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6):32-34,38
本文分析了WTO反倾销争端解决领域内的欧共体“床单案”,发现WTO专家组在解释《反倾销守则》第15条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时,明确把“放弃对发展中国家征收最终反倾销税”排除在优惠发展中国家的措施之外,这样一个判决对我国入世后反倾销争端解决的实践具有不可忽视指导意义,如果将来我国就其他国家对华反倾销措施诉至WTO争端解决局,在专家组面前引用《反倾销守则》第15条有关发展中国家优惠规定,主张它国撤销对华征收反倾销税时,这种主张很难为专家组所支持。  相似文献   

12.
《WTO经济导刊》2006,(7):64-64
■WTO专家组驳回美国针对欧盟海关做法提出的大部分诉请,■中国要求参加美国与泰国有关虾反倾销案的WTO磋商,■WTO专家组发布美国诉欧盟GMO限制案最终裁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而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尤其是的知识产权争端也越演越烈。以中美知识产权争端WTO第一案为例,分析了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促进中美贸易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允许在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介入的制度,不论从保证司法公正还是尊重第三方的权利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世贸组织成立14年来,其争端解决机构受理的案件越来越多。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国际贸易领域中,各国不同贸易政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不断;另一方面也表明世界各国已基本认可WTO是一个能够比较有效解决贸易纠纷和协调贸易政策的场所。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作为申诉方的争端案件只有2起(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铜版纸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但我国作为被诉方或第三方参与的争端案件数量越来越多,其特点和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WTO经济导刊》2006,(9):63-63
WTO就美国对原产于厄瓜多尔龙虾征收反倾销税案成立专家组,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再次推迟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专家组解决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问题,WTO上诉机构裁决:美国没有遵守软木反倾销案的裁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总量持续增长。现代经济、产业的发展互动性更强,趋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自由化使得各国对于国内和国际贸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作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贸易争端随之成为国际关系中引人瞩目的问题。美国与欧盟香蕉贸易战屡次诉至DSB,该案现已成为国际经济法领域中的经典案例。特惠待遇体制是《洛美协定》的核心要素,也是"香蕉大战"的争议焦点。文章先扼要介绍了香蕉案本身案情,之后详细探究了特惠待遇体制的背景,浅谈了香蕉案对我国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启示,并详细介绍了GATT第24条及对我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实践的意义,浅谈了香蕉案对WTO报复制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如何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吸取香蕉案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