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中国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耕地1.4亩,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3,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34,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8。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所以,加强土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一、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与提升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仅为2/5,人均森林为1/5,主要矿产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国内资源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而且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也很脆弱。尤其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3.
略论水资源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  宋琦 《经济前沿》2001,(6):35-37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 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资源等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却在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1997年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中指出,各国政府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5年,全球将由近1/3的人口(23亿)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我国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有400个城市缺水,108个城市严重缺水。据专家估计,2000年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农产品需求增长短期内无法逆转,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短期内也无法逆转。因此,我国的农业新技术革命,一方面要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单位土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应重视尽快开发一些不占或少占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农业新产业。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行全面节约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实行全面节约战略的思考郭晓君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的两大难题是:资源短缺,浪费严重。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许多资源的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指标很低。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6...  相似文献   

6.
马凯 《经贸实践》2004,(12):23-24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低,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允杰 《经济论坛》2001,(20):24-25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所赖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国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仅为世…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包括土地资源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刻画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对其中的重要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文章从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土地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人均产出效应以及土地供给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三个不同的视角,运用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土地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是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行业属性,另一方面囿于国家经济的整体状况;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客观经济现实约束下,人均可用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势必使经济增长回归到由资本和有效劳动所决定的稳态增长路径中,因此土地资源在平衡增长路径下是动态无效率的;更多依赖于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资源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目前对世界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但如果沿着现行的传统型轨道前进,未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势必不断增大。世界应该尊重中国的发展权,中国也应该努力追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双赢发展。协调人口数量、人均使用的资源量和由此引发的环境质量下降程度等影响变量与发展的关系,是中国应封增长与资源矛盾的基本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资源安全的威胁.我国人口多,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2倍,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矿产资源的58%.气候资源也不容乐观,去年以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次数增多、情况加重.其他相应的人均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也都非常有限.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一、综合开发山区势在必行土地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仅有14亩左右,与世界人均49.5亩相比,只相当于其1/3强。我国拥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与人口增长很不适应,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们轨道上来以后,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大而又十分突出的战略问题。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3。  相似文献   

12.
注重人力资本积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钟定国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情况和人均资源的现状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投入大,经济增长成本偏高,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1、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均仅一亩多耕地,在世界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列倒数第三位,相当于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12,世界平均数的1/4.我国正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四五百万亩、人口增长一千四五百万的严峻局面,耕地资源正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苏州市人均耕地仅有0.8亩,约为解放时人均占有量的44%.统计资料表明,从1949年到1994年的46年间,全市耕地面积减少113.34万亩(其中近10年占46%),超过了昆山市和苏州市郊区现时耕地的总和.这是有形的耕地减少.另一方面,47年间,全市人口净增232.83万,等于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能源、水资源及其匮乏的国家,特别是淡水资源非常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5,北方城市更为严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事业的陕速发展,建筑能耗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据资料介绍,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3,位居榜首。其建筑用水量也占社会总用水量的很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从昆明市投入产出表看滇池流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市总面积为15601,丘陵、山地面积13213平方公里,平地面积2011平方公里,湖泊面积377平方公里。1998年末,昆明市总人口为389.58万人。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47.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27913万元,第二产业为2685959万元,第三产业为2365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昆明地区水资源缺乏,年人均水资源量仅310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数的1/19,全国平均数的1/8。  相似文献   

16.
集约利用有效开发--基层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人口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供应呈现稀缺性的特点。拿无锡市惠山区来说,2004年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57亩,远低于我国人均1.43亩的水平,更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8亩警戒线。为保证该地区的粮食安全,必须保留足够的耕地,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作保证。现实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如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水土保持的核心在于解决合理利用土地问题。换句话说,土地利用不合理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马克思非常赞同威廉·配弟这句话:“劳动是社会财富之父,土地是社会财富之母”。我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5亩,仅有世界平均数的27%。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土地、物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却只是世界平均占有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而降低。所以,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积极进行研究,以期可以进行土地的生态经济规划,以达到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土地的生态经济规划为出发点,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的44%,现在的人均耕地比1952年减少40%以上。我们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0.12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草场资源人均占有量0.33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我国淡水资源非常贫乏,只有世界淡水总量的80%,人均占有量不足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人均水资源排在世界第110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大量的资源消耗实现工业化,随着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日益密集化,导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1.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供应压力较大。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人均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水资源、土地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2/5;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且随着自然资源消耗快速增长,人均占有量下降趋势明显,主要战略性资源供给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