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艳 《北方经贸》2003,(11):39-41
文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审计风险 ,从审计风险的概念、风险管理的四个环节依次对审计风险的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审计风险的定义 ,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成因 ,改进了审计风险模型 ,最后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审计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作为环境审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各自的定义、审计主体和对象、审计形式及内容等方面比较了二者的异同,并从动因角度分析了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浅析审计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对工作效率、质量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如何理解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三方面来阐述审计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浅析影响独立审计的定价因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审计作为企业总体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保证资本市场正常运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审计能否充分发挥这一作用要取决于审计业务的质量。由于审计质量的不可定义性,以及现行的审计师聘任体制,审计定价对审计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会从审计质量技术性特征与审计独立性特征两个层次上影响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可以说合理的审计业务定价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建立是有效解决审计风险控制及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特点的基础上,从法则制度、社会期望和审计职业标准三个角度对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如何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之关系看审计效率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洁  马东森 《北方经贸》2004,(10):70-71
如何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 ,是会计理论界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界长久以来一直探讨的话题 ,文章拟从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二者关系的角度剖析提高审计效率的关键并探讨提高审计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现状出发,从内部审计增值定义、效益计量、审计效率、审计报告质量、考核机制、人员等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提供增值服务不足的原因,并从转变观念、构建风险为导向审计体系、加快科技审计、成果运用、完善考核机制、组建高素质内审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审计质量一直是学术界十分热门的话题,大部分学者是从公司本身出发,从社会关系角度的研究就比较少。文章是站在社会关系角度,通过梳理校友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会计师利用校友关系进行牟利进而损害公司利益,而政府对这方面的监管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9.
杨芹 《中国电子商务》2012,(11):252-252
财务审计应当服从审计者的选择,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框架的基础。财务审计的质量取决于信息质量,审计人员的判断要根据会计准则和惯例。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信息是由财务会计来提供的,此外,我们也可以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识别财务审计中信息最里著的贡献,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强审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审计项目质量直接关系着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是金融机构有序开展审计工作的保障。基于此,笔者从审计质量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金融机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和目的,给出了金融机构做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金融机构需要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做好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审计整改的贯彻落实、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的有效性,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保障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双重审计是我国在特殊制度背景下,为提升财务报告质量、降低投资风险的特殊制度安排。基于双重审计从建立到废除的过程,从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期为如何通过审计制度安排提升企业财报信息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与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肖瑞利 《商业会计》2012,(15):44-46
审计质量就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满足客户需要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质量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与一般产品质量相比,审计质量有着无形性、模糊性、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共同决定的特性。从社会审计行业整体的角度来看,可将审计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并行的一种新型审计业务,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高质量信息.因此,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其动因,并提出如何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审计质量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痼疾,长期以来为提高审计行业的质量,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频繁地出台改革措施和规定,但收效均不显著,审计质量问题仍是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宏观角度而言,审计冲突引发的"租值耗散"(the dissipation of rent)使社会资源效率低下,极端冲突更可能造成审计契约彻底瓦解,在资源浪费的同时带来社会动荡不安。从微观角度来看,审计冲突是关乎审计契约缔结和  相似文献   

15.
从审计质量的内涵出发,对于我国当前审计质量低下的状况,从注册会计师角度,进行了剖析。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16.
审计失败是审计执业中的严重问题,审计失败既会影响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并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也会殃及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本文从审计失败的定义出发,分析探讨审计失败形成的几种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对审计失败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概念的比较财务审计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类型,它是指通过对政府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报告的审查,对政府财务收支活动和报告的公允性、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做出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而绩效审计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美国审计署对其定义为绩效审计是客观地、系统地审查一系列的证据,其目的是为了评  相似文献   

18.
《商》2016,(10)
本文主要从审计质量的角度来研究审计师变更对企业和投资市场带来的影响。研究了审计师变更后面是否隐藏着企业为了一己之利的意图,是否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企业变更审计师是为了购得审计意见,以维护审计市场的健康和提高投资市场中审计意见的可信度。这对提升我国审计市场的健康、证券市场信息的真实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我国证券市场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舞弊现象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审计的公正性,但审计的公正性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审计的独立性。本文结合一些研究成果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审计独立性的有关定义,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审计独立性面临的威胁,并简单阐述了提高审计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范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67-168
关于审计需求的理论,学术界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传统的主要有代理理论、信息理论等。随着审计师民事责任的不断扩大,审计需求的保险假说逐渐流行起来。主要以风险转嫁理论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是否符合"保险"之名,以及从保险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