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如今有三种钱最好赚:女人的钱,孩子的钱,有钱人的钱。实际上,最好赚的还是有钱人的钱,因为无论女男老幼,只有花钱消费你才能从他(她)身上赚钱,如果他(她)连吃饭都成问题,那赚钱也就难了。而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是有钱人越来越多,你认为“天价”的服装,有人连眼都不眨一买就好几件;马路上跑的私家车很快就要超过公家的车;上百万的郊区别墅和市内豪宅居然被抢购一空……所以现在找准角度,赚有钱人的钱正是时候。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推出了专门针对有钱人的私人服务,这种算是职业也算创业的工作,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不用开店办厂,也不用特意投资,赚的是完全是无本万利的“手艺钱”和“智慧钱”。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如今有三种钱最好赚:女人的钱,孩子的钱,有钱人的钱。实际上,最好赚的还是有钱人的钱,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有许多女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捷足先登推出了专门针对有钱人的私人服务,这种算是职业也算创业的工作,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不用开店办厂,也不用特意投资,赚的是完全是无本万利的“手艺钱”和“智慧钱”。  相似文献   

3.
《华商》2012,(2):17-17
中华文化的根在家庭伦理。孟子根据中国人的生命体验,提出了一个爱的次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指的是爱自己和家人,这是爱的基础层次。以至于任正非在后来对员工的评判标准中,将孝顺放在首位。他的那篇《我的父亲母亲》,也一直为中国商界所传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企业人。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和家人,他要去做对人类有益的事,就很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4.
《成功营销》2008,(11):95-95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钱的人和有强大消费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赚有钱人的钱”成为很多企业的梦想,关于掘金“中国新富”的言论和研究不断涌现出来,但是经过实践之后.很多人又遇到新的问题——究竟谁才是最有价值的消费群体?“新富”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文 《市场周刊》2004,(48):14-14
招标件是商品吗?究竟值多少钱?恐怕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给它统一划价。但是我们经常从一些招标公告中可以看到。一些采购机构的招标件的售价不一,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不少供应商都对招标件的售价极为关心。  相似文献   

6.
王培莲 《华商》2014,(18):66-67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长春农博会上,王鹤潼租了个摊位,展示和销售自己公司的蜂蜜和东北土特产品,10天的展期,让她小赚了一笔。在亲友眼中,25岁的王鹤潼是个“有钱人’和“成功范例”。最近一年内,她给父母买了一栋260平方米的房子,还给自己换了辆越野车。王鹤潼说自己是个正宗的80后女汉子,从上大学起就逮住各种机会,拼命赚钱,并且乐此不疲。期间父亲的一场重病,花尽了家中的积蓄和她大学期间赚的钱。王鹤潼要继续赚钱为父母的生活和医疗提供物质保障,但也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若只是重复着赚钱和花钱的过程就“太没有意义”了。“我想做一份有爱、有良心并让自己能为之骄傲的事业。”王鹤潼说。  相似文献   

7.
找不同     
《中国报业》2014,(19):87-87
究竟哪有病 老公是一个特别冒失又十分娇气的人,有一点小小的毛病就紧张得不行。一个月前他不小心被钉子扎到了脚,虽然伤口很小,但为保险起见还是去医院打了一针破伤风。这天晚上,老公满头大汗地回到家,拽着正做饭的我就坐在了沙发上,看他焦虑的样子像是发生了十万火急的事。  相似文献   

8.
李昕 《中国广告》2011,(4):143-143
广告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一致的,且显而易见。也不排除少数人是在玩广告,他们修炼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谁要说他爱上了广告,我准跟他急。爱,那是清纯一族的事,记得8年前,我在一大堆应聘简历里,  相似文献   

9.
觉真法师 《新财富》2014,(5):256-256
把人仅仅看作—种工具的观念,是一种认知的误区。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种尊重的关系,你要达成你的目的,就必须尊重他,他要达成他的目的,也必须尊重你。 老板想:做多少事.领多少钱。 员工想:领多少钱,做多少事。 两个想法不一样,说明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形式上不同,其实都陷入了同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我要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机器为伴 祖籍意大利的艾柯卡,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艾伦敦,直到11岁,他才知道自己是意大利人。那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受到同学们的凌辱,有人骂他“意大利小畜牲”。这件事给他产生了一个动力:你们不是看不起意大利移民的后代吗?我偏要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11.
有个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世界上有两种钱最好赚,一是赚有钱人的钱,二是赚想赚钱的人的钱。但是这两种钱并不是想赚就能够赚到的,不仅需要赚得巧,更重要的是要对路。广东中山市的陈锦胜就做到了。一1987年,陈锦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中山当教师。当时,一月才300多元工资,而他老婆摆地摊卖金鱼,每月可以赚到3000多元钱。他想,要  相似文献   

12.
序作为国际性的重大节事,上海世博会不仅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会给上海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上海世博会究竟将对都市化的上海,带来何种程度的增值?它是唤起人们对上海城市的旧有记忆,还是重塑一个全新的上海;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永久绽放;它能否成为中国的骄傲?  相似文献   

13.
王宏 《光彩》1995,(Z1)
“现代富婆”如是说王宏无钱愁,有钱也愁。人世间还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钱多了要自爱。“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是一代伟人提出的口号。然而,真正实现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一样平等,恐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有资料表明,改革开放16年来,个体经济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4.
生气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每次生气和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地头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5.
王文正 《浙商》2010,(9):68-69
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是今日本人颇费脑筋的一件事。5年前,日本的爱知世博会,成为日本人的骄傲。今年,似乎是有意迎合中国对“和谐”的提倡,日本馆将“心之和、技之和”作为自己的参展主题。这一主题,在字面上强调的是心灵与技术的和谐和连接。  相似文献   

16.
刘振芳 《致富时代》2011,(8):219-219
两个人,若当所有的改变与不变都不再重要,曾经的爱,或多或少,只能是私藏在心底的一块美好。女人与男人,一场轰轰烈烈却无缘续写幸福,便会重新开始各自生活,全新诠释自己独有的美丽与骄傲,但不再幻想还有谁能够有他的耳鬓厮磨,心里他一直都在,始终。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有些事做起来艰难,但又不可不做,这种“形态”常被喻为“戴着镣铐跳舞”。跳舞本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但戴着镣铐跳,那优美舞曲传递给人的恐怕更多的是一份沉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聚会的创业北京老家快餐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田杰,1992年还是北京石景山区夜大的外国文学老师。当时,他和几个同为中文系毕业的“铁哥儿们”常为一件事犯愁:聚会去谁家?因为无论跑到谁家里喝酒聊天,都是件麻烦别人的事。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老师,挣得不多,却又都喜欢时不时碰个头。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合伙开个小饭馆,聚会就不愁没处去了,没准还能挣点儿钱呢。1993年初,凑了三四千元钱,饭馆是开起来了。厨房里黑乎乎的,桌椅是随便凑的,大师傅也是找的便宜的。就这样干了一年,最后一算帐,亏了7000多。当时田杰…  相似文献   

19.
有个大懒人拥有一百亩土地,他原来的做法是到农村去雇佣一批农民工来给自己种地,包吃包住,虽然花不了自己几个钱,可是,还是需要自己来管理这些人,自己一旦看管不严,很多人就偷懒耍滑,也有很多出工不出力,毕竟是固定工资制,于多于少一个样,这些人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相似文献   

20.
纸币上的爱     
他抹了一下眼睛,告诉了我一个故事。 他的抽屉里,有整整90张10元的钱,无论生活多困窘,他都不会去动它们,因为,那些钱,都是已故妻子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