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7年,中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要深刻理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仍需科学把握如何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全面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的含义,深刻把握"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甘肃省由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甘肃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突破水资源约束。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9)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农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整体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为此需要金融的全面支撑。文章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最严重、最亟待解决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即以创新为中心,积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在2016年我国中央又提出针对农业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趋势,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对于农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苏州市的农业改革为例,提出苏州农业改革的背景、必要性以及改革的方向、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直面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基于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目标的实现,把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化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国未来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当前国民经济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并从萨伊定律、拉弗曲线、供给革命三个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发展,进而初步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的有效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苏建华 《发展研究》2017,(10):52-54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工作的主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财政支农的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着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改革目标,立足财政职能,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支持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注重绩效管理三个方向和重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从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而近几年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失衡。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已经经历了30年,转型效果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对农产品的需要。而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必定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产品供给与改善农业环境两个条件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农业供给侧改革指出了一条明路。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有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则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高速而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