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协同学理论和耦合模型,测算当前重庆跨境物流业与要素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将有序度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相融合构建协同度模型。结果表明:2010-2018年重庆跨境物流业与要素系统协同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测算的综合序参量值、协调系数(0.99)与协同度(0.932)值高度一致,数据反映其协同程度从低度协同水平发展至极度协同(协同度值大于0.85)的耦合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协同作为重要切入点,是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京津冀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关键环节。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明确自身生态功能定位,主动实现三地生态文明共建,是京津冀地区未来提升发展层次、提高区域协同地位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有内在的现实要求和一定的实现逻辑,在进一步分析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从制度层面、市场层面、机制层面、技术层面、信息层面、社会层面等多个维度实现京津冀生态协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备受关注,一方面,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心,地区资源的整合能够推动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三地的合作模式尚不明确,不能快速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本文在分析京津冀的地理区位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完善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进一步增长.同时,京津冀对水资源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差异较大.如何改善和协调京津冀各区域各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京津冀投入产出表的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京津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发现:整体而言,京津冀水资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从地区上看,河北服务业与工业用水效率较高,而北京和天津的服务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和协调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京津冀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费萌 《经济师》2022,(9):117-119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三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如何提高经济增速,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京津冀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当前京津冀产业发展数据以及经济增长数据,目前京津冀三地的产业投资发展趋势整体表现为企业资本实力增强,投资增长迅速,北京成为资本辐射中心,联合创新形成新动力,北京的核心引领作用逐步加强。但是受到区域产业的限制,京津冀地区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满足京津冀产业发展要求,使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元素,是人力资源构成的轴心资本,也是科技创新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充分地关注人才因素,才能够增强京津冀地区的竞争力,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共同进步.本论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社会学理论研讨会在河北省保定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天津、辽宁、河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产业对接升级、功能城市、京津冀地区反贫困、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京津冀地区文化认同以及公共服务等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9—2015年京津冀和珠三角上市高新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是否存在“虹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要远大于珠三角地区,且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的样本数据相比较,京津冀地区内企业研发积极性趋同,即不存在“虹吸效应”,而珠三角地区则出现深圳与广州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