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新动向,是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发展的契合,是把老年群体日常照料和医疗关怀相融合的新型"养老—护理"服务模式,其理论核心是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内涵由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层次体系及服务体系构成。而管理结构分离、功能定位迷茫、主体参与动力不足及专业基础缺乏是制约"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因素。因此,要理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关系,理性开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改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专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建立,多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多种形态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模式。但在实际发展中,以医带养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面临发展瓶颈、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医养结合资金可持续供给不足、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短缺。医养结合深度发展需要多模式、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全面推广并逐渐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具有普遍认可度的评估体系,创新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模式,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存在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边界不明晰;养老机构服务定位偏误,阻碍自身发展;违规操作严重,"套保"风险隐患较大等难点问题。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应打破条块分割,理顺"医养结合"管理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准确定位,拓宽"医养结合"供给渠道;严格监管服务过程,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专业养老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4.
针对承德养老现状,探索"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满足社会需求,为老年人服务好.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促使养老服务专业化、系统化、产业化.通过建立一个医疗信息平台,整合现有医疗与养老资源,利用临床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实现医疗大数据的挖掘,优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及就诊流程,培养养老事业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服务,使老年人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居家养老模式,实践证明其弊端甚多,对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更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后对养老服务提升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和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基本现状,认为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引入“医养结合”机构模式,将医疗与养老功能相结合,是应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复杂多样的养老需求,随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始探索和运行这一新型养老模式.本文在分析贵阳市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该模式的发展困境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在有健康保障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来临,养老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尤其是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年人的照顾、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居家养老"单一模式已受到挑战,其局限性开始显现,机构养老发展也遭逢瓶颈。此外,社区养老服务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此种情况下,破解养老难题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都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深入探究和多方助力下,一种有病治病,无病休养,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融合的"医养结亲"式新型特色养老模式渐渐浮出水面。作者首先阐述了"医养结亲"的内涵,进而对"医养结亲"养老的特征进行了探析,随之解读了"医养结亲"养老的理论,然后对"医养结亲"养老的必要性进行了透析。该文分析了"医养结亲"养老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对其原因进行了透视,针对有关难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5)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解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使老年人居家的同时享受到医疗和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还存在政府政策支持不足、医疗和养老资源融合度低、服务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该模式的发展。文章针对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日本为应对日趋严峻的高龄化,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满足国民多层次养老需求,建立了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基础的,通过社区内生活支援中心将医疗服务与长期照护服务相结合的,为国民提供无缝对接式的医疗、护理与支援服务的综合支援网络.此网络服务的对象从建立初期的高龄者,扩大到所有的居民,形成了全世代、全对象型地域综合支援网络.地域综合支援网络形成后不断创新发展,其中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不断升级完善,医养结合理念和措施的不断衍变,初始阶段密集型支援团队在社区内的运行机制等都是日本特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全面铺开,社区养老服务援助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及为失智群体及其家庭提供预防、管理与援助服务的养老服务平台搭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地进行调研,深度分析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施状况.研究发现: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施中长期性医疗服务有所欠缺;心理精神层次服务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不同模式之间差别较大,适用群体类型不同.最后结合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同模式的具体情况为更好地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