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WTO争端解决机制修改的谈判由来之久。1994年在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实施和审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的决定》,要求“在WTO成立后4年内,即1999年1月1日以前,应完成对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全面审议,并在完成审议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是否继续修改或终止此类争端解决的规则和程序作出决定”。这可以说是进行DSU(争端解决谅解)修改谈判的最初授权。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3月3日,美国常驻WTO代表团根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4.4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WTO代表团和WTO争端解决机构主席提出磋商请求,磋商全文如下。根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1条和第4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22条之规定,我方当局授权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就有关金融信息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某些措施提起磋商请求。  相似文献   

3.
WTO争端解决程序主要规定在《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中。在该程序的很多阶段,都涉及第三方问题;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判实践中,也多次提及第三方参与案件审理的问题。因此,中国广泛作为第三方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WTO成员方之间诉诸争端解决机构的争端,一旦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报告经WTO争端解决机构(以下简称DSB)通过后,其建议和裁决即对争端当事方有拘束力,争端当事方应无条件接受,然后争端解决就进入了执行程序.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DSU),执行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由双方磋商决定,也可以通过仲裁确定,或者“败诉方”主动执行.然而,在一方声称已经执行,另一方对执行情况不满意的情况下,一方要求DSB授权报复,另一方则要求根据DSU第21条第5款由原先的专家组确定报告是否得到执行,这就发生了是先解决报告有没有执行还是先授权报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对第21.5条和第22条在程序适用上孰先孰后缺乏明确规定,且两条款项下的程序时限还存在冲突。WTO首例涉及"适用顺序"问题的案件通过将第21.5条程序并入第22条程序的"妥协"模式解决这一多边问题,但此案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起案件的争端方,则在争端解决过程中通过达成适用于个案的双边协议模式解决,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已有的WTO争端解决实践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DSU适用顺序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贡献、不足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所有文明社会都有个共同特征,即需要有一套适用与解释规则,和平解决争端的规范和程序,这是国际、国内法律制度的共同经验。以《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 DSU)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WTO 争端解决机制在维持原 GATT 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框架和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前者的组  相似文献   

7.
<正> 1995年新年伊始,世界贸易组(WorldTrade Organization—WTO,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正式成立了。《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Understanding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rerning theSettlement of Disputes,以下简称“谅解”)作为该组织所管辖的协议之一也同时生效。随着谅解所规定的有关机构的相继成  相似文献   

8.
自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来,《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DSU)创立的争端解决机构运作顺利,成果斐然。由于新的争端解决机制司法特色的加强和对协定条文解释的注重,使得成员方在应对争端时需要法律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产生了律师参加争端解决进程问题。本文将就律师参与争端解决问题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一些实际存在需要思考研究的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WTO现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 TO现行争端解决机制是以其《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U nderstanding on R ules and Procedures G overning the Settlem ent ofD isputes,以下简称“D SU)所确立的争端解决规则为核心的。概括起来,W TO现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没有很好地解决增强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透明度、扩大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与促进争端的快速解决之间的矛盾;②没有确立适用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裁决的完整的一体化机制;③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有关的条款因内容过于宽泛而难以有效地得以实施;④由于W TO争端解决机制是以规…  相似文献   

10.
WTO 成员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称 DSU)向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的磋商解决请求情况中,每年的中诉数量,申诉数量最多的 WTO成员、被申诉数量最多的 WTO 成员以及申诉涉及的各类协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引起对我进出口贸易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第三方资助仲裁作为国际仲裁领域的新兴事物,在为国际商事主体提供争议纠纷解决机会的同时,也对仲裁的公正性、保密性等内在价值造成了冲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第三方资助仲裁中的披露义务进行架构。通过对域外实践和立法经验的现状研究,可以看到通过合理的信息披露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第三方引入所造成的利益冲突等问题,使仲裁的公正性和保密性达到平衡。为此需要将披露的主体扩大到受资助者,并在强制性披露第三方资助者存在及身份的基础上,由仲裁员依照客观标准对资助协议具体内容的披露与否进行裁定。同时为使信息披露在第三方资助仲裁中效用最大化,应当规定具体的时间要求当事人以书面形式披露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环境与贸易案件的解释来看,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相同产品"概念的解释和"直接竞争或替代产品"概念的解释都朝着扩大解释的方向迈进,这有利于人们将环境保护议题纳入WTO规制之内。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对GATT第3条产品标准的扩张解释,逐渐认可了环境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合法地位,承认了作为国内税收措施和政府规制措施的环境税在WTO规则中的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13.
对于“非世贸组织协定”是否可以像“世贸组织涵盖协定”一样作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法律,“并入说”学者持肯定的态度。然而,无论是《争端解决机制谅解》还是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实践,“并入说”的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并入说”理论的不足在于其混淆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国际法院的法律属性。世贸组织法很大程度上属于自足性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DSU规定了实施报复的条件和程序,但对报复实施后的监督和终止却疏于规范。US/Canada–Continued Suspension呈现了"后报复"阶段的各种问题。上诉机构报告对终止报复的条件、解决后报复执行异议的适当程序、有权且负有义务启动程序的争端方等的裁决和诠释,对完善WTO裁决执行机制具有正面的体制性意义,但也因突破了DSU案文和忽视进行中的DSU谈判,被指责为超越权限的造法。多哈回合DSU谈判对"后报复"问题形成的两种改革方案均未全然接受上诉机构报告的结论,而是各自采纳了互不相同的逻辑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行DSU修正决策制度是低效率和不民主的协商一致表决制。经济全球化要求WTO决策制度的高效率和民主化,这必然要求对DSU的修正采用多数表决制。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环境税会影响一国的产业竞争力,所以采取环境税的国家通常会在相关立法中制定涉外条款来保护本国产业。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GATT第3条平等对待条款的解释来看,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倾向于限制各国的环境规制自由,环境保护作为平等对待条款免除对象的可能性不大,环境税涉外在GATT第3条中难以获得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环境税会影响一国的产业竞争力,所以采取环境税的国家通常会在相关立法中制定涉外条款来保护本国产业。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GATT第3条"平等对待条款"的解释来看,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倾向于限制各国的环境规制自由,环境保护作为"平等对待条款"免除对象的可能性不大,环境税在GATT第3条中难以获得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两岸若干经贸法律问题的理论争议与实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歧视待遇"原则的适用、"陆资对台投资"法律问题、"运用DSU/DSB解决两岸经贸争端"一直是入世后两岸经贸交流中的"热点"法律议题。对上述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回顾与探讨,从实务层面进行检视与分析,对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尽当地救济是处理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纠纷的一项传统而重要的国际规则,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大量新出现的国际投资条约明确将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仲裁作为更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该方式甚至有替代东道国国内解决的趋势,用尽当地救济正面临着存与废的十字路口。作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中国应当把握“用尽当地救济”的新变化并尽可能利用该规则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长期以来都未有定论。提单转让的单方性,阻碍了提单仲裁条款根据传统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取得法律效力。随着现代仲裁法学的不断发展,新的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法理基础。根据该理论,提单受让人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产生法律效力;提单受让人不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不产生法律效力;而承运人却始终受到仲裁条款的约束,无权拒绝仲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