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灾与工伤     
今年,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为五十年乃至百年罕见,甚至超过了1998年同期。水灾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农民工的哪些情形应按工伤处理或给予补偿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每年都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1994年珠江流域、辽河大水造成损失1600亿元,1998年发生在两江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患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几大淡水湖的泥沙淤积不断增加,泥沙的60%以上来自中游开垦的坡地,仅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就达5.33亿吨。特别是1998年我国遭受罕见洪水灾害,除了气候异常,降雨集中原因外,也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有关系。同样,由于黄河上中游过度垦荒、放牧,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沙化土地每年净增2460平方公里。特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  相似文献   

4.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松花江、嫩江也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全国上下都对这场空前的生态劫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这就更坚定了国家权力机构和林业主管部门启动保护天然林工程的意志和决心,决定先从长江、黄河上游各省林区作起,实  相似文献   

5.
前言1998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保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特大洪水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如何?这场特大洪水能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什么重大的启示?为了深入研讨这些问题,1999年1月1...  相似文献   

6.
1998年长江抗洪给世人的启示十分深刻。据水利部门分析,除自然强降雨因素外,表现为流域洪水调节能力下降,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沿江城市积水束排河道,加重了防洪负担。而从根源上看,则在于上、中游水土流失加重,河道淤积变浅,中下游湖泊面积减缩,是直接影响流域洪水调节能力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7月以来,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江河水位迅速上涨,境内多条河流及鄱阳湖先后多次发生编号洪水和超警戒洪水,多站点水位甚至超保证、超1998年、超历史。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4日通报,洪涝灾害已导致该省607.7万人受灾,全省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09.9万人。江西是农业大省,鄱阳湖平原正是江西境内主要的粮食产区,也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1998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洪涝灾害已经过去快一年了。现在,这场灾害给人留下的不仅是印象,更多的是思考。这些思考不仅是关于受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而且是关于整个国家防洪抗灾的思路与体系的。《特大洪水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在做出19...  相似文献   

9.
1998年夏季长江发全流域性洪水,险情不绝。八次洪峰给沿江流域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灾后专家会诊,一致认为造成此次洪涝的主要原因,除长江地区同时强降雨外,与沿江森林过度采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流沙淤积,泄涝不畅有很大关系。明代时,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50%,1949年降到20%,到1998年又降至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目百万亩的森林消失有一个过程。汪此过程中,许多有识Z主曾革发振臂高呼:“停止批成森林,保护生态环愿”,后收效最激。仅自颁y部分地区渔完了一次又一次洪水带夭的警果后刁认识到殖拥造林的重…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虽然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遭受特大水灾,亚洲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金融市场产生动荡和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体制改革和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有关决定,全国粮...  相似文献   

11.
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与森林水文生态效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诸如滥伐森林、围湖造田和在河滩地搞违章建设等促成此次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山区林区生态环境恶化,山下平川地区遭殃,历来如此。应强化保护森林,加快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山地森林的水文生态效应机制,对江河湖泊及其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协调行动。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入汛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发生的洪水,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是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组合型洪水,给沿江广大地区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从6月下旬始长江洪水肆虐两个多月来,长江流域的广大人民群众、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以高度的责任感、英勇无畏的气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万众一心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顶住了八次洪魔的狂袭。 如今,长江滚滚浩荡东流,千里大堤岿然不动。回首两个多月惊心动魄的抗洪历程,看到百万军民团结奋战喝退洪水猛兽的壮举,我们再一次深深地感到,子弟兵的可爱,人民的力量,祖国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去年夏天,我国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嫩江、松花江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伟大抗洪精神,同历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14.
知识长廊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一带湖泊特别多   长江中下游一带,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湖泊洼地总面积达 2万多平方公里。   长江中游的平原在地球最近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地壳发生下降运动的地区,曾经形成过巨大的洼地,出现过远比今天的规模大得多的湖泊。后来,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将湖底垫高,有的地方逐渐露出水面,原来的大湖终于被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湖泊了。   河流不仅带来泥沙使湖泊淤积,当洪水泛滥时,河流两岸的土地也都淤积了泥沙,由于泥沙在各地淤积厚薄不一,表面凹凸不平。当洪水退出时,有些凹地积水未泄,成了湖泊。 …  相似文献   

15.
1998年,肆虐的洪水汹涌起8次洪峰,连续60多天漫过警戒线,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民垸溃决,大堤险象环生,800万军民严防死守,场面激烈悲壮……资料表明:此次水灾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显然,中国水利,这个古老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洪灾之后,...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我国的特大水灾,冲毁了很多人的家园,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可以说,森林的过度采伐是引发特大洪水或加重洪水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从而引发了我们对森林保护问题的重新思考。 1.保护森林,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是人类对自身遭遇的生存危机进行沉痛的反思,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所作的一种理性选择,已经成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经济的持续增长(内涵的、集约的增长),更强调生态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并在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坡地综合整治 增强长江防洪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长江中上游洪水灾害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洪水灾害呈加剧之势,抗灾能力呈弱化之势,洪水灾害日趋加剧的主要原因是河、湖、库泥沙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是坡地农业,提出了坡地农业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编辑同志: 1998年长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袭击,给沿江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 目前,洪水已退去,灾区群众采取围网捕鱼,劳务输出等方法进行自救,笔者在监利某灾区进行灾区重建家园开展自救采访时,听到并看到有些单位或个人在受灾地区的湖泊和河道上用自制电船或电瓶打鱼捞虾,笔者还亲眼目睹了在一滩涂地带,五六个人穿着水衣背着电瓶打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当前对1999年的市场物价走势,是政府各部门和财政、金融、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对此我们刊登了陈学彬和徐静芳的两篇分析文章,供大家一起研究。一、影响1999年上海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1、1998年我国农业虽因特大洪灾而遭受巨大损失,但全国农业仍是一个丰收年,这为1999年的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仅直接损失就达1600多亿元。灾区农业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由于上海临近长江流域灾区,许多农副产品的供给来源于这些地区。特大洪水的冲击使这些地区对上海的农副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军民坚持不懈、严防死守,广大军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战,广大干部和党员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现在,抗洪救灾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洪精神成为我们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斗争中,农发行各灾区分支行干部职工奋勇参战,洪魔面前不低头,封闭运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