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这个宝船基于中国5 000年传统文化,又吸收和融合了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最佳实践,它就是中国管理模式。在纽约举办的全球亚洲领导人会议上,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很多人也提出一些问题:中国的经济和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市场的领先者?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成为全  相似文献   

2.
危机中有商机,如今已成为经济动荡中企业界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中国制造”在危机中的商机何在?“中国制造”如何才能赢得商机?政府应如何扶助企业提高掘金能力?记者日前走访了珠三角一些优势企业,透视在全球经济动荡中这些企业眼中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从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开始,全球化进程经历了跨国贸易、跨国生产,跨国创新3个阶段.当今,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重新洗牌,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中国企业该如何乘此良机,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4.
面对汹涌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是否能度过寒冬?而在此时,“韧性”可能是企业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中国的企业如何才能更有韧性?如何才能实现提高抗风险能力?韧性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张希兰:企业的韧性是提高企业风险能力的一个延伸,提高企业的韧性和提高企业风险能力应该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企业应该从几方面做好,一个是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07,(9):50-52
企业全球化的必经之路一定是成为跨国公司吗?全球整合企业在适应全球竞争中表现了哪些优势?没有走过跨国公司这一步,能直接跨入全球整合企业阶段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纽约举办的全球亚洲领导人会议上,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很多人也提出一些问题:中国的经济和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市场的领先者?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成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平等合作伙伴?由此让笔者联想到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处于相对弱势状态下的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抗衡跨国巨头?行业的后进入者怎么才能找到生存的立足点? 以弱胜强、以小搏大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必然面临的一个战略困境。即使是那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取得领先地位的中国企业,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它们的规模、实力与全球的跨国公司相比,弱势地位依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与重要的开放政策,是与顺应全球化机遇融入全球经济分不开的。如果上一轮全球化是以贸易自由化和制造业的全球转移为特征,中国的开放政策顺应了全球化:一方面大规模直接投资资本流入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另一方面同时接受全球订单推动加工出口贸易的空前发展。那么,未来全球化的特征是什么?新时期全球化的新的战略机遇在什么地方?中国开放战略重点应如何部署?  相似文献   

9.
如果不用心思考未来5年在哪里竞争,用什么方式竞争的话,企业的未来就有问题了在上周的印度世界经济论坛上,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2008年BCG100新全球挑战者"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快速发展国家的100家成功企业,其中有41家是中国企业。中国是我们选择的14个国家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全球经济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成功?我们有七个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战略大师陈明哲日前在“2007中国CEO年会”上说:“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本土市场取得竞争优势!”。陈明哲指出,就再崛起来说,中国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市场。一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国家之主要厂商从事竞争的惟一战场。二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10年内将成为第二大经济体。陈明哲劝告中国企业家:要成为一家全球企业,海外扩展并非绝对必要,在中国市场赢,就是在全球市场赢!他说,中国企业为什么不利用本国市场去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中国不仅是你的本国市场,也是一个可以孕育、培养你在国外市场竞争之核心能力的场地,一个了解你的全球竞争对手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何时才能真正国际化?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企业,才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持久的热点话题。进入21世纪,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创新型的研发中心的趋势在加强,另一方面中国的宏观政策领域和企事业单位也都开始强调自主创新。那么针对中国市场,企业该如何才能获得好的点子?如何使用那些点子?如何做出重大决定?如何才能在合适的时间向市场成功地推出产品呢?  相似文献   

13.
长安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已近半年,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如何在多元化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在与众多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博弈中领衔市场,成为真正的领袖品牌?如何在品牌背后通过强大的创新体系构建基业长青的成长基石?如何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创造质量、技术和成本的完美结合?长安汽车之道给人们的启发很多,对那些希望可以找到自己创新模式、正在和准备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尤其有借鉴和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是一种特别的信心,即向全世界阐释中国伟大之处的信心,这样才能搭建起全球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中国品牌如何更快走向世界?伴随着标准的舒式微笑,全球市场营销学著名专家大卫·舒宓雷(David Schimittlein)给出了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个来自异国的百年企业,如何在中国移植自己的血统呢?在中国跃为全球经济主角的今天,本土化、跨区域管理问题成为在华跨国企业的流行话题。  相似文献   

16.
张庆伟 《英才》2006,(12):24-2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全球范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正在发展成为产业链的集成。面对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内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如何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高对产业的系统集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住宅与房地产》2013,(11):30-30
在中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才能更具竞争优势?仲量联行最新研究显示,在设施管理领域的投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近日,来自全球设施管理领域的专家齐聚上海,参加2013年度全球设施管理亚洲峰会。借此契机,发布了一份最新调查报告《综合设施管理在中国》,其中特别指出,中国企业可通过战略性的设施管理来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多次并购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的安塞乐米塔尔公司为例,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战略性风险来自于业务固有风险和流程控制风险,企业只有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流程,并协调好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与员工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才能有效预防重大的战略性风险。由此所得的启示是,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有效管理好各类战略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它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国的汽车企业在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外投资和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国的汽车企业只有加速融入全球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工业重要的一分子,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20.
杨光 《中外管理》2008,(8):54-64
自日本与德国后,本刊“管理全球行”活动日前又组织中国企业家们一起走入美国。站在美国的土地上,中国企业家时刻思索与求解的是:美国,为什么会雄冠全球?我们,又如何才能学其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