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时下,各地招商甚热,对加快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优惠”国家法律、法争和法规的招商现象值得注意,如制订“地方税法”,降低国家规定税率,将国家税法严格规定的地方政府无权减免的一些税收项目予以减征或免征;在国家《土地法》上“动土”,自行决定土地出让、承租、赠与的标准、范围和审批权限;在处理经济合同纠纷时,为顾厦外商的“脸面”和利益,  相似文献   

2.
土地问题,关乎民生,涉乎民计,维乎民意,解决好农村土地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考验.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流转日益成为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解决实践现状的研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成因以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法律适用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政府作为拆迂主体,必须为社会公共利益目的而进行拆迁政府作为拆迁 主体,如何取得合法性?根据《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不为公共利益目的,政府作为拆迁主体合法性难以保证。所以,必须对公权力取得土地的用途进行严格限定,政府不得为纯粹商业目的动用公权力取得土地。旧区改造是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这要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倩倩 《企业导报》2013,(6):155-156
自发组织的自助游是具有高度自由性的新兴旅游方式,这种自助游并不是一种法律行为,而是一种情谊行为,纠纷发生后应该在侵权法中寻找救济。该种自助游的组织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是该组织者并不属于《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的组织者的范畴,因此不能适用《侵权责任法》第37条的规定,而应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关于过错责任的一般规定解决纠纷。在确定自助游组织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时必须符合一般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自助游组织者也可以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不可抗力进行抗辩。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著作权纠纷,使网络侵权和合理使用的法律边界问题成为知识产权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备受争议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认为其使用影片相关画面和场景的行为,应属合理使用的范畴,而不构成著作权侵权。我国应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立法,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网络作品的侵权与合理使用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6.
吴发水 《价值工程》2011,30(10):318-320
构建社会和谐,必需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明确责任,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制裁违法,惩处侵权,保护权益。因此,重视民主主体权益保障应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价值。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就以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立法目的,体现了保护民主权益的基石价值,是社会和谐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侵权责任法》的第三十八到第四十条正式规定了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这些条款结束了多年来教育机构侵权行为广泛存在,只有《民通意见》、最高法《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和教育部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而没有基本法律专门规定的尴尬局面。该法明确并且区分了教育机构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能力人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承担主体、时空范围以及免责事由,它的立法理念更加符合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8.
齐迹 《活力》2014,(22):11-12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渐激化,打医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医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频发引起了媒体、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2010年起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医患纠纷的责任赔偿终于有了针对性的法规处理。但患者因诊疗过程医疗信息不对称、对诊疗过程及结果不满意等情况对医护人员采取过激措施(包括:语言攻击、躯体侵犯、性骚扰等),《侵权责任法》没有做出规定,使得医护人员在遭受医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追究施暴者责任,医护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护。为使医护人员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立足事件和法律现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修正和明确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乡镇论坛》2008,(29):39-41
侵权纠纷是经常发生的一种法律纠纷,在法律纠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合法权益被侵犯不知如何依法维权的现象,这对纠纷的解决、社会的和谐是非常不利的。该书以侵犯人身权案例为主,选取了40余个有代表性的侵权案例,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向读者尤其农民朋友讲解了有关处理民事侵权纠纷的法律知识,为了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失灵与制度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与政府管理的缺陷。为了建立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政府应出台法律规定规范土地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管理,并有效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及其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王岳 《新远见》2016,(Z1):121-122
预防机制和制度创新是《草案》成败之关键。但遗憾的是,《草案》涉及预防纠纷的内容寥寥无几。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就《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伴随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草案》前身——《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侵权责任法》内容冲突的部分亟待修订。同时,浙江、天津、上海等地尝试通过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处理医疗纠纷取得的成功经验,为《草案》所吸  相似文献   

12.
三农点滴     
非法占地将被追究责任国务院日前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严禁规避法定审批权限,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对违反法律规定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定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对违反法律规定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生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未完成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的、征地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且未能及时解决的、减免和欠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未按期完成基本农田图件备案工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上…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日,是《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的日子。鉴于其中有着一些全新或者是打破传统理论与做法的规定,从而使得自始对侵权纠纷的处理,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计划经济的逐渐消亡,土地处于人类赖以生存条件之一的重要位置。根据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即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要按照市场价格支付使用费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按照各自权限认真管理土地资源,成立土地管理中心、土地储备中心等专门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业比较效益和土地价值提高,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由此带来了诸多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影响了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者通过近几年来接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访案件,对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并对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对策进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这类新型的问题,对现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进行创新,以弥补现有法律条款的不足以及增强在适用上的说服力。以确定的原则为依据,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预防,在事前制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事中进行实时监控,处理好与消费者间的关系,减少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少明 《财会通讯》2004,(10):67-67
第一,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因此,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应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以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应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9月20日,重庆市土地房屋勘测规划院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联系本院实际,认真分析研究了单位在党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寻找新的途径、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具体措施来搞好基层党组织驾驭工作局面的能力建设。大家认为,当前院应重点增强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质量纠纷是指因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包括经济合同中的质量纠纷,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等。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四种,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商是指由被害人和侵害人根据法律规定自行商量解决,通常当事人之间要达成书面协议和口头协议。调解是指企业主管部门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居中调解,依照法律规定合理解决纠纷,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仲裁是指经济仲裁机关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以…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法律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在经营中疏于法律常识,不守法律规则,不经法律程序,忽视国家法律监管和约束可能引发或已形成的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潜在性危害和已形成的危害性后果,即房地产企业法律纠纷和涉诉风险。多年来法律风险是企业多种经营风险中最被忽视的一种风险,有必要提醒企业在房地产经营中注意识别法律误区与盲点,防范法律风险,避免纠纷,减少损失。一、土地使用权转让须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是一种严格的要件要式法律行为,即指转让主体要适格,转让的土地要经批准,要符合用地和城建规划,土地使用权用途要具合法性,转让方应具备合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