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契机,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本文首先介绍了个人金融信息的常见泄漏形式,以及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和类型,然后指出诈骗的治理现状和问题,最后阐述了相关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电信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群众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为群众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电信网络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问题仍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较明显;社会公众防范诈骗意识普遍较高,但相关政策不熟悉。为进一步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应强化精准宣传教育,多方联动打击不法分子,切断诈骗信息传输和资金转移渠道,个人和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规定要求,深入推进“两卡”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同比上升5%。个人银行卡仍是电诈团伙实施犯罪资金转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省农行全面安排部署从源头上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强化支付结算账户管理,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切实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客户资金安全筑牢"防火墙"。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为确保工作实效,该行研究制定《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制定任务、提出措施。在各级行层面均成立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设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的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特事  相似文献   

5.
张旻 《中国信用卡》2023,(12):23-27
当前,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力度,多措并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上升的势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然而,不断翻新的诈骗形式和作案手段,及其背后不断迭代更新的欺诈技术,仍让广大群众蒙受大量的资金财产损失。为应对网络风险新态势,工商银行将金融科技与反诈工作深度融合,以设备指纹技术为基础,创新应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决策引擎等前沿技术,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覆盖全渠道的设备风险态势感知、风险识别、风险处置、团伙挖掘等新型设备反欺诈防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工商银行电信网络诈骗防控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遏制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针对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电信诈骗犯罪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全链条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并进一步健全了责任制度。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施行将对银行收单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银行有必要加强研判,剖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较为严峻的案防形势,农行柜面成功堵截多起外部诈骗事件,有效保护了客户和农行资金安全,维护了良好的农行形象。但是随着虚拟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新兴经济形态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电信诈骗逐渐向电信与网络相交织,诈骗方式智能化、资金分散网络化发展,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在严重威胁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也增大了临柜人员风险防控压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新规261号文,明确了多项措施来加强个人支付信息安全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其中的相关规定对征信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为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征信信息安全保护,应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异常查询监测功能,严格控制查询操作,加大征信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9.
贾宇  武晔廷  杨喆 《北方金融》2023,(12):96-98
“断卡行动”开展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颁布实施以来,银行领域反诈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电信诈骗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不断翻新,账户风险防控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以辖区乌海银行2023年以来的43户个人涉案账户为样本,通过明确的涉案结果倒推分析涉案账户可疑特征并提出对策建议,力求对银行机构防范电信诈骗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危害民众财产安全,为此国家采取了严打高压的多重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式施行也让电信诈骗的打击治理达到更新的法治高度。在传统第三方欺诈风险中,发起交易或操作的是伪冒者,银行可以根据伪冒者和客户行为特征的差异有效甄别风险,但是在快速变化、产业化的电信诈骗生态下,主要风险形态是客户被伪冒分子诱骗、胁迫,进而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如果得不到及时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2.
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措施打击电信诈骗,堪称重磅文件。作为资金流转通道,银行自然成为了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的重要角色,《通告》颁布后,云南省金融机构连出重拳,加大了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且与人们生活全面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尽管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在严打高压态势下出现下降趋势,群众防诈意识也不断增强,但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仍在高位运转,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使得诈骗与反诈骗的对抗全面升级,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尚显严峻。银行业金融机构账户核查对从源头上遏制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重要意义,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达拉特旗支行调研辖内13家银行、73家营业网点,对当前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账户核查现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复杂,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日益猖獗。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安全和发展,聚焦线上交易,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和支付限额管理等工具,构建线上反欺诈智慧风控体系,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网络金融业务反欺诈水平全面提升,为数字金融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强化云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切实保障全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春节期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活动。人行昆明中支还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安全使用知识及公安部门披露的多种诈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通信,金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犯罪在我国快速蔓延.数以亿计的民众曾接收过诈骗信息.数以百万人上当受骗,涉案资金达数十亿之巨.在不少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数量甚至已超越盗窃案件成为珊事犯罪中发案率最高的种类.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深入分析,介绍了工商银行在协防电信诈骗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就全社会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他们通过电话、短信、手机软件网站等方式,不断翻新作案手段,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据统计,电信网络诈骗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年犯案量逼近60万起,年经济损失高达200亿元。同时,电信诈骗通常以远程网络化、非接触的方式实施,面临着举证难、追赃更难的诸多问题。因此,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高发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电信网络诈骗发展新趋势、涉案银行账户新特点入手,深入剖析银行机构在账户管控方面的难点、痛点,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从源头上堵截涉诈资金转移渠道,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19.
电信诈骗扰乱了社会秩序,给人民带来了财产损失,影响了政府信誉,其危害性极为严重。本文分析了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法,归纳出电信诈骗的一般过程,指出电信诈骗各环节得逞的关键因素,从而针对各环节的因素给出各方的防范措施,构建电信诈骗的全过程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破坏社会诚信。法律及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资金链”治理工作要求越来越具体,监管处罚力度也不断增大。本文在分析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基础上,深度解析近年来某商业银行“资金链”治理工作经验,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