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征信立法中对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致使征信机构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使用都无法可依,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的涵义和内容出发,借鉴国外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剖析我国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的立法缺陷和不足,探索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征信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白云 《征信》2011,(5):66-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刚刚起步,信用观念落后,信用利用程度低,征信机构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评级不科学,这严重阻碍着征信市场的发展.个人信用评级指标是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关键性技术因素,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设计一套切合当前实际的评价指标,以科学的评估标准搭建个人信用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提高,完善和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但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5.
信用信息征集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国外征信业发展实践表明,规范的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行为,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规范征信机构运营的基础。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总结借鉴其他国家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经验,及早从制度上规范我国的个  相似文献   

6.
游宗君  周鹤立 《银行家》2020,(3):124-128
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转,离不开信用的支撑。征信作为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奠定了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相对于发展较为完善的企业征信业,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业竞争度较低,个人征信体系显露出诸多弊端。首先,经营主体单一集中。从我国目前个人征信业的发展来看,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征信机构的经营主体主要为国有机构,民营机构数量少、规模较小,数据收集困难,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对改善信用信息服务市场秩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人民银行、百行征信及八家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的相关思考,主要有个人征信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强对市场化个人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等。  相似文献   

8.
信用信息开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也可能会侵害到个人信用权。在目前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对个人信用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信用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征信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数据主体法律保护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9.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信贷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建立和完善征信制度的过程中,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一起商业银行被诉侵犯个人信用信息相关权利谈起,简要介绍我国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论述商业银行在个人征信制度中的主要义务和责任以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对商业银行相关风险防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征信业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对于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对个人征信状况重视程度的提高,基层央行在办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亟须加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问题始终是个人征信发展的重点问题。探索信息主体权益保障,规范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促进个人隐私保护,对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05,(9):13-13
2005年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年第3号令,公布《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保障个人信用信,官、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正常运行,促进我国征信业稳定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是社 会征信体系的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包括企业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目前我国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一些大城市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0年6月,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公司,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加快,已初步完成了商业银行、政府有关部门中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正逐步把分布在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中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汇总到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为商业机构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电信部门的个人电话缴费资料是个人征信数据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对个人电信交费数据的采集、汇总,将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规范人们的信用行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和功能的逐步完善,我国正跨入“信用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对新的游戏规则——征信体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我国在征信系统建设过程中,信用信息权益法律保护制度缺失,个人信息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瓶颈之一。因此,尽快健全法律制度,加强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自2006年1月1日起运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但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发挥个人征信系统作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就青海省个人征信体系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阉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债危机"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滥用,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信用及其使用,并且调查表明信用交易的规模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因此加快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上海作为中国首个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对其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建立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这是央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能推动和完善我国信贷征信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但是,作为建设基础的法律法规、建设模式、管理主体、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制约了央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能作用发挥和推动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当前央行在管理和推动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化,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制度和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征信建设实践中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的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箭 《中国外资》2013,(1):9-10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征信平台是征信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人民银行从上世纪90年代初推行贷款证制度至今,一直在不断探索信贷征信系统的建设经验,目前已建成全国集中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关征信法律制度缺失、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