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存在的问题1.关于票据背书转让问题。一是票据的流通性未能充分体现。二是背书转让填写不规范。三是票据转让中签章不规范。由于持票人把印章盖错位置,记载不明确,个别企业或个人对票据转让不了解,对票据的真伪缺乏鉴别能力,使企业或个人不愿意接受转让的票据,对转让的票据持怀疑态度。四是票据在实施转让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有些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逃避贷款回收,在回款时采取票据转让的方式进行资金转移,不直接进入企业账内,影响了各银行及时进行收贷收息,客观上造成了银行经济效益的下降。2.收款人名称与背书问题。《票…  相似文献   

2.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约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票据背书交付是指持票人以转让票据上的权利为目的,按法定方式记载于票据上的一种票据交付行为。银行票据背书交付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可以连续转让、周转较快等特点在经济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但在银行票据背书交付转让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重视。一、会计处理不及时产生漏记或多记。会计人员由于事务性工作多,在实施票据背书交付转让时,如不及时进行会计处理,极容易产生漏记或多记现象,给期终帐目…  相似文献   

3.
商业汇票背书转让是指在商业汇票到期以前,持票人可以根据购买的需要,经过背书而将商业汇票转让给销货方;销货方收到票据后可根据需要再作转让;最后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委托银行办理托收。企业背书转让的商业汇票有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当...  相似文献   

4.
票据背书转让有利于减少现金存取,加速企业资金周转,但也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为企业逃债、逃税大开方便之门.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银行收贷收息和税务部门收税,将贷款和劳务交易采取票据背书转让的方式直接转让给他人,结果导致银行账户形同虚设,贷款和税款无法及时扣缴.  相似文献   

5.
对票据背书更改内容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背书的目的在于将票据权利转让他人或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 按照有关的规定,在票据转让过程中,持票人必须在背书栏作三项记载:一是被背书人名称,二是背书人签章,三是  相似文献   

6.
王军 《金融会计》2004,(5):41-41
票据背书是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但背书必须连续。笔者觉得“背书连续”应当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转让签章的连续,即绝对记载事项的连续。《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背书连续,是指票据第一次转让的背书人是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前次背书转让  相似文献   

7.
"禁止背书"作为票据任意记载事项,是对票据流通性的限制或弱化。而票据法对出票人、背书人记载"禁止背书"的法律效力的规定却不尽相同,深入分析出票人、背书人记载"禁止背书"的效力对确定票据背书转让的后果、促进票据流通安全、迅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现有银行票据的功能和特征 按照我国现行<票据法>的规定,以及银行票据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目前我国的银行票据主要具备如下几项功能:一是支付功能.在实践中运用得较广泛的主要是支票和汇票.由于银行票据在执行支付职能时具有一项重要而特殊的票据行为--背书,使其能够在市场上广泛地被使用和转让,成为一种极具流通性的支付工具.二是汇兑结算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刚 《金融会计》2006,(5):23-25
期后背书属于特殊转让背书的一种,其虽然也是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但相对于一般的转让背书而言,在被背书人、背书权利限制、背书作成期间等方面都适用特殊的规定。世界各国票据法关于期后背书的制度规定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笔者调查发现,企事业单位存在着利用票据背书转让来转移或挪用单位资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单位主管授意会计人员转移收入.单位主管为逃避银行债务或偷税漏税,逃避银行和财税部门监督,授意会计人员将真实交易或债权取得的票据,以转让的方式转给企业法定代表人、财会人员或单位主管指定的第三人,这些人用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二是企业财会人员私自截留、挪用资金.财会人员利用自己掌管单位财务专用章等印章的便利条件,将销售人员交来的银行汇票或支票,不直接交存企业开户银行,而是将票据背书转让给自己或第三者,然后持票向银行提示付款,转入个人储蓄账户.一段时间后,再将票据金额转入单位账户,利用时间差,挪用公款或谋取存款利息.三是单位主管与财会人员串通,贪污挪用资金.单位主管与财会人员串通,选择便于操作的银行汇票或支票,背书转让后转入个人储蓄存款账户,达到贪污或挪用公款的目的.四是银行工作人员为完成存款任务,利用办理结算业务的便利条件,在遇到本系统签发的银行汇票时,不管是否是本行账号,请求单位将票据“转让“给自已,待考核期已过,再转给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一、交易品种单一,银行承兑汇票占绝对地位在现有的票据交易中,银行承兑占居绝对的地位,商业承兑业务发展缓慢,而其他性质的票据,如本票、信用证等几乎处于空白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在推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第三者时,由于第三者对汇票签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誉度缺乏了解,一般不愿意接受其签发并经过背书转让的商业承兑汇票,这抑制了商业承兑汇票在流通中的数量。另外,商业银行对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的试点企业大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维 《中国证券期货》2012,(10):116-117
本文结合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实例,例举了三个训练项目,简单论述了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应收、应付票据核算主要遇到三种情况:一是,收款人收到票据后一直持票据到期;二是,收款人未等到票据到期即向银行贴现;三是,收款方将票据背书转让。本文特点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同时向学生介绍了收、付款双方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3.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分为转账银行本票和现金银行本票两种,转账银行本票还可和银行汇票一样背书转让。银行本票付款日期自出票日起不超过两个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规定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的行为无效,票据的背书转让时间为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确定票据是否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关系到票据的权利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贴现是商业汇票的持有人在汇票到期前,需要资金时,将手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通过贴现,汇票持有人取得资金,把  相似文献   

16.
商业汇票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商业汇票持有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可见,商业汇票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商业汇票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商业汇票持有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可见,商业汇票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商业银行大多只  相似文献   

18.
孙震 《金融会计》2003,(7):33-35
近年来,票据业务的发展虽然受到央行再贴现利率降低的影响,但总体上得到迅速发展,票据背书转让次数明显增加,企业对票据的认同日益加深,从1999年到2002年,宁波市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年平均增幅为85%,办理贴现业务年平均增长122.5%。当前票据业务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值得关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由票据转让说审计陈建龙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为票据的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确立了票据转让的合法性。然而,也给某些存有私心的企业财会人员以可乘之机。这些人有可能利用票据转让这一合法手段,把单位为收款人的票据通过背书转让的形...  相似文献   

20.
张欣 《河北金融》2011,(11):27-28,43
电子商业汇票开创了国内票据电子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其具备出票、承兑、背书转让、提示付款、报价、票据融资交易等一体化功能的交易和托管平台,将逐步形成国内电子化的票据交易市场.为完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充分发挥电子化的优势,笔者从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电子票据的银行承兑费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回购式转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