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通过界定"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分析现阶段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扩大内需,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启敏 《经济》2007,(1):106-107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山区.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最为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归纳了目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不和谐现象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和谐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相互统一的.郴州新农村建设经过四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思想保守,认识落后:建设资金权事分离比较严重;重建轻管现象突出等等.因此,为进一步推进郴州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路径,推动郴州新农村建设跨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市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原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荣辉 《发展研究》2007,(11):12-14
"三农"问题是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近年来,"三农"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的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农业、农村仍是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是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霍玲  赵瑞芬  王卫京 《经济论坛》2007,(12):125-126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当代经济》2006,(21):61-62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一号文件:吹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号角 2月21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迈出有力步伐.  相似文献   

13.
刘凡 《当代经济》2007,(19):12-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三农",难点也在"三农",而"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农民增收难,不仅影响了全市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成为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占我市总人口的80%,深层次分析阻碍我市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方金融是扎根农村,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三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地方金融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只有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居民"的市场定位,自身才能得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三农"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结合江西省鹰潭市实际,笔者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作好六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影响"三农"发展的重要原因.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提出了推进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本文对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进行调查,以期探索农村信用社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下"三农"问题靠发红头文件、发布行政命令来平推;在改革开放30年以后的市场经济下,"三农"问题靠科学发展来得以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靠若干因素,但主要因素和关键动力还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及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要遵循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支出比例.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颁布,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明确地提出今后的重大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提出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从公共财政的职能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找到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