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重点探讨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通过人才战略布局促进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围绕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企业三角融合模型下的合作与互动,剖析人才布局现状以及国内外人才中心发展案例,从高等教育机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培育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人才战略布局以推动区域创新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新时期区域创新和一流大学建设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外新区域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新区域主义内涵、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相关理论,并着重介绍了轮轴-辐条理论、新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的关系.文章同时也介绍了新区域主义在各地区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国外新区域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顺洪 《特区经济》2008,(2):278-280
"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有它独特的成因、特征,所以不能用原有分析"旧区域主义"的方法来分析"新区域主义"。运用新增长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进行分析是现今两个重要的方法,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在福利效果还是在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所差异。文章最后是对现有新区域主义研究的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多边化区域主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已经初显峥嵘,它是新区域主义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的调整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多边化区域主义的产生动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多边化区域主义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是多边化区域主义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但其前景取决于大国利益的博弈。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须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潮流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我国巨大的潜在进口市场是我国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最大的优势,可以帮助我国实现多个在WTO谈判中难以实现的目标。时间证明,新区域主义在推动全球自由化方面的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虽然新区域主义存在着复杂、重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06,(11):58-59
为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充分发挥区域人才资源优势,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镇海区委、区政府筹划开展了区域人才合作“3 1”活动,即通过镇海区与驻镇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镇海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区域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一年多来,我区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开辟科研基地、建立联动机制等多种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区域人才合作“3 1”活动的广泛开展,探索出了一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地都在抢抓新世纪的历史机遇,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拉开了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的架式。作为地方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要争创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在注重物质性生产要素开发和利用的同时,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快构筑地方人才高地。如果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后者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有其他要素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根本的竞争,人才优势是真正的优势。拥有人才者得天下、得振兴。美…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我国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来解读或考量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探讨新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旨在给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展以及今后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曹雁翎 《改革与战略》2012,28(4):47-49,65
区域人才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区域人才发展现状以及潜力的动态性指标。文章在提出区域人才活跃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活跃度的六个影响因素,并对区域人才活跃度、区域经济活力的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文章认为,区域经济活力有利于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增强,同时,区域人才活跃度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活力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存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潮流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我国巨大的潜在进口市场是我国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最大的优势,可以帮助我国实现多个在WTO谈判中难以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离不开人才资源,人才资源重在配置,合理的人才配置,能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人才的合理配置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有活力和潜力,所以研究人才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勇 《亚太经济》2012,(5):19-24
经济体利益取向多元化和经济一体化结构多边化是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特征,是新区域主义在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下的调整与发展,也是经济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分析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新特征基础上,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实施进程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多边化区域主义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中国应该反思过去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合理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和扩展利益空间,长远布局符合中国利益的亚太多边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区域公共治理是一种新范式,跨越了行政区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通过对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实现区域内公共目标的实现,其主张开展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使区域内的主体能够增进共识,解决区域公共问题.闭合式的行政区行政以及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难以破解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与协商的需求.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基于多元协作和目标共商的区域公共治理应运而生,对于区域公共治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区域主义学派、公共选择选派、新区域主义学派.在中国现实情境下区域公共治理应拓展区域治理网络下的多元治理主体参与范围,畅通区域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和政府回应性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06,(7):F0003-F0003
近年来,江东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紧紧抓住加快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突破口,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为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郑方云 《特区经济》2011,(5):232-233
新区域主义是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新区域主义的逐步兴起为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日益完善提供良好机遇和理论依据,为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架起了桥梁,使中国的周边外交展现了更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层次结构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对人才四个层次的划分,并给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的分析模型。分析认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合理人才结构的支持。着眼于区域的长远发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又必须保持一个适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新区域主义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新区域主义的内涵及其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之后,利用新区域主义理论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以及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各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介绍西方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首先指出了政府以及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最后从政府支持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区域合作: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珠江三角洲,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区域性公共问题随之产生。为此,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开展了一系列以双边和多边协调与合作为基本内容的区域合作。但是,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评估表明,其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并未破解区域合作的迷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区域主义在欧关发达国家兴起,新区域主义主张区域治理应该是区域内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共治。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是一种缺乏治理的地方政府间协调与合作,因此无法有效治理区域发展中诸多公共性问题。从新区域主义的视野来看,要提升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应该适时转变为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