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从2011到2015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披露可以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提高;控制了相关变量后,内部控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赵庆国  郭唱 《农业经济》2023,(5):135-136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提高企业价值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举措。本文以2013-2020年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农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强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内控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激励强度主要通过优化控制环境、改进信息沟通效率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为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内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企业其审计质量越好;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同样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是内部控制影响审计质量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2017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指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所披露信息的质量有待提高,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内部控制环境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构成内部控制环境的三大主要因素(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全面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以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丰富内控环境领域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14-2019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在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股权质押对其履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影响,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质量能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社会责任履行的负面影响。文章不仅为民营企业股权质押这一行为的经济后果提供了证据,而且提供了提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客户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考察内部控制质量在客户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消极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调节该种影响。进一步将企业按照产权性质划分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企业样本中存在。此研究结论可以为农业类上市公司合理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对客户的依赖度,进而提升经营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构建的食品安全披露指数和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设计的内部控制指数(2008—2013)衡量企业食品安全披露水平和内部控制质量,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不同制度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就产权性质而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就行业竞争而言,在市场竞争较强的行业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促进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作为一项新兴的审计实务,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文献总体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2010-2014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相关信息,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绩效与股权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在维持原企业国有股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建为股份制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些公司是否也存在内部人控制?这些内部人是否通过谋取内部收益来影响企业绩效?本文在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比例和企业业绩变化关系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205家医药类上市公司ROE、CROA的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上市公司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出现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事件。为了使内部控制更加有效,有必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内部控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使上市公司能够完成与企业利益相一致的目标。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分析了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因素。根据原有内部控制五大目标,加入了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现金净含量、资产损失率等新指标,确定了报告目标的评价内容,包括财务报告重述、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重大缺陷、审计意见类型等,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兵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出兵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框架下,为建立与完善兵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高管隐性腐败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隐性腐败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非国企中更加显著。另外,通过进一步考虑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因素后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这种正相关关系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对由高管隐性腐败诱致的审计收费增加具有抑制作用。这对注册会计师合理确定审计收费以及企业如何更好地经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与公司盈利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加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保障。研究试图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设计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数(ICI),并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和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对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本文的结论,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会制度,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基于Richardson(2006)投资效率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进一步检验了内部控制、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得出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越严重,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货币政策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08年6月,财政部及其他四部委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这将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介绍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论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对未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诉讼风险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内部控制质量越好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其二,上市公司存在诉讼风险的情况下,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三,即使上市公式遭遇诉讼,但由于其内部控制较好,注册会计师也倾向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9.
股权结构是否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监管部门与学术界所密切关注。从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管理层持股五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股权结构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行为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投资者保护执行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