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及在座各位主要都是从事研究工作,我就谈谈后危机时代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方面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哪些新特点。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肯定有些新的特点、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这里有两个问题,我认为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美国人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论。  相似文献   

2.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债危机的爆发中断了新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也把中国经济推出了原有增长轨道,由于全球化的修复将会需要较长时间,如果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来的一种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全球风险应运而生,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如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是我们要着力研究和应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陆燕 《国际贸易论坛》2010,(2):51-56,80
2008—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推动全球多极化进程,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着空前变化。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仍将朝着既定方向发展,但也有一些趋势将呈现新变化或不确定性。在贸易领域,国际贸易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发动机,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也会走上新的里程,全球贸易体制面临着改善自身治理结构以适应全球经济新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28日,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与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联合发布了《2009-2010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CEAOR2010)》报告。报告的主题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绿色经济结构增长。本刊现独家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而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分析了目前世界经济下滑的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应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生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到现在,世界经济仍然笼罩在此次"经济浩劫"的阴影下,在很多方面甚至还有蔓延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后危机时代"。基于此,本文以后危机时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应该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并阐述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爆竹声中,走进2010,伴随着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相继实施,实体经济所受到的冲击也在逐渐减弱,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逼近,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专家表示,“后危机”时代,造船业更应下决心进行改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尽管危机以来,美国的储蓄、消费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拉动消费的趋势不会改变,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中国扩大出口仍是有机遇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小农经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以及巨大的自主消费市场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比西方高度全球化的、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稳定性。完全没有必要夸大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政府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金融危机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份子也不能独善其身,目前面临着出口锐减、失业增加和经济放缓的严重挑战以及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的更加不利的外部环境,同时,这也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提高服务产业水平、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服务贸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距今已近三年,但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呈现出新的趋势,低碳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世界消费市场和消费指数的比例关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回归实业是其主要特征。中国作为一个钢铁大国,并非钢铁强国,在后危机时期的全球化道路上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去年,全球经济在困境中徘徊。今年,复苏迹象呈现,危机却并未完全消失,世界经济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后危机时代。这种缓和与未知动荡并存的状态,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14.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主持召开“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开放战略座谈会”,王洛林等七位知名专家参会。现将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明国 《商业科技》2009,(9):364-365
中国的小农经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以及巨大的自主消费市场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比西方高度全球化的、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稳定性。完全没有必要夸大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政府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结构面临巨大变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深化停滞不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举步维艰,主权债务危机仍将继续,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将加剧贸易摩擦,这些都使世界经济增长增加了不确定性;而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面临结构性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各国未来发展模式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以及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1月21日,2009年经济运行数据全面出炉。信心已经变成了黄金。从数字看,保八成功,消费增长强劲,工业、外贸稳步回升,失业率受控,投资拉动卓有成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收获来形容2009年。但是在这一片令人惊喜的收获之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2009年四季度的强劲反弹是拐点还是盘整?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就此企稳并实现V型反转?4万亿政策带动下的刺激型增长应如何让位于实体经济拉动的修复型增长?工业恢复性增长之下有没有泥沙俱下,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是否抬头?我们是否抓住了这一轮经济调整契机推进各个领域的结构调整?在调结构和保增长之间,有没有顾此失彼?后危机时代,是中国经济走上新的发展路径的起点,在重新出发前,我们必须寻求对这些疑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2010,(3):18-37
2010年2月28日,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与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联合发布了《2009—2010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CEAOR2010)》报告。报告的主题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绿色经济结构增长。本刊现独家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是促进区域繁荣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宏大工程,需要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各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各国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共享新机遇,共创新机制,共筑新平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接近80%;服务领域跨国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的比重已接近2/3,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约为1/5。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变革,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