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师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3):28-30,40
县域政府治理在追求自身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执行中央决策与现实基础之间、完成经济目标和维稳目标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一旦治理出现失误,就很容易成为各种冲突与矛盾的爆发处、"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目前,县级地方政府一方面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治理困境,导致我国县域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另一方面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又导致县域政府治理的进一步弱化。正是由于县域政府治理和群体性事件的紧密关系,使我们试图从解决县域政府治理困境这一角度入手,来寻找解决县域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文彬  魏铭 《南方经济》2015,(3):112-119
地区治理(Governance)因素包括政府透明、法治、公平、公正、廉洁、参与和信任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指出,良好的治理因素对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长远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使用广东的县域经济数据、政府网站信息以及大规模的跨年度问卷调查,分析了部分治理因素与当地GDP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政府透明度与广东省县域GDP水平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近年来,宁海始终坚持全域治理城乡环境、全面建设森林宁海、全景布局县域空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路径。自2016年2月被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宁海由此踏上了"县域大景区"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县级政府角色错位,导致中部地区县域发展滞后。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承担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谋划者、县域市场秩序的规范者、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推动者、县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者和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角色。这需要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权力观念,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塑造先进县级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思想和智慧的最高殿堂\培养世界级各行精英的摇篮北京泛亚智库国际咨询中心(简称泛亚智库)成立于2008年,是以专业研究县域改革创新发展、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要业务的世界一流决策咨询机构。是全球思想和智慧的最高殿堂,培养世界级各行精英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张贤 《改革与开放》2016,(19):64-65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力强”,自秦朝以来,县域就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连城接乡,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连接点.县域包括了国家治理的全部对象和内容,是国家治理的首要平台,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①可以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好坏,关系着扶贫攻坚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笔者从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源出发,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关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意义上说县级政府首长差异往往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实证分析方法对江西省2006年至2007年期间11个县的县委书记与县长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除了县级政府首长的政治素质外,其民众信任度、工作地点变迁、在上级政府部门任职、学历等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地方政府改革,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背景下,本研究结论为选配县级政府首长和建设县级政府首长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内蒙古县域信息化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开展县域信息化研究,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内蒙古各旗县(区)信息化"家底",为各旗县(区)级政府规范和引导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的决策依据,使信息化建设能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常旭  张晓欢  温锋华 《特区经济》2012,(10):178-181
县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是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需要,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动的结果。县域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投融资体系的建设,也成为县域招商引资的重点承载体,更是县域经济融入更大尺度空间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平台。我们必须加强县域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工作,加强区域合作和企业网络的建设,适当扩大经济开发区的行政权力,建立更为多元的投融资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县域慈善组织的运行现状与治理:由一个发达地区生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扩大等系列社会问题呼唤县域慈善事业的发展。但县域慈善组织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信任危机与发展困境,如何提高县域慈善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其与政府的关系,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督机制,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以苏南地区A、B两个县级市慈善组织的运行现状为切入点,总结、分析其发展运行中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构建由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三大审计主体共同参与的审计治理机制,形成保障县域慈善事业不断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由来已久的乡镇经济债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效化解与遏制乡镇债务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要发展乡镇经济,提高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强力推进财源建设;建立乡级债务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清欠有奖机制;盘活资产,多渠道化解乡镇债务;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稳定乡镇领导班子,主要领导要干满一届.  相似文献   

12.
转变政府职能是全国百强县发展起来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改变在市场经济发展当中黑龙江省县级政府职能存在的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加快县级政府职能转换十分重要.为此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的经济引导与调控能力;创新发展理念,创建发展平台,培植发展后劲;政府要营造信用、法制、服务、社会环境;塑造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吴寿平  戚红艳 《改革与战略》2011,27(11):97-99,118
文章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以广西88个县市的县域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偏离程度与竞争力强弱,得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普遍存在后发优势,其竞争力效应处于劣势。文章提出,要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快速地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温如春 《特区经济》2007,(7):150-151
县域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也有其竞争优势。通过形成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能充分发挥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县域产业结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勇 《乡镇经济》2006,(5):36-38,6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其本质是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和不平衡性,县域发展要求配置好县域产业结构。文中探讨了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县域产业的生态转型、生态化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集群的层次性。并提出岳阳县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湖南省凤凰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邬冰 《乡镇经济》2009,25(10):58-61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以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文章通过对辽宁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特征、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县域产业园区发展提出梯度推进、政府与市场协调、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瑞峰  刘华明  沈鸿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43-145,148
人力资本投资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能够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县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完善县域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机制。文章试图以荔浦县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企业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维护政府的威信和社会稳定,应对社会不断出现的危机和突发事件,我国政府必须尽早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危机管理体制.这套体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首先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权威机构;其次建立专项资金划拔和安排体制;再次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和信息公开体系;还要建立全面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法治化的决策和执行模式等.另外,在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同时,也要注重政府未来治理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