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万丰村地处太仓市城厢镇最北端,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1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2581人,农户801户。全村现有党员178人。万丰村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聚焦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指标,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保卫战、持久战,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见成效。先后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苏州市十佳最美乡村、苏州市康居特色村、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新义村是“中国故事村”,村内故事大道、故事长廊、故事亭、故事角、故事人家等元素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义村以故事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大大促进了村经济建设和综合治理水平提升。目前,新义村已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相似文献   

3.
正芹口村是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建设的移民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6243亩,其中耕地2018亩、山地14225亩。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420户,1358人。村党支部设3个党小组,59名党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三农"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解决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集体经济薄弱、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4.
中营村位于丹寨县兴仁镇北部,全村有3个自然寨,辖3个村民小组,共130户640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2人。1998年以来,村党支部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在抓好支部建设的同时,积极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加快了全村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头  相似文献   

5.
正巴城镇华社村紧扣乡村振兴主旋律,围绕生态宜居总定位,以水为媒,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创新"党建引领+干部包干+全民参与"新模式,打好"一户一提升,一自然村一整治"主动仗,描绘幸福宜居乡村蓝图。华社村位于巴城镇石牌街道最东部,与常熟接壤,下辖7个自然村庄,共有村民358户,常住人口1086人。华社村全村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及早谋划、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6.
正龙门村位于南木镇北部,是南木镇贫困村之一,全村共2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0.5平方公里,辖农户395户1471人,贫困户61户,286人。设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6名。全村耕地面积1250亩,其中水田950亩,旱地300亩。该村村干部重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谋略、敢担当、勇作为,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他们始终站在前列,充分依靠群众和发挥群众智慧,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共同研究认定了99个乡(镇)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998个村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爱凌村就是其中之一。爱凌村由原爱国村、凌河村合并而成,处于开发区城东镇东大门,全村面积7531.8亩,其中耕地面积4700亩。有18个村民小组,1083户,3607人。由于工作关系,2020年春节前,笔者来到爱凌村:  相似文献   

8.
<正>茂畈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的西北面,距千岛湖镇3公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也是淳安县唯一的"全国文明村"。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总人口1890人,党员110人,耕地面积834亩,园地面积5414亩,林地面积11143亩,有枇杷、柑桔等水果面积4229亩。在村"两委"干部党员的带领下,全村所有的土地都种植了白沙枇杷,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直萎靡不前。  相似文献   

9.
庞亮  陈革 《农家之友》2006,(1):42-43
烟楼村位于合浦县与北海市城区的结合部,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温卡华,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蔚的农村党的建设联系点,也是市“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点。全村耕地总面积2010亩,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3433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有70名。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为破解“村大面广难治”“户散人少难管”等乡村治理堵点难点,推行“院长制”乡村治理新方式,强化基层节点,缩小自治半径,推动乡村善治取得新成效。选“新乡贤能人”,院长牵头微治理划片分院差别治理。根据人口聚居密度、院落自然分布情况、通行方便程度等,将全村划分为30个“大院”,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按照区域特色,整合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闽南地区历史乡村振兴发展背景,提出“地域社会圈”的理论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对闽南乡村聚落特点的适应性、村民生活空间需求、产业发展特点及闽南乡村传统空间利用等方面的探讨,发现了“地域社会圈”适用于闽南乡村振兴建设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以厦门市青礁村的改造方案举例说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是"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同志的家乡,村域面积18.7平方公里,下设36个村民小组,2740户9080人,党员257名。18.7平方公里的大泉大地,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其间山水相连、植被繁茂,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2%。近年来,大泉村以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为目标,以创建"江苏最美乡村"为抓手,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了村强民富、生活和谐、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按照村庄建设保留田园风光、乡村特色,结合李元龙纪念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桃源县木塘垸镇孔家河村是由原桂洲、文艺、周湾三个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民小组、1450户、5130人,耕地面积6500亩。2018年来,该村结合自身实际,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及"美丽木塘"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举措,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统筹安排、真抓实干、合力共为,全村面貌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正张团村位于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西部,南广高铁、黄樟公路和黄练河河道贯村而过,村庄靠近324国道和黎湛线铁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人口673户2421人,党员49人。村中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近年来,张团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本村实际,创新"3+1"产业发展模式,挖掘资源潜力,联合经济能人创办了村办企业,带领全村群众走上致富路。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5.
<正>塘湾村是“‘四个1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基地)”和“上海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能较完整的反映上海乡村的基层治理现状。一、历史沿革塘湾村行政区域1.56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11个,村民总户数376户,户籍人口1250人,党员70人(在职19人,退休51人)。塘湾村历来注重村容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民生建设。近年来先后荣获2017年全国文明村称号、  相似文献   

16.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操作难度大——议事难。行政村合并后,每村人口大多在2000人左右,大的村人口达3500人左右,个别特大的村人口达5000-6000人,召开村民会议难,加之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外出经商劳务的农民逐年上升,甚至有一部分在家的农民不给报酬不参加会议,因此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十分困难。绝大多数村“议事”由村“两委”干部或吸收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拟定“,一事一议”筹资工作在相当多村难以组织实施。议难决。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坚持党建领航,锐意实干兴业,赋能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走上了产业融合发展、富民强村路子,实现农民与村集体“双增收”,增添了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后劲,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2022年临塔村以“产业发展型”入选江苏省全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临塔村2022年集体经营性收入216万元,村集体积累超12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当下,在全国很多乡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传统手工艺,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河北省霸州市王庄子镇王泊村创出了经验。王泊村是霸州市王庄子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不大的村子里居然有70余家手工作坊,从业者达到了1500多人,另外还有不少村民为这些作坊提供各种服务。王泊村的这些作坊,主要从事玉器雕刻、料器雕刻、木雕、“京作”硬木家具制作、百宝嵌制作等传统手工艺。  相似文献   

19.
正马套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地处灵山秀水的泰山脚下,与泰安接壤。全村503户,1645口人,辖地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6亩,山场面积7000余亩。村内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森林覆盖率达到85%,成为青山绿水、天蓝地绿的自然生态村;村民生活富裕、和谐幸福,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成为经济及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马套村按照市、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准确定位,突出"四  相似文献   

20.
《上海农村经济》2011,(1):F0002-F0002,F0003
玉山镇泾河村地处昆山市城西中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通信便捷。全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530家农户,常住人口1905人,外来人口22000多人。泾河村共有党员69名,村党总支设有三个农村党支部和一个新居民党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