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出口经理人》2003,(4):59-60
“从国际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拉美,从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拉美”,江总书记这样指示道。的确拉美国家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与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拉美国家,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外交关系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抢占拉美巨大的市场将中国商品引入该市场前景无比广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拉美已成为全球矿业投资者最青睐的地区。其原因是:拉美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其中有不少矿业资源尚未被开发;拉美国家矿业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和较有利的外资政策。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困难与风险,目前,世界主要大国不惜代价争夺矿产、石油等重要资源,甚至以战略资源垄断和控制为手段遏制竞争对手。我国越来越重视开发拉美地区的丰富资源,以实现我国战略资源供应多元化,要把拉美市场开发作为系统的企业国家战略工程考虑,将国家的宏观战略目标与企业的微观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进出口经理人》2014,(10):24-25
尽管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中国和拉美国家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却实现了飞跃,反映双方在商品进出口和投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习近平主席就任一年多来两次访问拉美,足见拉美市场的重要地位。2014年9月12~13日,第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长沙举行。这次会议以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为契机,探讨了中国和拉美国家的贸易机会和投资前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也是东北亚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黑龙江与拉美的合作有互补性,更有同类性,双方可以在一些共性的合作中,探讨市场开发方面的思路。9月22日,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发布会的有拉美国家使团团长、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吉列尔莫·贝莱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以及中外记者100多名。本次峰会将于今年10月20—21日在黑龙省哈尔滨市召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导刊》2007,(6):48-49,43
一、拉美经济近况最近30年,新自由主义一直主导着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拉丁美洲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实验场”。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改革,特别是“华盛顿共识”的推行,给拉美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经过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拉美国家逐渐放弃了完全从意识形态需要出发对经济发展理  相似文献   

6.
智利是拉丁美洲营商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随着中国和拉美经贸交流不断深入,中国与智利的经贸合作也不断扩大,未来智利将成为我国与拉美经贸合作的重点对象。智利的市场环境有其自身特点:营商环境较好,是进入拉美市场的最佳跳板,劳工保护过于严格,市场由大型企业主导。根据智利市场环境特点以及各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中国与智利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应是汽车产业、医疗器材、通讯行业及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起,拉美国家采取的是以贸易保护思想为基础的进口替代政策,70年代中期开始,大部分拉美国家开始了以贸易开放、资本开放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本文首先对拉美对外贸易政策的沿革进行回顾,就拉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实效进行了一个基本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详细探讨了拉美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邻美国,南接拉美,辐射北美和拉美两大市场;得益于墨西哥自身积极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其先后与欧、美、日及拉美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现已签订十几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邻美国,南接拉美,辐射北美和拉美两大市场;得益于墨西哥自身积极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其先后与欧、美、日及拉美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现已签订十几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40多个国家。出于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双重考虑,墨西哥成为各国企业进入北美及拉丁美洲等市场的“跳板”,并深受中国制造商青睐。面对墨西哥市场的强烈诱惑,中国企业是否已准备妥当,如何运用这一营销模式仍然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发展良好,双边经济贸易发展很快。今年9月以来,几位拉美国家总统相继来华,随同他们来访的还有阵容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反映出拉美国家扩大对华经贸关系的热切愿望。本刊在这一期的《中国拉美经贸专栏》中特邀巴西、秘鲁和智利三国驻华大使撰文,展望中拉经贸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贸促会倡议组建的中国-拉美企业家理事会首届会员大会1月15日在北京召开,外交部、商务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拉美国家商协会代表与驻华使节以及200多位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理事长单位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向副理事长单位海尔电器公司和中石油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如何避免"拉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龙 《商业时代》2005,(21):69-70
“拉美化”是指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拉美地区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我国与拉美同属发展中国家,并在外资引进政策、外资规模等方面与当时的拉美有一定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我国各界人士特别是企业家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拉美化”的忧虑。本文指出了“拉美化”之忧的来由,分析拉美国家发生危机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我国与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得出了我国无“拉美化”之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拉丁美洲曾经历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拉美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地区。1982年,在经受了债务危机的冲击之后,拉美经济发展陷入低谷。此后,拉美国家在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较  相似文献   

14.
5月27日至6月7日,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了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美国。近几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关系变得愈发重要。很多中国企业对拉美国家的兴趣增加,通过考察,企业对拉美这两个国家加深了了解。同时,通过对美国的考察,代表团也了解到去美国投资的最新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尽管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中国与拉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稳步增长。据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中拉贸易额达331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5%。2000-2020年间,中国与拉美贸易额增长了26倍。中拉贸易投资保持较高增长,为拉美经济注入“动力”。越来越多拉美国家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希望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合作不断深化、机制逐步完善.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第六届金砖峰会期间,在与巴西、阿根廷等第16位拉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式会晤之际,宣布成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并提出"1+3+6"务实合作框架.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并通过《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三大成果文件.从此中拉之间构建了全方位合作的战略框架,形成了中国和拉美正式形成了双边、多边和整体合作多层次、立体合作的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关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拉美国家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事实上,当寒冬来临的时候,中国和拉美应该拥抱在一起取暖。  相似文献   

18.
拉美的城市化改变了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很多方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失误,留给后发展国家许多教训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拉美经济在巴西经济引领下,实现了强劲复苏,但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形势仍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应对当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全球热钱流窜、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将是2011年拉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2022年,美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交织。中期选举是贯穿美国全年的政治话题,拉美国家则迎来了多场大选。然而,拉美和美国的经济表现都不容乐观,高通胀、低增长困扰整个地区。能源安全甚至影响了美国2022年的对外政策。在此背景下,美国出台了清洁能源产业政策作为经济纾困计划,同时也发起了新一轮产业竞争。美国可控核聚变实验的初步成功显示了未来能源“去安全化”的可能。拉美国家推动能源国有化,但遭遇了诸多阻挠。2022年,中美能源以竞争为主,但也进行了油气贸易和气候变化领域对话。中拉油气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新能源合作潜力巨大。拉美国家目前一届政府普遍追求拉美的政治独立,抵制域外大国的干涉,是中拉合作难得的窗口期。未来,中国要积极应对美国的新能源产业竞争,抓紧窗口期推动中拉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