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中勇 《潮商》2015,(1):19-22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通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9月15日,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作为汕头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继开埠和设立经济特区后,汕头迎来的第三轮大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2.
黄赞发  陈琳藩 《潮商》2015,(2):45-4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汕头市闻风而动,市党政主要领导旋即带队奔赴北京,出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座谈会,阐述汕头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优势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报告(2010—2020)》,未来广州城市格局就是一个中心主城区,南沙、萝岗-新塘、花都三个副城区,外加增城、从化两个片区和外围多个城镇组团。广州外围的房地产热点板块也在沿着这个路线推进。  相似文献   

4.
林海莘 《潮商》2015,(3):18-21
作为扎根汕头一百年,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商业银行,汕头中行一直以来,秉承“根植汕头、给力汕头,支持发展、服务民生”经营理念,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依托中银集团多元化、国际化独特优势,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做当地最大且最好的银行,积极助力汕头振兴发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近日,潮商杂志记者走进这家百年老行、国有大行,与该行冯伯仲行长就该行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服务社会民生事业,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稳定,进行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5.
陈小芸  张丽纯 《潮商》2016,(6):17-20
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行业,是汕头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战略契机和发展引擎之一,亦是提升汕头软实力的重要支柱产业.汕头具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这是汕头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汕头各区县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注重挖掘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资源,形成了一批独具优势的文化品牌.在当代文化方面,有潮剧、潮乐、英歌舞、陶瓷微书、瓶内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文化方面,有侨批档案等华侨历史文化及"南澳Ι号"等与海上丝绸之路资源."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遗址作为申遗的代表,全力争取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段)城市行列.2011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性发掘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沈丛升  黄晴 《潮商》2015,(5):10-13
2015年11月13日,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
  这也是影响汕头华侨试验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从“五个层面”为这个试验区提出了战略定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发展机制创新示范区、粤东地区新兴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魏盼生 《潮商》2015,(6):13-14
2015年12月8日,是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多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大胆探索新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推进试验区建设和发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目前,试验区起步区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全面铺开,改革开放迅速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试验区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有力助推了全市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作为国家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点区域,新疆吸引了众多有远见卓识的潮商俊彦在这片热土拼搏创业.近日,新疆乌鲁木齐潮汕商会新任会长陈建民来汕考察,拨冗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他侃侃而谈,高兴地说:"目前,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汕头被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而新疆被赋予'一带一路'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定位.未来两地在深入交流、合作方面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伍青  黄学佳  许端阳 《潮商》2016,(4):74-76
324国道汕头澄海东里镇路段,在路边草地上竖着一块石碑,上书“樟林古港”四字.此处今天看来是地道的内陆,为何却称古港?当地人介绍,200余年前附近就是海港,是潮汕人出海最主要的出发地,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三个重要起源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到海外谋生的先侨,60%以上从樟林古港出发,乘红头船远赴南洋.  相似文献   

10.
正统一要求、区分特点.分区监管,将城区分为中心城区土地监管和郊区土地监管湖北省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东优、南拓、西抑、北调"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建成城东新区、拓展城南新区、保护城西历史文化区、调整城北新型工业区、提升老城区,依托主城,打造一河两岸,建设神韵随州。城区土地利用分4大块:一是中心城区(东、西城)主要以商业住居用地为主,二是南郊以文化旅游用地为主,三是北郊以工业用地为主,规划区以外以农业为主,四是城南新区  相似文献   

11.
冯瑞玉 《城市经济》2005,(6):18-21,46
乌鲁木齐是中国西部一座美丽富饶和极富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在地理上是亚洲大陆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辖7区1县和两个开发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3.26平方公里;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51个民族,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4.6%,市区人口占83.5%。  相似文献   

12.
经过6年的编制,《杭州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已于2007年2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明确了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发展方向,为杭州市到2020年的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悉,4月1日上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宣传展在杭州城建陈列馆拉开帷幕,将持续到4月30日。如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关心规划动态,提前了解各区域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购房决策,为房子的保值增值增添砝码。为此,本期的楼市关注节选了《杭州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有关城市布局、区域定位以及住宅用地规划和相关配套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陈文波 《潮商》2015,(5):1-1
国事兴隆家事顺,前景广阔美景长。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国家首个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试验区,是首次提出服务全球华侨华人的试验区,也是首个提出在试验区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试验区。近日,华侨试验区又传来喜讯,《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获省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并原则通过。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京城市的性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只提了一个中心,即政治中心。198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中,对北京的城市性质作了新的规定,指出:“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要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为全市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日益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15.
曾漫路 《潮商》2015,(5):18-19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在全市上下推动华侨试验区建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关键期,汕头市海丝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率先完成《汕头市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综合文本》(初稿),率先建成“海丝申遗”专题网页,率先成立“海丝申遗”专家委员会,率先举办以“海丝申遗”为主题的《丝路帆远》、《影数海丝》、《丝路邮品》三大展览。今年内,汕头市还将完成在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大楼新建“南澳I号”专题展示厅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6.
《物流技术》2004,(4):8
以南屏、湾仔、洪湾三大片区组成的南湾城区已定位为珠海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面积仅有70平方公里的辖区将成为珠澳两地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也是珠海市城市西进,东西双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这是记者从目前召开的“南湾城区分区规划听证会”上了解获悉的。 南湾城区目前已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有34.4平方公  相似文献   

17.
《潮商》2014,(4)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
  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华侨试验区处于汕头经济特区核心地带,区位条件优越,比较优势突出,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华侨试验区建设作为汕头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汕头一家旅行社开展了一项颇有潮汕特色的旅游项目:乡村游,结果,推进不久就遗憾“下架”了,究其原因是:潮汕乡村脏乱差及破败的乡村建筑,实在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可以展示给旅游者的.此后数年,潮汕地区的旅行社再也没有听说有搞“乡村游”的. 如今,借着“创文”的春风,汕头将2017年作为冲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的关键之年,在全市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加快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于是,汕头许多乡村纷纷启动了整治改造,且都高标准、长规划快速推进,并着力于发掘潮汕乡村的文化底蕴及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不仅要彻底摆脱脏乱差的旧貌,而且还将打造颇具潮汕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区.随之,汕头金平、龙湖、达濠、澄海、南澳、潮阳等区县都在短时间里出台了乡村改造详细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在汕头铺展开了.  相似文献   

19.
龙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也是汕头市经济布局的中心城区和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象区。区域面积103.13平方公里,辖珠池、金霞、新津、龙祥、鸥汀5个街道和外砂、新溪2个镇,全区户籍人口约35万人,流动人口20多万人。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草案,对未来十年福州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草案显示。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而随着“一区三轴八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将推动福州由滨江型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