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正峰 《重庆与世界》2013,(12):154-155
工业网络控制技术时代,对控制系统的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要求的格局下,现场总线技术应运而生,其中profibus现场总线应用最为广泛,而随着对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profinet实时性工业以太网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两种不同总线技术在烟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是对这两种总线技术进行应用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磊  郭巍  李磊 《魅力中国》2010,(14):112-112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技术的发展进步同样也为油田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本文将通过分析讨论石油化工环节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以及油田监控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我国石油行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的现场环境,需要对包括视频图像在内的多种信息进行监控的问题,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SPCE3200硬件平台和eC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硬件及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由现场CAN总线设备到由以太网构成的监控管理网络之间的互联,并最终实现了系统的远程监控。系统测试、运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以S7300PLC的CP342—5作为主站,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与另一个PLC、直流调速装置及变频器三从站进行通信,并通过WinCC来监控的例子。清晰地说明了Profibus现场总线中PLC与PLC、PLC与传动装置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设置和软件构成。  相似文献   

5.
最近,Datamnitor公司通过对欧洲各国8个主要工业的700多家自动化最终用户调查后得出,在选择现场总线时,节省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 在该公司发表的‘现场总线的开发和用户的看法’报告中,对目前的现场总线市场现状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向作了评述,其要点是: ●节省费用,尤其是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是最终用户期望从现场总线中获得利益的优先考虑因素; ●欧洲市场中,起主导地位的现场总线是Profibus。由于市场形势还不明朗,最终用户的看法不一定恒定。尽管如此,在目前欧洲的现场总线市场中,Profibus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信誉最好(除了  相似文献   

6.
现场总线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并应用于生产现场的、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它将专用的微处理器置入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中,使它们各自都具有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场总线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并应用于生产现场的、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任播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应用。任播通信是支持导向服务地址的,但是目前IPv6中它的很多定义是模糊的,并且在控制路由方面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标准,因此节点间任播通信仍然无法实现。该文首先说明了基于IPv6的任播通信,及目前在该领域中存在许多可能的应用,并指出一些问题和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随后介绍了一种使用特殊任播地址来建立TCP连接的任播地址解析协议,使得任播地址在适应已经存在的应用和高层协议时,不需要修改或者扩展的情况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任播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应用。任播通信是支持导向服务地址的,但是目前IPv6中它的很多定义是模糊的,并且在控制路由方面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标准,因此节点间任播通信仍然无法实现。该文首先说明了基于IPv6的任播通信,及目前在该领域中存在许多可能的应用,并指出一些问题和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随后介绍了一种使用特殊任播地址来建立TCP连接的任播地址解析协议,使得任播地址在适应已经存在的应用和高层协议时,不需要修改或者扩展的情况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0.
路由协议根据其作用的范围被划分成IGP协议和EGP协议,IGP协议是指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我们通常所熟悉的RIP,OSPF,ISIS和EIGRP协议都是IGP路由协议,它们的工作范围往往是在一个AS内部,通过各自的路由算法来实现去往AS内部的各条路由,这样在AS内部便实现了全网互通。但仅仅考虑AS内部互通是不行的,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互联,这就要求数量众多的AS之间实现互连,这时就需要EGP协议来完成此任务,EGP协议是指外部网关路由协议,BGP是目前应用最广的EGP协议,它的侧重点不在于计算路由,而是在于AS之间传递路由和控制路由。文章对BGP路由协议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9(1):106-107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计算所公司”)是以电 子信息及相关技术和数控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计算机系 统与软件、数控与先进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网络与通信、行业应用软件等技术与 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其业务涵盖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电力、通信、医疗卫生、 环境检测、安全监督、铁路安全和教育等行业。  相似文献   

12.
王友胜 《科学决策》2008,(10):211-212
现场总线是当前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它的出现带来了控制系统的巨大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现场总线的概念、体系结构和技术特点;最后分析了当前现场总线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王家鹏 《魅力中国》2013,(29):128-128
智能变电站要实现自身的保护、测控、智能装置互联以及合并单元等功能,需要在过程层网络采用交换机装置来完成。本文通过分析交换机数据交换原理、组播原理、网络风暴抑制以及传输延时等功能,在智能变电站中采用的无线同步技术已经实现了信息技术告诉应用,解决了智能变电站中存在的很多关于通信技术的问题,文章就针对无线同步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C与现场总线结合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智能污水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行的有效保障,也是污水处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出发,利用PLC与现场总线相结合建立具有现地和中控两种控制模式的自动化污水处理系统,重点探讨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编程的特点。采用PLC控制器为核心的自动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现场总线实现了与中控室PC机实时通信的功能.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促进了污水处理系统智能控制、动态监控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1.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设起来的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通过网中设网,国际互联覆盖全国及世界各地,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网络环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之一,以其数字化和智能化正逐步成为智能电厂建设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围绕智能电厂和现场总线技术展开讨论,重点以现场总线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故障统计分析、健康评估、预测检修等方面,介绍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电厂设备管理系统在国内某大型百万火电机组的应用情况。在该工程中,实现了全厂总线设备的实时监视、分析评估、故障预警诊断等功能,具有一定的行业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利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是Modbus协议,通过Modbus协议传输的数据往往以明文传输,缺乏保密性和安全性,易被篡改。文章提出了一种国产加密方案,设计了一套国产密码硬件设备,已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设备运行稳定,数据延迟低。  相似文献   

18.
刘颖 《魅力中国》2010,(28):74-7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广泛普及,网络安全事故逐年增加,黑客的攻击已经和病毒并列成为对信息安全影响最严重的两大危害。而且,随着联网计算机数量的增加,通过网络攻击手段,可以直接攻击大量的联网机器,所以我们对黑客的攻击必须加以重视和防范。在基于IP数据报的网络体系中,网关必须自己处理数据报的传输工作,而IP协议自身没有内在机制来获取差错信息并处理。为了处理这些错误。TCP/IP设计了ICMP协议,因此,引进ICMP协议,目的就是为了当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返回有用的描述错误的信息。然而,人们在设计网络的各类协议时,并没有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因此,这些协议可能被攻击者加以利用而入侵网络。而ICMP协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非常容易被用于攻击网络上的路由器和主机。为了确保网络系统安全,人们研究并使用了多种解决方法,防火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是网络安全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防火墙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网络之间实施访问控制的一个系统,通过执行访问控制策略,限制两个网络之间数据的自由流动;通过控制和检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目前面向算法的DCS控制方案的局限性,随着DCS软件、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场数据总线技术的推广使用,面向对象的DCS控制方案在电气化企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1,(7):75-76
是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通讯等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 (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远动装置 )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构成了对变电站实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在系统平台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采用了统一的网络平台(CANBus)和软件平台 (PSOS),不同产品型号的模块,通过现场网络互联,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模块共享。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对象,可灵活进行配置,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运行环境的需求,达到最佳性价比。国内率先把 CANBus网络应用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自动校准、自动跟踪的交流采样测量技术,实现免调节、免维护、免校准,保证长期稳定性; EMC抗扰技术,保证了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无人值守环境下的 LOCAL SCADA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技术;建立更为全面的微机保护模型。本项目总投资为 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 66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4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