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产税试点立法与税收立法权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理平 《特区经济》2012,(1):239-241
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立法引起业界对地方房产税收立法权的合法性质疑。本文从地方税收立法权的法律界定入手,深入分析探讨此次试点立法之所以引起合法性质疑的制度性原因,进而提出遵守税收法定主义、明确税收立法权的法律界定、限制地方税收立法权等完善制度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葛群 《理论观察》2014,(4):71-72
地方实施性立法是衡量地方立法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地方实施性立法具有实施性、针对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保障立法合理性和对法律、行政法规细化的功能。我国地方实施性立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地方实施性立法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地方实施性立法的完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立法权的划分,确定地方专属立法权;坚持立法为民;提高立法技术和扩大立法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地方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地方立法权,尤其地方经济立法已从浑然一体的国家权力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立法体制:地方经济立法与中央立法已成为我国立法体制中互为补充的重要模式。然而,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在现行体制模式和经济立法权限划分上.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该文通过对我国地方经济立法的法理分析、现状研究等,以期优化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权。  相似文献   

4.
一、税收立法权配置的内涵 税权是各国政府凭借国家主权进行税收实体与程序权责立法,并据此强制参与主权范围内社会主体的财产权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调控国家经济的财政征收权力。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税收立法权、税收征管权、税收收益权。其中税收立法权在税权中具有特殊的原创性地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行政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当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在行政立法的权限划分方面.经济特区的双重立法权问题又是其突出表现.问题的解决应该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寻求实践层面的最佳妥协.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立法     
法治乃良法之治 ,制定良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我国近 2 0年来法治建设的总体状况是 :立法颇多 ,但法治的秩序并没有建立起来。立法偏离的根源在于 :对法的本质认识中的法律工具主义和法治建设中的激进主义。在现代社会 ,由于政府行使着十分广泛的立法权 ,行政立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立法的质量 ,因此对行政立法权的控制成为立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春阳 《理论观察》2006,(4):126-127
在立法权成为各级人大极其常务委员会的首要职权的短短20多年里,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地方立法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一是重复立法问题;二是一些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急需修改废止和完善;三是立法滞后。要充分发挥人大在地方立法中的主体作用,拓宽法规草案起草的渠道,注重“立、改、废”并举,在法规体例上要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8.
由于立法权的来源不同,立法权限不同,或许将会产生立法主体利用其拥有的立法优势,通过合法手段造成人为的立法壁垒和冲突。本文论述其产生的原因,寻求协调的解决办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臣娣 《魅力中国》2011,(17):143-143
维护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实现依法治国的重任,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一定的立法权是必要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民族地方立法权的灵魂。本文从制度角度、理论角度、以四川为例的实证角度梳理和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制度设计角度说明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与法制统一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法律应先行;广东的地方立法经验,可资借鉴。主要经验是: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及国家授予的地方立法权,制定灵活措施;以创办经济特区之点,带动全省之面;对招商引资的对象、方式以及主体进行定位;进行体制创新,包括政府体制创新、企业体制创新和教育体制创新;以人为本,制定正确的流动人口政策和引进人才政策;在经济发展后,为再创新优势,制定加快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为广东的第二次经济腾飞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西部各地在借鉴广东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广东地方立法的失策之处与教训也应记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