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在整个电厂的安全运行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针对600MW亚临界机组汽包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给出了能够有效调整和控制汽包水位的建议,以提高汽包水位测量的精确度,避免因汽包水位的问题所带来的事故。  相似文献   

2.
自然循环汽包炉的汽包水位在特殊工况下会产生虚假水位,如果分不清虚假水位很容易会造成汽包干锅或者汽包满水冲击汽轮机重大事故。文章从锅炉启动初期、汽轮机冲转及带负荷后、并网后、快速降负荷、机组甩负荷、锅炉灭火等一些容易出现虚假水位的常见工况分析,并简要阐述在这些工况下如何进行汽包水位调整。  相似文献   

3.
锅炉汽包水位是锅炉安全运行的极为重要的参数,锅炉运行中汽包水位过低将给锅炉和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汽包水位过高会引起蒸汽品质恶化,容易造成过热器管内积盐垢,使过热器管子损坏,严重时会引起蒸汽管道和汽轮机产生水冲击,汽包水位过低将可能引起水循环破坏,使水冷壁管超温过热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所以锅炉运行时汽包水位的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极为重要,目前对汽包水位的实际水位测量尚无很好的方法,原因是锅炉在运行中汽包水位存在大量气泡,这时汽包中的水实际上是汽水混合物,其重度很难测定,汽水界面十分不清晰,我国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大多采用联通式水位计(玻璃管和电接点)和差压式的水位计及电容式水位计这些方法显示的不等于汽包内的真实水位,而是重量水位。所谓重量水位,就是假想汽包中汽水完全分离。水位是下部饱和水与上部饱和蒸汽时的汽水界面位置。运行时玻璃管水位计和地位水位计有明显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10):30-32
锅炉汽包水位是锅炉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由于汽包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是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论文针对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亚临界锅炉汽包左右两侧水位偏差实际情况,分析水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运行诊断及优化调整试验,对锅炉的汽包水位偏差现象进行专项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从锅炉运行角度出发,提供了减小汽包水位偏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锅炉汽包水位的调整是运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下阐述了300MW机组在不同工况下,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机理,提出了机组在启动过程中以及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几种异常工况下锅炉汽包水位的调整技术,对在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的一些关键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6号机组于2008年投产,针对投产初期汽包水位不稳定,汽包水位波动范围在±40mm之间,对原有的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汽包水位测量、运行方式切换、调节参数整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汽包水位参数的测量、运行方式的切换以及系统参数的调整进行了改进,使汽包水位在±15mm之间波动,取得了良好的调节品质和现场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130t/h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过高过低的危害以及汽包水位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汽包水位的调整及控制加以阐述,对于锅炉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汽包锅炉在如今的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锅炉的使用运行过程中,汽包水位的调节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对汽包水位进行及时、准确的调节和控制,使其保持在技术要求范围内。因此,在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锅炉汽包水位的调节也成为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和应用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各种原因,对水位调节的自动化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130t/h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过高过低的危害以及汽包水位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汽包水位的调整及控制加以阐述,对于锅炉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蓝光碧 《科技与企业》2012,(13):288+290
对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及机组事故过程中水位的变化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汽包水位控制方案,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机组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汽包锅炉水的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炉水磷酸盐处理技术。本文着重对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金轮  李鸿亮 《价值工程》2011,30(10):184-185
本文从艺术学、历史学的角度对各种场合的腰鼓表演进行分析,挖掘腰鼓中的艺术因素,揭示腰鼓表演艺术的本质,并对腰鼓表演艺术在艺术角度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可分为视觉腰鼓表演艺术、视听觉腰鼓表演艺术、视听腰鼓表演艺术和想象腰鼓表演艺术四类。以期为我国腰鼓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研究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自主研发的采煤机正逐步缩小国外的差距,文章还阐述了国内滚筒式采煤机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国内外发展的趋势说明了技术改进的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军棉 《价值工程》2011,30(36):293-294
本文选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塞腰鼓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安塞腰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希望能够为安塞腰鼓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与繁荣,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鸿亮 《价值工程》2011,30(20):321-321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文化角度对安塞腰鼓进行归纳阐释,得出安塞腰鼓经久不衰的发展过程,发掘它的文化内涵,体现它的价值所在,表现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它的研究旨在为民俗体育的保护、发展、创新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铜鼓作为广西历史上的民族图腾,是区域形象和民族形象的象征。铜鼓视觉形象的身份归属价值为其身份式品牌塑造提供了天然优势,利用品牌概念和个体经历统一的品牌定位和个体人群的社会身份归属定位,实现品牌内涵和公众情感相融合,瞄准大众传播活动下的概念市场,打造以铜鼓品牌内涵为主流代表的新文化产业,为品牌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军棉 《价值工程》2011,30(35):321-32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安塞腰鼓的概念、起源及发展繁荣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人们系统认识安塞腰鼓有所帮助,为民间传统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李鸿亮 《价值工程》2012,31(8):328-329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艺术学角度结合腰鼓整体技术特征,从不同的视角来剖析安塞腰鼓内含多种艺术。认为:安塞腰鼓有体育艺术、美术艺术、音乐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不凡的艺术价值为人们娱乐健身活动、学校课程设置提供素材,发扬和传承腰鼓的发展为和谐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铜鼓作为广西历史上的民族图腾,是区域形象和民族形象的象征。铜鼓视觉形象的身份归属价值为其身份式品牌塑造提供了天然优势,利用品牌概念和个体经历统一的品牌定位和个体人群的社会身份归属定位,实现品牌内涵和公众情感相融合,瞄准大众传播活动下的概念市场,打造以铜鼓品牌内涵为主流代表的新文化产业,为品牌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