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叶晓玲 《经济论坛》2005,(13):137-140
一、委托代理的博弈模型 (一)委托代理关系描述 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通常又称为“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委托代理关系一般可定义为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他们的利益从事某项活动,并相应授予某项决策权,代理人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委托代理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委托代理关系仅指资产所有者作为委托人、  相似文献   

2.
健全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委托代理关系及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代理一词的法律含义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在代理的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直接对被代理者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法律效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国有企业经营的代理是上述代理的特例。它是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法律形式。在传统企业中,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责权利融为一体,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自身精力、专业知识、时间、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完美进行日常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代理制比较     
代理制比较陈躬林经济学家把代理制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它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于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在代理制度里,当代理人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时,就出现了代理成本。当然,从广义上说,代理...  相似文献   

4.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  相似文献   

5.
张双才 《经济论坛》2000,(24):19-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经理由查事会聘任,股东与经理之间(通过董事会)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都有行为能力的前提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原因,可能出现代理人员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即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应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应贯彻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论税务代理制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杜俊仪一、税务代理制的概念及模式所谓税务代理制,就是税务代理人以纳税人的名义,按照纳税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限,代为办理有关纳税事宜,被代理人(即纳税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税务代理制的要义有以下几点:(1)税务代...  相似文献   

7.
詹森和麦考林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在这样一种契约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他们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代理人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获得一定的报酬。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委托与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矛盾:物质利益关系的不一致,风险偏好不相称,投资决策方面的期限偏好不相同。实际上,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分歧,围绕各自的目标(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博弈,从而谋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关系性契约、契约成本和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关系无论从本质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又可分为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对于契约形式的选择关键取决于这种契约能否节省交易成本,一个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就是现实中相对最优的契约。而委托代理关系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其实就是针对代理人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一个合约,那么最优的委托代理契约就是能有效降低代理人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费用的契约。本文在一种委托代理框架下,从契约理论角度考察了中国乡镇企业委托代理契约形式演化的过程及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相君 《经济论坛》2003,(14):83-83
一、经济学的自身缺陷使财务报告舞弊具有可能性会计学是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思想理论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因而,财务报告的产生势必受到它的深刻影响。根据经济学家科斯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其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契约的另一方为经济资源的使用者即代理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构成了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链中的基本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  相似文献   

10.
贺琼  王磊 《当代经济》2006,(17):91-92
一、引言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以,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否则代理人做出的决策通常不是最优的,这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委托人怎样在缺乏全面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制定一套激励报酬机制,使代理人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的同时,能自愿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效劳.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内生风险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就如何处理委托代理关系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委托人(所有者)和代理人(经理人)之间既需要合作又存在冲突的现实情况,为“没有显著控制权的所有权和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命题成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到逻辑支撑。传统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委托人作为“强势群体”;而代理人作为“弱势群体”,却拥有“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效应函数)经常不一致,在委托人看来,代理人做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因此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协调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信号显示等方面解释了代理成本的节省和分担问题,从而从理论上为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特征,而两权分离可看作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所以委托代理理论成为支撑当前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如何确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的契约关系.实现代理成本最小化的同时风险最低、效益最高,也是实施会计监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性、代理问题和国有资产产权结构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经济学中的代理问题,亦即分析委托—代理关系(或代理关系)中的约束—激励机制问题。詹森(M·Jensen)和麦克林(W·Meckling)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它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  相似文献   

14.
保险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不完全契约关系,委托人要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风险,而契约的执行力掌握在代理人一方,契约的制约力掌握在委托人一方,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是委托人不能回避的两大难题,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信号传递、激励方式、信誉机制三方面决定了保险委托代理关系的状况,也决定了寿险营销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以不完全契约为形式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合约是不完备的,因而存在代理成本。只要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代理人就会有偏离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企业里,这一偏离尤为突出。股票期权制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企业业绩(公司价值)纳入经营者效用函数,企业业绩成为经营者个人收入函数的重要变量。它将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业绩最大化和长期发展的追求,从而纠正经营者行为的异化程度,达到降低所有者代理成本的目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  相似文献   

16.
王立勇  张秋生 《技术经济》2003,22(11):37-38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张由各利益相关人组成的契约网 ,是由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按照委托—代理理论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以及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必然发生代理问题 ,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代理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①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拟合 ;②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改善。前者的解决主要应从如何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统一入手 ,目前理论界对此已做过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期权激励 ;业绩股等 ,这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减少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就必…  相似文献   

17.
创业资本契约理论,通常是在标准“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进行的,在这种框架下,创业资本家的委托人,创业家是代理人。但是,创业资本融资安排又不同于一般的融资契约安排,它的一些特征已经超出了典型“委托代理”关系。创业资本契约安排独具特色之处表现为特别的证券设计(通常是可转换债),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投资的阶段性以及联合投资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倪凤琴 《经济导刊》2007,(11):245-246
两大法系关于代理制度的异同 大陆法系的代理制度以德国和法国的规定为代表.<德国民法典>第164条对代理的定义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所为之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法国民法典>第1984条规定:"委托或者代理是指,一人委托授权另一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完成某种事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马寅杰 《经济论坛》2006,(23):83-84
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Micheal Jensen and Willam·H.Meekling于1976年在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其所有权结构》中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业务,包括把某些决策权托给代理人。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前者追求股票收益最大化,后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即他们的人力资本(知识、才能、社会地位)增值和提供人力资本进行管理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李永青  侯益平 《经济师》2001,(10):198-198
在我国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对代理人的监督 ,随着代理人控制权的增强而不断弱化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所有者及投资者的利益。因此 ,只有加强对代理人会计行为的控制 ,才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弱化代理冲突 ,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