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环境评价以及基于评价而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内部控制构建和持续优化的重要环节。按照内部环境与其他要素的契合方式不同,内部环境分为相对稳定环境、可重构环境和处于渐变状态的环境。对基于不同环境的内部控制优化,应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环境主导、环境重构和环境诱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强化环境管理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环境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审计被提上日程,但目前主要开展的是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合规性审计,环境绩效审计开展得较少。缺乏专门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是目前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一大障碍,也影响环境绩效审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会计信息视角下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环境会计信息的视角,运用经济学和管理控制基础理论,从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认识入手,围绕环境风险评价紧密联系的三因素:风险信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就企业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识别风险、风险判断、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规范分析,进而提出在控制政策、控制方法和控制环境三个层面上的微观环境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拓展环境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思路,丰富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催生了环境审计,越来越多的环境审计项目投入实施.然而,相对于环境审计的实务发展状况,环境审计特别是民间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滞后.本文从民间环境审计的定义和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出发,分析我国目前开展民间环境审计的难点,最后为民间环境审计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构建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是进一步推动环境审计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环境审计的职能作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首次创立了多元环境审计的概念,系统阐述了多元环境审计在我国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和多元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研究提出了深化多元环境审计的对策。构建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可以增强审计工作者的环境审计意识,整合国家审计机关内部的全部审计力量来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扩大环境审计的覆盖面,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和效果,更加充分地发挥环境审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免疫系统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欧阳亮 《会计师》2012,(8):50-51
一.引言 现在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经营环境、竞争环境日趋复杂,而“游戏规则”环境,包括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管理环境却越来越严、越来越细,越来越趋于规范。这样无形之中,便将企业置身于“风险无处不在”的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企业主要考虑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环境政策的披露,并且只要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都予以披露,有的公司还披露政府就环境保护措施给予的鼓励。其次,环境成本的披露,美国企业并将环境投资和环境费用分别做了列示,对研究、再利用、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描述。再次,环境负债的披露,美国企业披露公司的环境负债,  相似文献   

8.
陈正飞  叶璐 《中国外资》2013,(24):111-111
环境审计是审计方面的新领域,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同时也使得环境审计成为一个热点。我国环境审计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理论还不成熟,环境审计实践很难开展,环境审计立法及其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环境资产是企业绿色会计的要素之一,是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对环境资产的确认是研究其记录、报告的基础。环境资产会计的正确确认,直接决定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截至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人们无法对企业的环保责任和贡献作出恰当的评价。根据此情形,本文对企业环境资产的确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在界定环境资产定义的基础上,依照环境资产的确认标准,明确了环境资产确认的方法与步骤,并提出了确保环境资产正确确认的主张——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才构成环境资产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对环境会计及其成本与收益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会计核算包含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它面临着对资源和环境区分与定价、对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计量核算等诸多困难.因此需要对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分类,确立虚拟环境成本与虚拟环境收益实有化的核算思路;其中对环境收益的核算,将促进绿色GDP推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