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亚洲曾是世界上农业最大达地区。二次大战以后,亚洲各国以发展民族经济过程中都把发展农业、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许多国家与地区战前相比,日本的粮食几乎增长了四倍,台湾增长三倍,韩国增长两倍。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些都属于“低水平的平衡”。随着\口增加人民生活的提高.对粮食(包括饲料)需求随之提高,粮食供求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矛。1960年韩国粮食自给率为94.5%.到1989年只有40%。日本在1972年时,大米还能做到全部自给.一但目前日本食品的自给率仅为46/。粮食供求关系的新矛与各国政府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泰…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人口迅速增长、人民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的形势下,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缓慢,贸易停滞不前,储备也趋向下降。世界粮食问题已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其突出的反映表现在:1、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下降到70年代初期水平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到1990年时,粮食总产达到21.3亿吨,比1985年只增长6%。即使加上80年代前半期较快的增长速度,整个80年代粮食生产的平均增长率也只有1.6%,远远落后于联合国十年发展规划的要求。许多农业界人士认为:“就粮食和农业而言,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9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经…  相似文献   

3.
海外粮情     
日本制定“农林水产技术开发战略”10年计划  为了提高粮食自给率,日本农林水产省最近制定了 "农林水产技术开发战略 "10年 计划,确定了农业领域里的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方向及目标。   目前,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有 40%,在各工业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出于经济 安全保障战略上的需要,日本制定了 "农林水产技术开发战略 "10年计划,希望通过实施这 一计划把粮食自给率提高到 50%以上。   根据新的战略计划,日本农业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在园艺、畜产和林业等各个领域中 研究开发能节省人力、降低成本的生产体系。计划将从 2002年…  相似文献   

4.
80年代,笔者在表述中国粮食发展战略时,用了如下文字:既要立足于现有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又要着眼于开发和利用全部国土,增加全部食物产量。单就粮食而言,则应坚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为主,辅以适当进口。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引导消费,搞活流通,逐步实现国内粮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大致平衡。按照这个设想,就要有一个粮食自给率的设想和设计。后来,一般地说把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定为粮食消费总量的95%~90%。还有一个1.1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的警戒线。很显然,在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后,这个粮食发展战略要有新的发展,从而,粮食自给率和警戒线的设计和设想也要做重大修改了。因为时间和条件都变了。原来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短缺经济基础之上,担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粮食不够吃。同时,又担心港口卸货能力和外汇资金有限,尤其是帝国主义封锁、禁运这一条。担心一旦粮食短缺,受制于人,出现政治被动局面。所以,想的是如何自力更生解决粮食问题。这就是说,这时粮食出进口的主动权基本上在中国。而今,这个状况已有了改变,粮食生产发展很快,粮食产量提前完成原定的2000年指标,而人口增长比设想慢一些。于是1996年以来出现了粮食...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普及农业科技被称作“合作农业普及事业”,国内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当前日本农业老龄化H趋严重,粮食自给率下降到39%,日本官方更加希望通过普及农业科技来扭转不利局面。最近,日本政府提出“六次产业化”推动农工商联合,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粮食连续第九年增产,粮食进口量也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于是引发了许多人士对中国粮食供给安全的关注与担忧,关于粮食自给率的讨论不绝于耳。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宣布,将努力把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长,人们不断意识到,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在下降,只是如果将大豆单独计算,中国的谷物自给率仍然保持了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匈牙利农业比较发达,1980年,粮食、肉、蛋类等的人均占有量,在欧洲都居于第一位:粮食1350公斤,肉195公斤。猪肉生产在世界上仅次于丹麦,家禽生产仅次于美国。60年代还是粮食进口国,1980年农产品出口:粮食占总产量的20%,肉类占1/2,水果和蔬菜占1/3。农业发达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好处。1978年社会生产总产值超过1971年的5倍,1958年到1978年,国民收入增长3.7倍,它是东欧国家中消费资料最丰富的国家。日本报纸认为“匈牙利富裕支柱是农村”,匈牙利人自己也说:“农业救了我们”。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96年与1978年相比,全区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从41.47亿元增加到157.76亿元,增长28倍,年递增7.7%;粮食总产量由99.8亿斤提高到207亿斤,增长2倍多,年递增6.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6元增加到1552元,增长了11.2%。农业是我区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旱作农业比重大、基础设施菏弱、抗灾能力差,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农业仍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弱质产业,农民也仍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现将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状况介绍如下:一、国内外粮食生产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从6.3亿吨增加到17.8亿吨,平均年增长4%,同期人口从25.5亿人增到52.9亿人,平均年增长2%;人均粮食从247公斤增长到336公斤,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但粮食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60年代平均年增长3%,70年代增长2.3%,80年代增长2.1%。进入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从1984年峰值346公斤,下降…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但去年粮食净进口仍超过7000万吨,粮食自给率降到90%以下,突破了长期以来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的粮食安全目标。从今后的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而粮食增产的困难越来越大,进口还将增加,粮食自给率可能进一步降低。正确看待粮食进口增加,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对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杭锦后旗二道桥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7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3890万斤,油料702万斤,甜菜3900万斤,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0.3倍、1.3倍和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0元,比1993年翻了一番。二道桥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既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坚持科技兴农的结果,同时也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扶持以农民为主体的营销服务组织,勇于开拓市场的结果。从80年代开始,二道桥乡与其他地方一样,为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先后成立了6家…  相似文献   

12.
简论国际粮食科技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粮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0世纪世界农业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19世纪开始的农业科技革命。但是,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球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FAO最近发表声明指出,由于人口过快增长,给土地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约36亿hm2土地正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生态与环境的灾难,正抵消着科技进步给农业带来的正面影响,而且严重地制约着未来世界粮食的发展。如世界粮食增长趋缓,20世纪60年代世界的年均谷物增长率为3%,90年代2%左右,预计2010年将降到1.8%,粮食和食物供不应求势成定局。因此,农业包括粮食科技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粮食和食物短缺问题的时代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区粮食产需矛盾较突出,进入80年代以来,每年平均调入1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1993年是我区粮食大丰收年,仍调进近10亿公斤。而且,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粮食生产的重大障碍:耕地日益减少,据统计,我区人均耕地由50年代的人均1.97亩,下降到现在的人均0.87亩,按此趋势,到2000年将下降到人均不足八分地;种粮的比较效益日益递减,与之相对照,人口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和间接消耗更多的粮食;经济作物不断挤占种粮耕地。这一切都为实现我区粮食产需平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农业就业人口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以来,一直呈减少趋,1999年为384万人,比1965年减少了70%。而且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退休期的临近,农业劳动力减少和高龄趋向将进一步加剧。目前,农业劳动力中65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一半,其中,女性又占很大比例。由于劳动力不足,宝贵的耕地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加上近年来迅速扩大的经济国际化,日本食品自给率不断下降。据日本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9年日本食品综合自给率仅为41%,另外59%需要进口。同时,人口的减少与高龄化使农村活力降低,遏制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如何确保农业稳定地为国民提供食品并发挥其国土保全等多方面功能,日本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对新务农人员的支持制度与对策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20年来,宜春地区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建国以来宜春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1997年比197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长1.65倍;粮食总产增长71%;油料增长6.4倍;棉花增长3.9倍;水果增长14.5倍;生猪出栏增长3...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会计》2005,(4):17-17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2936元,增长了21倍,即使按照1978年价格计算,也增长了5倍。改革开放早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大幅度提高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农民增产增收。80年代中后期,农产品出现卖难,伴随通货膨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增收显得十分艰难。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5年前后,  相似文献   

17.
8月1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了日本2010年度的粮食自给率。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为39%,较2009年下降了1%,这已是日本连续两年自给率下降,并继2006年再次跌破40%。  相似文献   

18.
一、80年代粮食生产状况和90年代发展趋势 80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39.2%,连续跨过3.5亿吨、4亿吨两个大台阶,并接近于4.5亿吨另一个大台阶。在这10年中,粮食亩产增加43.8%,粮食播种面积缩小3.2%。这表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特别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当然也有自然条件的因素。如果拿1990年粮食产量同跨过3.5亿吨的1982年比较,则播种面积几乎完全一样(相差5万亩),亩产提高25.9%,总产增长的25.9%。完全是由于亩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并且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限于自然条件的约束,粮食自给率低,全年谷物自给率仅为30%,主食用谷物自给率68%,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其粮食安全保护性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业与农村的现状及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近五个世纪里,日本农业维护了日本国民的生活和产业,而日本农村和农民不但维持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提供了粮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健康、勤劳的劳动力,还维护了山野、森林、河川和道路,为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高度增长时期,农村过剩人口被工商业迅速地吸收,逐步出现了兼业化、混住化、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从而导致了自治村落的衰退。进入21世纪,日本的大额资本流向国外,大量便宜的农产品流入国内,农户数量急速减少,荒地废耕现象大量出现,"限界村落"(荒村)数量急速增加,农协的合并与组织弱体化已无法阻止,农产品的自给率在不断下降。如何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是摆在每一个日本国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