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含氟有机化合物热点产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化合物应用广泛,深受国内外化工界青睐。我国氟石储量居全球首位,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许多含氟中间体、含氟医药、农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国企业应依托我国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下游产品开发力度,使我国含氟产品向更新、更精、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含氟农药具有应用效果好,新品研发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农药工业发展重点之一。当前已开发应用的含氟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已有上百种,其中应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三氟甲基苯胺有邻、间、对3种异构体,是重要的含氟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近10年间,我国含氟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发展迅速。国内三氟甲基苯胺研究开发活跃,而且相继建设了几套小规模生产装置。随着合成技术的成熟,浙江工业大学自行开  相似文献   

4.
三氟甲基苯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氟原子,能明显改善化合物的稳定性和脂溶性,改变化合物分子的电子效应,提高其生物活性,而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目前系列化的三氟甲基苯产品为含氟有机中间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三氟甲基化技术是国内外有机中间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萤石储量大国,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发展有机氟工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许多含氟化合物如大宗的含氟中间体、ODS替代品、基础的无机氟化物等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低档氟树脂和橡胶也逐渐呈现重复建设的态势。一些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由于涉及到专利保护问题。在国内一时无法形成产业化。伴随着国内电子电器、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精细无机氟化物如六氟化硫、三氟化氮、五氟化碘、六氟化钨等产品,由于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产品附加值高,国内生产企业较少。逐渐成为含氟化合物中的开发与生产热点。  相似文献   

6.
含氟芳香、杂环化合物主要用作合成医药、农药等生理活性物质的中间体。也可以用于合成染料、试剂和助剂等。2,6-二氟苯甲醛(Ⅰ)就是这类化合物中活性和用途较大的中间体之一,例如Ⅰ可以用于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还可以合成氟代十二苯基卟啉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药总的发展趋势是对靶标生物高效,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氟特殊的理化性质为其在农药中赢得了重要地位。在生物活性分子结构-活性的设计过程中引入氟,可以通过影响脂溶性、稳定性、渗透性中的任何一种性能来改变其生物活性;也可以通过改变影响构效关系的各种因素如特异性,结合靶标受体或酶,从施用点运输到目标位点,阻碍代谢失活等作用来增强化合物的性能。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含氟农药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增加了3倍多。最近十几年为背景,分析了含氟农药在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和最新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三氟甲基苯系列产品开发前景广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氟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氟原子,因此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其合成的医药、农药、染料比传统的一些有机中间体合成的具有更强的活性,倍受国内外关注,目前系列化的三氟甲苯产品成为一组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成为含氟有机中间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系列产品,以品种系列化、性能优异化、功能高效化,成为国内有机中间体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三氟甲苯由甲苯在催化剂三氯化磷存在下,经紫外线照射用氯气进行侧链氯化得到三氯甲苯,然后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氟化氢氟化得到三氟…  相似文献   

9.
吗啉开发前景可观王洪记吗啉(简称MOR),又名1·4-氧氯杂环环己烷、四氢-1·4-嗪。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丙酮、苯、醚、醇、乙二醇和油类混溶,有吸湿性和氨味,能随水蒸汽一起挥发。吗啉作为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在橡胶助剂、医药、农药、涂料、防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样品的方法,在石化行业、制药行业、环保监测、生物工程、食品行业等领域都经常使用,在含氟制冷剂领域的应用同样具有很大优势。文章就气相色谱分析法在含氟制冷剂领域中的研究进行分析,旨在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N,N-二甲基酰胺(DMF)进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于聚氨酯,聚丙烯腈和聚氯乙烯等具有强大分子引力的聚合物的溶剂,在医药中用于合成磺胺嘧,可的松和维生素B6等,农药中用于合成杀虫脒等,在石油化工中用于抽提丁二烯等组分。  相似文献   

12.
氟化工作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倍受业内关注。其所需的基础原料为氟石,我国是世界上氟石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产量、出口量都高居世界第一,随着全球氟碳化合物、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快速发展,氟石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保证我国氟化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建造物表面易污染、清洁成本高等问题,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为氟单体,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等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具有核壳结构乳胶粒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氟单体用量、核壳质量比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耐水性、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对比评价了室外60天后涂层的自清洁效果。结果表明,DFHMA用量为5%、核壳质量比为7∶1时,单体转化率较大、聚合稳定性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好且达到疏水状态,水接触角为97°,为自清洁作用提供了有利基础;室外试验也证明了60天后喷涂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铝塑板耐沾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3,5,6-三氯-2-吡啶酚钠是合成农药杀虫剂“毒死蜱”的必备中间体。而毒死蜱具有的高效、广谱、低残留、低抗药性以及其在动物体内能迅速解毒性,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最受信赖的几个农药品种之一。30年来一直是最大吨位的有机磷农药。随着国家农药结构的调整,毒死蜱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所周知,光气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药、医药、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它是极毒气体,在使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有极大的危险性,国内需经严格的报批和建立一整套安全防护体系,方可定点生产和使用光气(主要在农药行业),因而使它的应用,尤其是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固体光气,亦称三光气(TriPhosgene),化学名为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IS(trlchloromenthyl)Carbonate〕(简称BTC),是光气的理想代用品。BTC为带有刺激性气味的白色结晶固体,熔点81~83C,沸点203~206C,密度1.vs…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大中型氟化工企业有40余家,遍及17个省区,氟化铝、冰晶石、氟化氢、F22、四氟乙烯单体、聚四氟乙烯等氟产品已形成规模,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国外,已与美国、日本、欧盟构成世界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区。未来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提高高端产品的自给率,侧重提高含氟精细化学品的比例,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含氟材料,可熔性氟聚合物和新型ODS替代品的规模化生产,以及符合循环经济、综合配置和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淘汰技术落后的生产工艺,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产品,限制通用级产品的盲目发展,使氟化工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羟基嘧啶)是合成二嗪磷的重要中间体,随着高毒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退出农药市场,低毒农药二嗪磷是一种重要的替代品,我国目前正在重点发展二嗪磷农药。高含量的羟基嘧啶出口前景看好,开发工艺简单,成本低,含量高的羟基嘧啶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介绍以异丁腈为原料,与氯化氢,氨气反应合成异丁脒盐酸盐,在水溶液中同乙酰乙酸甲酯反应合成羟基嘧啶的工艺,总收率为83%,含量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萘酚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染料和有机颜料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它可以衍生出多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如2,3酸、吐氏酸、J酸、R酸、G酸、氨基J酸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我国2-萘酚及其衍生物的出口量占染料中间体出口总量的1/3,可以说是染料和有机颜料市场的一种“指示剂”。另外2-萘酚还用于合成橡胶助剂、医药、液晶材料等。●生产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环保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发达国家相继停产2-萘酚,我国便成为世界上2-萘酚的主要生产与出口国,80年代末期我国掀起了2-萘酚的建设热…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可再生蓖麻油、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F3MA)、过氧化苯甲酰、N, N-二甲基苯胺合成了含氟聚氨酯。对所得含氟聚氨酯进行了邵氏硬度和搭接强度等的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用量及聚氨酯组成对体系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无机氟化工产业经过近十年间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较为完整的行业体系,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重点门类。然而,基础研究、材料加工应用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制约了我国诸多领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未来要充分利用我国萤石资源优势,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