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最近十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非常大。外界评论说:“各种壁垒正在消除,各种界限正在泯灭,在亚洲地区的各个小地区,正在进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分配。”基于这种形势的发展,有人摆出各种有利条件,大力宣扬建立“华人经济圈”。据解释,“经济圈”狭义上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在其发展进程中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在东亚地区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区域性经济协作圈正在形成,其范围除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外,还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资本。华人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且对东亚地区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大陆对海外华侨华人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开始,中国大陆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和对内经济搞活的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吸引海外资本和技术的各项政策,而与大陆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首先踏入了大陆,从而中国大陆迎来了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投资大陆的热潮,而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投资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输入了紧缺的资金和技术,使得大陆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的局面,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本文旨在探讨大陆对海外华侨华人资源包括港澳台在内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华人经济圈会计协调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人经济圈会计协调的构想张天西华人经济圈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从地理位置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从经济关系看各方互相依赖性日益增强,逐渐自成体系,形成一种经济上的合作与分工;从内在的动因看主要是共同的人文背景将它们凝聚在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的中小型外资企业指初期投资额在3000万人民币以下,主要是由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华人回大陆举办中外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的外商基本上是早年由中国大陆出去或在海外土生土长,但对中国情况非常熟悉的海外华人组成。由于对中国大陆情况熟悉,所以这些外商就一直寻找赢利可靠的投资机会,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已有20余年,市场透明度高,除了国家垄断行业外,几乎所有能带来超过平均利润的  相似文献   

6.
王雯 《经济经纬》2007,(6):45-48
海外华人资本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海外华人资本,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华人资本纷纷涌向中国大陆进行投资,构成了中国大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并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南)亚华人资本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阶段及特征,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1979——1988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共计94.73亿美元,其中,海外华人(指居住中国大陆境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达52.1亿美元,占55%,说明海外华人资金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何锦洲 《广东经济》2005,(12):42-43
广东位于我国南方,面临南海,毗邻港澳,是我国移民到境外谋生最多的省。粤籍在外国的华侨、华人有2000多万人,约占我国华侨、华人总数的70%以上。他们分布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上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台湾同胞,四项合计共5000多万人,是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他们积极参加广东建设使广东崛起,促进了广东经济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他们对推动广东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增创广东新优势的回顾中共第二代领导…  相似文献   

9.
一、华南经济圈发展格局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华南经济圈”逐步形成。狭义的华南经济圈是指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及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经济合作区域。其中粤、港、澳,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香港和澳门均已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甚为复杂、特殊。本文拟就“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进行探讨。“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一国两制”即在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都不是国家实体[1]”。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中国分别已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  相似文献   

11.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东南亚各国华商对外投资的特点东南亚各国华商对外投资特点:(1)以香港为主要据点,或者与台湾合资、参股,联手向中国大陆投资。(2)一些华人财团较偏好股权收购、证券、房地产等投机性资本投资,希望获得短期性资本利润,而对长期性的直接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四地各自资本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就台湾资本市场面临亚太区域之竞合关系,提出策略建议:建立两岸资本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模式,而且结合香港与新加坡,有效整合华人两岸四地资本市场的优势与利基,建立大中华金融圈。  相似文献   

14.
在亚太经济的强大动力中,华人企业更上一层楼;资金、技术与人才多向交流,也重视与当地经济整合,互补互惠。 全球华人的商业世界,无疑正在凝聚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成为国际上不容忽视的趋势。而当前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除了它本身内部的动力外,还由于它吸引各地华人的投资。去年南韩的《经济人》杂志刊登一项统计:若把中国计算在内,全世界华人1992年的总产值近1万亿美元。 为了准确了解华商的经济力量,亚洲周刊连续第  相似文献   

15.
两岸经济建立机制化合作的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浙江籍华侨华人大部分旅居欧洲,在当地从事中餐业等服务性行业,积累了一些资金,但很难有望在欧洲实行产业转型、提升档次,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而回国投资创业,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则能实现转型、升档,走向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所以,“海外积累,回国投资,在参与祖国经济建设中,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成为其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二次大战后,由于华侨和华人社会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使我们不能不跳出过去的旧框框,摆脱某些传统观念来研究当前华人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战后华侨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以国籍的变化最为突出。据估计,现在海外中国血统的居民已有90%加入了居住国国籍,成为当地公民,或者成为所在国诸民族中的一个民族。这是广大华侨为适应战后新  相似文献   

19.
林炳熙 《新经济》1995,(2):40-44
中国政府将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从而彻底结束殖民主义在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的殖民管治。届时,从体制上讲,中国的区域经济将形成三大块:作为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陆;在“一国两制”下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20.
A.华侨社会的形成 有言云“海水所到之处便有华侨”,炎黄子孙的足迹普布全球各地。从北美到拉美,从澳洲到欧洲,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中东到南非,从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到太平洋上的斐济和汤加,3500万华侨、华人到处落地生根,繁衍不息,奋斗不止,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