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港府推出118亿“救市“民间社团齐心协力“抗炎“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香港政府于4月底推出9大“抗炎“救市措施,总数达到118亿港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退税23亿元,以及为有困难的饮食、旅游、零售、戏院等经营者设35亿元贷款担保计划,用以支付行业内44万员工3个月薪金.还有就是宽免约270个商业及住宅单位一个季度差饷、宽免6万间食肆、娱乐场所营业车的牌照费1年、宽减2.5万间房委会及政府部门商户一个季度的租金等等.关键时刻推出的这个关键措施,在香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政府为正在抗击“非典“的香港人注入的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2.
港府推出118亿“救市”民间社团齐心协力“抗炎”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香港政府于4月底推出9大“抗炎“救市措施,总数达到118亿港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退税23亿元,以及为有困难的饮食、旅游、零售、戏院等经营者设35亿元贷款担保计划,用以支付行业内44万员工3个月薪金。还有就是宽免约270个商业及住  相似文献   

3.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近日发表了今届任内最后一份预算案,即2007/2008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推出了诸多宽免措施"还富于民",将今年盈余的45%回馈给市民,被人称为是"派糖"、"派利是".其中包括:宽免49亿港元的薪俸税、52亿港元的差饷,调减2.5亿港元的物业买卖印花税,安排81亿港元退税,以及15亿港元的额外社会保障援助,还拨款9亿港元以扶助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近日发表了今届任内最后一份预算案,即2007/2008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推出了诸多宽免措施“还富于民”,将今年盈余的45%回馈给市民,被人称为是“派糖”、“派利是”。其中包括:宽免49亿港元的薪俸税、52亿港元的差饷,调减2.5亿港元的物业买卖印花税,安排8l亿港元退税,以及15亿港元的额外社会保障援助,还拨款9亿港元以扶助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5.
特区政府主张创业救市受到亚洲金融风暴侵袭,香港经济低迷,大小公司不断裁员,1998年首季失业率已攀升列3.5%,令香港失业大军高达11万5千人。即平均每29个劳动人口中,就有一个失业。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香港经济  相似文献   

6.
香港     
港商在内地投资累计总额达3719亿元 香港工业总会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至1994年6月底,港商在内地投资的项目共12万个,占内地外来投资的62.5%,投资累计总额达3719亿元。这些港商将其总资金的59.6%投资在内地。 内地银行在香港存款保持400~500亿港元 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总经理王昌耀指出,香港近年对内地银行及企业的贷款有很大增长,1993年底达1948亿港元;同时,内地银行在香港的存款近几年一直保持在400~500亿港元。  相似文献   

7.
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的美誉,零售业为香港第二大的服务业,占香港服务业生产总值的24%,2000年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1870亿元港币(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6亿元人民币左右),有从业人员21万人,分别来自56000多间零售店铺,目前香港零售业所涵盖的业态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店,便利店等多种形式,就其主导业态来讲,主要是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和大型购物中心,虽然自1997年11月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后,香港的零售业受到学生的打击,2000年零售业总销售额与1997年相比下降约25%,但就其发展来看,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经过长达几年的“争论”之后,香港政府终于允许“赌波(球)合法化”,并推出了规范化的足球博彩形式。一年来,主管“赌波”的香港赛马会共录得161亿元投注额,虽然总额比当初预计的要低,但因多项大型锦标赛冷门叠爆,令马会的盈利比当初预计高出一倍,达33亿元,其中半数为政府博彩税。这也就是说,一年来,香港的“波迷”输了33亿元。如把赛马、六合彩合计,马会全年向政府“进贡”近130亿元,约占香港税务局总数的11%。  相似文献   

9.
2万元兑换上限被取消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12日表示,香港居民每人每日2万元人民币兑换限制将在下周一取消.此举令香港人参与沪港通及各种人民币金融交易会更方便.人民币兑换松绑后,兑换需求会增加,但具体增幅尚待观察. 放宽香港居民2万元人民币兑换限制,业界期盼已久,去年银行公会团拜访内地央行时就已经提及.而乘着沪港通势头,限制顺利松绑.限制放松前,香港居民是透过内地窗口兑换人民币,即在岸人民币(CNY),每人每日上限为2万元人民币.而不经内地兑换窗口,就是香港居民直接在离岸市场CNH兑换.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3,(12):79-79
第1-3季度三大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江浙沪共83603.43亿元,京津冀共44936.54亿元,粤港澳共58222.02亿元(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上半年数据),除香港以外,其余省市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1-3季度7.7%的同期增速,其中上海与北京这两个直辖市1-3季度GDP较去年同期的增速与全国的增速较为相近.上半年京津冀地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CPI指数高于全国上半年CPI指数(102.6).  相似文献   

11.
沈云 《沪港经济》2006,(5):44-44
究竟谁是"打工皇帝" 香港税务局最新公布的资料,2005至2006年度纳税人缴纳最高的所得税(薪俸税)为1亿零100万港元.以此推算该名人士去年收入起码超过6亿港元,即月薪5000多万元.这较2004至2005年度"打工皇帝"缴付的1800万元所得税,劲增461%,创下11年来最高纪录.第二名"打工皇帝"缴付的所得税款也有4400万元,高于上年175%.整体来说,2005至2006年度首10名缴交薪俸税的人士,较上一个年度所交的税款都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2.
11月13日,港英当局首次发表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1993)的数据(见附表),这为分析整体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资料显示,1993香港居民从境外赚取的总收入达3,183.97亿港元,而非香港居民从香港赚取的总收入则为3,084.58亿港元,即香港实有99.39亿港元的净收益,相当于当年本地生产总值(GDP)8,998.69亿港元(以当时价格计算)的1.l%。以此计算,1993年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共9,098.08亿港元,折合1,166.42亿美元。以1993年香港人口共591.9万人计算,人均为19,706美元。  相似文献   

13.
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一项政策多少有些让人意外。该项政策确定,"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这是中国汽车市场从2011年以后进入低速增长以来,政府推出的第一个救市政策,也许这是  相似文献   

14.
王轩 《沪港经济》2013,(4):30-31
港府近期出台新一轮打击楼市炒卖措施,全面提高楼宇买卖印花税。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香港楼价1月再升2%,需要推出新措施,以免楼市泡沫影响本地经济。防范楼市过热风险根据香港新出台的政策,200万元(港币,下同)或以下住宅,买卖印花税由100元增至交易额的1.5%;更高交易额的住宅楼宇印花税相应上调一倍,最高税率由4.25%增至  相似文献   

15.
本栏目集中过去一个月内香港最热的经济事件,分商界、声音、人物等版块,并以立体解读让读者领略一个真实、鲜活的国际城市。港铁大省电关注指数:★★★★事由据港媒日前报道,港铁公司斥资3.6亿元在五个新建的铁路项目中推动环保设计。港铁公司预计,这样每年可节省近2000万度电,相当于5.5万个家庭用户一个月的用电量。  相似文献   

16.
港澳·综合     
香港经济下半年将复苏香港经济研究机构预测:香港经济今年下半年有望复苏。第1季度香港生产总值下跌1.5%,第2季度有所缓解,第3季度将形成正增长,但增幅会很缓慢,全年大约涨幅为1~2个百分点。台湾融资200亿元协助企业并购为协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及改善产业结构,台湾当局拟协助对企业专项融资200亿元,其中每项申请项目不能超过4亿元。融资利率为5.325%,融资对象是依据“企业并购法”进行并购的存续、新设、受让或既存的台湾公民营企业为主。最长融资期限不得超过7年。港澳·综合  相似文献   

17.
丁笔 《沪港经济》2004,(4):54-55
两个月"损失"了100万 大概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丁笔居住地旁的一个新楼终于开盘,说起这个迟迟造不好的新楼也实在是让丁笔"感慨万分"。丁笔的前任来香港近两年,丁笔来香港也有三年了,就是这么两幢30多层的楼房却耗了将近五年的时间。但这个楼盘选在这个时候推出,  相似文献   

18.
打开报纸,听听Radlo里面的Ta]kshow,感觉到香港人有些着急.人口只有不到60万、一直被香港视为弹丸之地的澳门,刚刚公布的数据,去年一年的游客超过了3000万,首次超过了香港.有香港的学者更是公开表示,如果明年还是被澳门超过,那香港就"太瘀了",也就是没有面子的意思.不过香港被澳门"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相似文献   

19.
《天津经济》2009,(4):76-7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香港经济的冲击逐步显现:经济出现季度负增长,失业率大幅攀升,各行各业不景气,香港经济已步入“寒冬”。对于百姓而言,有工作才有收入,才能生活,因此保障就业已成特区政府当前施政的重中之重。政府及有关公共机构斥资10亿元,推行一项为期两年的“楼宇更新大行动”.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社会急剧转变的年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每年的教育经费将增加20亿元,并将对传统的教育制度实行全面改革。由学前期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持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措施。1.基础教育①幼儿园阶段儿童可接受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和9年免费教育。香港教育学院获汇丰银行慈善基金慷慨资助港币785万元,在校内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预计2001年9月启用,工作重点为:幼师职前与在职师资的课程培训。其目标是,创新教学方法,推行以幼儿为本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