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混凝土出现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在中小型的水工建筑物中也一样,水工建筑物中出现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首先对中小型水工建筑物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根据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探究处理混凝土裂缝和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材料耐久性的降低等现象,对建筑物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加以足够的重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体量不断增大,混凝土成为当前最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然而,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的安全。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1.表面处理法。(1)表面喷涂:此方法适用于细而浅且面积大的死缝,浆料难以灌入,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又无  相似文献   

4.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用型混合材料。然而由于混凝土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危害之一,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混凝土裂缝对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危害程度也大小不一,但是混凝土裂缝却很有可能会引发其他一些更严重的危害,过多的混凝土裂缝会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文章针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多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探索出如何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同时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分析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混凝土内部不合理应力,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混凝土裂缝问题严重破坏了建筑物的质量,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建筑物运行安全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施工中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可能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以确保工程质量。(一)温度裂缝1、裂缝形成的原因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很慢,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上硬化初期,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  相似文献   

7.
刘青云 《价值工程》2010,29(9):119-119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本文着重论述了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裂缝对混凝土的结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的控制和修复方法,为保证建筑物施工的安全运行以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朱旭敏 《民营科技》2012,(7):347-348
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比较常见。对变电站站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写出了几点裂缝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耐久性,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而且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引起钢筋的锈蚀。针对几种常见的裂缝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用型混合材料。然而由于混凝土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危害之一,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混凝土裂缝对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危害程度也大小不一,但是混凝土裂缝却很有可能会引发其他一些更严重的危害,过多的混凝土裂缝会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文章针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多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探索出如何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0.
建筑结构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一类质量问题,例如框架体系中的填充墙体裂缝、预掉空心板的顺板裂缝、结构构件的各种温度裂缝、混凝土干缩裂缝等。这些裂缝的存在虽然短期内不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有些裂缝如果处理不当,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房倒屋塌的恶果。所以对建筑物的裂缝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要从设计、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加以重视,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使建筑物的寿命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1.
钟伟春 《价值工程》2012,31(31):85-86
由于混凝土承重能力强、性能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当代建筑工程中,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但是无论施工过程多么严谨,还是会出现深浅长度及样式都不相同的裂纹,影响建筑物美观程度和使用性能。如果居民楼表面出现裂痕,往往会使用水发生渗漏,从而毁坏家庭装修,引起客户投诉索赔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混凝土裂缝成为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中难于攻克的问题。本文对目前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作了简要阐述,并结合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尹庆奎  樊庆银 《价值工程》2010,29(6):210-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楼扩建工程采用清水混凝土,经过事前周密设计,工序层层把关,过程跟踪检查,清水混凝土一次施工成型,观感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楼为原有建筑扩建工程,建筑面积为11000m~2,巨型框架结构,楼板设计为清水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进行二次饰面,着力展现混凝土的天然质感。  相似文献   

13.
董海军 《民营科技》2013,(2):260-261
在近期内及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混凝土结构将成为住宅建筑的主导结构。混凝土裂缝可能会对建筑物的整体受力造成严重影响,或是影响人们的观感舒适度,给人们造成不安全感。因此我们不但要对混凝土的裂缝有足够的了解,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戚甘红 《价值工程》2010,29(18):79-79
混凝土现浇楼板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受力构件,稍有不慎,极易产生裂缝。针对住宅建筑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唐红霞 《价值工程》2011,30(6):196-196
在用户对建筑质量进行评判的时候,建筑裂缝是他们对建筑进行评判的主要目测标准之一。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施工较为简便而且价格低廉,但是施工不当会导致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产生。本文主要探讨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揆元  张怀玉 《价值工程》2010,29(15):44-44
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为了保证现浇混凝土效果和耐久性,除了正确合理的设计以外,必须严格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镑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各类桥梁项目在所有建筑工程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桩基础也随之被大规模应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是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应用普遍的施工工序,其质量的好坏,是桥梁能否正常发挥功能的关键。文章以某项目特大桥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施工为例,总结和论述了在桩基础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及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利新 《价值工程》2011,30(29):89-89
近些年,国民经济、建筑技术发展迅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大体积混凝土在构建大型设施或构筑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则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一旦出现裂缝,结构的耐久性就会降低,构件的承载力减弱,还可能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带来威胁。因此,本文中笔者就运用有效的措施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卫兰  林华 《价值工程》2010,29(19):74-74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成整体共同受力的工程结构。混凝土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后浇带的施工也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安全。本文就从钢混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施工等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20.
赵冬梅 《价值工程》2010,29(3):183-183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对于一般的高层建筑,在设计中普遍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设计,并使用大流动度的泵送混凝土浇注施工。预拌混凝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结构裂缝,如果发生裂缝,会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或影响结构物的整体性能及抗震性能,所以对于墙板结构的裂缝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