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新时期道德建设必须适应这一深刻的体制变革,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尽快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做到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一方面,要敢于冲破旧道德的樊篱,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保守、封闭、僵化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竞争、效率、平等、民主、开放、创新、公正等道德观念;使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适应市场运作机制有效地发挥其对…  相似文献   

2.
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导向的改革,使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市场价值及其表现形式的货币,一方面摧枯拉朽般地扫荡着以往的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成为新道德体系的基础,并要求新道德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道德也处在一个转型期和重建期。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它并不是拒斥道德,而是要求体现其内在规律的道德,并为之生存和发展提供道德依据和道德的辩护。这是我国目前道德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对策。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利益兼顾和诚实守信渗透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活动中,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区别对待道德传统中的错误思潮,从实际出发,大力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  相似文献   

4.
江景 《江苏改革》2002,(12):36-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基础的支撑。市场化的冲击极大地动摇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传统道德模式的瓦解、经济发动期的利益驱动、制度建构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道德阙如等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转轨时期的道德不适与道德冲突。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应着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强伦理制度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寻求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建设道德教育网络,实现社会、单位、学校和家庭道雾教育纵横立体化;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人”,朝着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5.
谈文通过论述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来解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道德建设越来越趋于完备,但是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频频发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市场经济主体缺乏道德自律,没有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这种法则约束自己处理社会关系,主动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道德自律为基础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来看,建设社会道德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性也不可低估,其对建设道德负面的作用也呈现出来。在建设市场经济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十分关心怎样减少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负面作用。论文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的情况,着重从策略上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道德,是国人的一个共识。那么,如何构建新的道德体系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增强认识: 一、市场经济呼唤新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 市场经济,要求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凭借竞争的杠杆来促进经济的繁荣,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人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凡 《改革与开放》2011,(18):45-46
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大量出现,行政腐败屡禁不止,严重损害着政府的公正形象,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行政道德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这不仅是由于行政体制本身存在着各种问题,还在于对行政主体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不足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0.
朱芳 《魅力中国》2013,(17):25-25
我国充分运用政府与市场调节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GDP不断攀升.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不仅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同时也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宋香丽 《特区经济》2014,(3):213-214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太完善,由此导致的企业道德问题日趋突出,企业道德缺失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社会规范和秩序。因此,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导向作用,增强企业道德责任感,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是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和重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警 《改革与开放》2011,(10):62-6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革,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转型客观上也要求道德转型,但由于道德建设明显迟滞于转型期社会的发展,使得在社会的一些领域里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并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揭示和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探索道德重建的思路与途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岩 《北方经济》2010,(8):22-2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处于一种转型和接轨的交替时期。本文从哲学角度对处于社会急变中的道德现象及客观存在进行揭示和分析,从而使人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使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洗礼和冲击,“道德失范”问题表现突出:经济生活领域里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加;政治生活领域中的腐败现象突出;思想、文化生活领域里的价值偏离。产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市场经济自身的原因;既有发展过程的失误,也有法制不健全的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克服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互不兼容的错误认识,加强道德教育机制的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保障社会公平,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可以有效的规避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的道德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法容 《南方经济》2002,49(3):25-28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管理的主体进行宏观调控,如同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也必须遵守规则。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昭示,政府行为除了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之外,还必须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理念,遵守道德规则,增强自律意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对政府行为的道德规约显得日益重要。这是经济伦理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行政道德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行政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这不仅是由于行政管理主体与行政体制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还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解决行政道德失范,必须从加强公共行政伦理建设,提高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素质,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论述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来解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来讲,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是内在统一的,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整体道德的退步,应正确看待我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新时期,面对复杂的局面,需要通过重视集体主义道德的培养、合理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完善政策法规等对策,来重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道德理想模糊、混乱乃至缺失,不仅直接冲击着传统道德体系,而且反过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及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晓亮 《发展》2002,(3):5-6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同一概念。但世界上人家只认市场经济,不认商品经济概念。中国在加入WT0的谈判过程中,因为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市场经济概念,只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怎么给人家解释都解释不清楚,这样就耽误了6年时间。可见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体制。中国加入WT0以后,必然要在许多做法上同世界接轨,必然和必须加快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等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也可以称之为交换经济,主要以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而交换必然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