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袁征  李讲席 《新智慧》2004,(5C):27-28
有一次,拿破仑自得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进一步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意思是说布里昂可以因沾他的光而扬名于世。布里昂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人,他不愿意接受子虚乌有的“恩惠”,但又不便直接加以反驳,于是他反问道:“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而拿破仑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为他喝彩:“问得好!”  相似文献   

2.
肖宝根 《新智慧》2004,(6C):23-23
现在这社会,推销最难,采购最易,你去买他的东西,你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他还不把你当爷看?于是,诸如回扣、纪念品、请吃请喝之类的招便使出来了,看你敢不敢损害公司的利益肥自己的腰包。确实,采购是美差,但采购又是一把双刃剑,是老板手中的一块“试金石”,老板要用它来考察你“常在河边走,是否不湿鞋”。考试合格,升职;不合  相似文献   

3.
《大众商务》2008,(8):68-68
李嘉诚对成功有着独特的看法,他承认,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真正的答案是:“再坦白一点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的工作、事业有兴趣,要全身心地投人工作。”李嘉诚表示:“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4.
鲁钟鸣  张迪 《新智慧》2005,(10):23-23
某饮料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采,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5.
王新最近“火”了,一拨一拨的记者及投资者出现在他的办公室。并不是因为王新是什么明星或名人,而是因为他推出的“活力舞吧”娱乐产品在上海大受欢迎,如“呼啦圈”、“跳舞毯”一样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舞吧”风,甚至风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你在上海连“活力舞吧”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你要不从不出门,要不真是太不“时尚”了。  相似文献   

6.
你上班要迟到了,可孩子就是磨磨蹭蹭的;一天工作下来你觉得疲惫不堪,孩子却精神十足,让他睡觉他偏不……大多数妈妈都知道打孩子不好,可对他大声吼两下总行吧,许多妈妈也明白这么做不是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可能在轻言细语中,把你桀骜不驯的孩子变成“乖宝宝”。  相似文献   

7.
小晖 《新智慧》2007,(4):19-19
(一) 一位亿万富翁经常这样对他做医生的女婿说:“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只要你尽心照顾我,我会在死后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你,那些钱你一辈子也花不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该死的称谓     
喻亮  英亭 《新智慧》2005,(11):29-29
上班的路上,看到从单位调走多年的王科长.扯起喉咙与之打招呼:“王科长——”喊了好几声,王科长也不搭理。连忙跑过去将他的肩膀一拍“王科长!”王科长这才回头,却一脸的不快:“哦.是你——”见他爱搭不理的样子,简单地寒暄了两句便分道扬镳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老头精打细算了一辈子,他挣的钱从不存银行,他把钱全搁在家里。他现在啥活都不干了,就坐在家里数他的钱,数了一遍又一遍,每当他把钱数到“一百万”时,他就欣喜若狂。数钱成了他的乐趣,也成了他的职业。直到有一天,他的钱怎么数也超不出“一百万”。他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终于清点出,他的钱刚好差一分到“一百万”。  相似文献   

10.
艳子  庆平 《新智慧》2007,(6):54-54
三年前的冬天,我被前夫当作一瓢陈水从围城里泼了出来。当他揣着所有的积蓄关上城门时,我站在寒风里一贫如洗。我妈一天到晚像祥林嫂一样唠叨:“你怎么那么傻呢?你怎么就不知道存一点儿私房钱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龚光程 《大众商务》2005,(3X):18-18
“即食坊”是贵州兴义一家专营各种凉拌菜的店子,开业已经快一年了,生意却一直“火”不起来,这让“即食坊”的掌门人李小泉有些着急。因为这个店子耗尽了他下岗时单位给他的5万元补助金,如果“即食坊”“玩不活”。那他确实没法子“活”了。李小泉求我帮其谋划一下,看在朋友情份上.我应允了。  相似文献   

12.
当不当房奴     
风黄  李坚  贺英 《新智慧》2006,(8):11-12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他生性豪爽平时喜欢呼朋唤友,突然有一天不与众人联系似乎人间蒸发似的,那么他不是出国了就是当了“房奴”。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的“我”是一名有农村进入城市的女教师,为了帮助当过兵,离过婚的农民工“弟弟”过上幸福生活。“我”做出了“千方百计的努力”。为了不让小弟流落街头,我把小弟安置在家中暂住;为了小弟回乡下和妈妈过一个团圆年,我为他准备好回家过年的年货;为了给小弟找一份去油田当“火警”的打工职业;为了……。“我”付出了一次次的心力交瘁的“拯救之功”,却阻止不住小弟“再次远走他乡”的脚步;“我”用声泪俱下的劝说挽留小弟,得到的回答是:“姐,你不要为我着急,我不会去了,我自也不麻烦你了。你和姐夫好好过日子吧;就当我死了。”是怎样的力量将被拯救者。小弟发出了如此“绝情”的声音?他所留给拯救者的“姐姐”;将是怎样难以愈合额伤痛?小说中并没有给出答案。小说在真切可感的叙述中进行呈现?  相似文献   

14.
百合 《新智慧》2008,(11):I0003
深夜,女友来电,她带着压抑不住的哭音说:“我不想跟他过下去了,他今晚居然把我丢在路边就跑去打麻将了。” “不想过了?”我反问她,“你前几天不是还在说,这辈子嫁对人了!”女友的母亲上个月生重病急用钱,她的老公三话不说就将手里一只前景很看好的股票套现出来救急。那只股票,她的老公放了三年了,本想卖掉买车的。“这样的好人,你不要的话,趁早打个招呼,我身边有大把剩女呢。”我开玩笑地说。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把一只钟作为礼物送给 CA 总裁王嘉廉(Charles Wang),他准会不高兴。不过他会向你解释原因:在汉语中“送钟”与“送终”同音,是不吉利的。王嘉廉还常常向人提起“犹太馅饼”的故事:他最初因为不了解犹太馅饼需要加热后再吃,觉得它非常难吃,而现在他已经称得上是品尝鉴定这种馅饼的专家了。他以这两个例子告诉人们,如果能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细微之处,就能使人们增进相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7,(11):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17.
罗西  罗庆 《新智慧》2005,(12):26-27
有“傻瓜”的地方才会产生奇迹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气质高雅,因此成为很多女性的偶像。某天,一个女子来拜访他,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相似文献   

18.
景婷 《新智慧》2006,(11):41-41
一个恶作剧引发的商机2005年10月的一天,廖小军正在上班,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显示的是他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好朋友陈伟的号码。廖小军兴奋地拿起电话,“兄弟,你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听筒那边传来的分明是一个甜美的女声。“对不起,请问是陈伟的电话吗?”“对啊,我就是。”廖小军笑笑说:“别开玩笑了,陈伟是男的,你是女的,就算冒充也应该找个男的吧?”“我真的是陈伟。”对方还是坚持自己的身份:“我以人格担保,我真的是陈伟,不信你问我几个问题。”廖小军随口问了几件事,对方果然脱口而出,对答如流,他当时就愣住了。这时,电话里又传来一个磁性的男声:“哈哈,小军,没吓着你吧?”“你,你是陈伟!那刚才那个……”“也是我啊。”廖小军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9.
文革  晓姣 《新智慧》2007,(9):30-30
当某天,你手握学历,衣着光鲜,跃跃欲试于一次难得的工作机会时,你想到过会失败吗?当你满怀万丈豪情而来,却最终功亏一篑时,你是否想到这只是因为一场面试?你可能觉得是职位不适合你,或抱怨一声,说公司早已内定人选,但你要警惕,你是否已入选求职败北的三大“酷”类,不信请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刘东 《大众商务》2009,(7):26-26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刹车片公司打工。但是,领导却没给他安排固定的工作,一干就是几个月的打杂工。去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老板,把他调到业务部。在业务部,他经常趁出发的机会,游山逛水,玩的不亦乐乎。悠哉的日子没过半年,老总对他说,“你到业务部时间不短了,怎么没多少成绩?这样不行,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在展销会前,必须成功地联系五到八家产品推广商,否则,别说业务部,连公司你也别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