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节在抽样检验中关于不合格与不合格品的分类关于不合格与不合格品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不限于分别论述如下1单位产品仅有一个检验项目或仅考虑一个检验项目,对于这个检验项目,一个单位产品最多只有一个不合格1.1不合格数与不合格品数不加区别,按不合格品百分数每百  相似文献   

2.
计数抽样检验是通过在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产品检验,视其结果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和批产品接受与拒收的结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生产方或使用方都希望知道该批(总体)质量水平是多少。目前质量统计,仍以成品合格率或产品交验合格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了解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就显得更为重要。总体质量水平,可以根据抽样检验时的样本质量水平来判断和估算。目前企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常用估计法以样品的不合格品率,作为批产品的总体不合格品率P的估算。设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如何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对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每个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国家建材局、机械部、冶金部、轻工总会等部门日前联合发文,通报了对建筑用材料及制品市场质量监督检查的结果,情况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依然偏低,不合格品占三分之一以上。上海流通和使用领域的建材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普济 《中国质量》2007,(3):86-90
在工厂、车间、生产现场,经常会碰到尺寸、直径、重量、化学成分、硬度、纯度、强度、压力、温度、气孔数、砂眼数、疵点数、色斑数、工时、能耗、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合格品数、合格品率等等数据.但我们直观地扫视一下这些数据.往往并不能完全了解它们所反映的产品质量或生产问题。这时.若运用统计技术方法搜集、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则产品质量分布情况与生产过程的控制状态便一目了然。统计技术方法就是研究统计数据内在数量的规律性,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加工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忽视检测,检测不仅影响工序能力的确定,而且由其误判的不合格品所造成的浪费更值得可惜。 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对三市九厂近万件工件129道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及计量保证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数万个数据,结果表明:各企业关键工序一次加工不合格品率平均为  相似文献   

7.
"超差利用"是指对不合格品"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对让步放行进行控制,不仅是为了降低让步放行可能产生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防止不合格品的重复出现。为此,本期栏目《论不合格品的让步使用》一文阐述了让步使用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对企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工厂、车间、生产现场,经常会碰到尺寸、直径、重量、化学成分、硬度、纯度、强度、压力、温度、气孔数、砂眼数、疵点数、色斑数、工时、能耗、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合格品数、合格品率等等数据,但我们直观地扫视一下这些数据,往往并不能完全了解它们所反映的产品质量或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七)不合格品控制 风险度衡量的尺子 ISO 9001:2000标准“8.3不合格品控制”条款总共花256个字的篇幅描述了组织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尽量避免由于错误的放行而造成售后退货、索赔或因故障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引言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合格品(有缺陷的产品),国内航空企业一般都建有非常专业的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且制定专门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因此,对发生的不合格品,一般都能及时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不一定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可销售和交付 一个企业应当努力作到销售和交付合格的产品。但是生产中不合格的产品总会难免要出现,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只是人们应尽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尽量提高合格品的产出比例以及对不合格品严加控制,这是正常的管理行为。但是,现实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不合格品是可以使用的,如一只钢笔笔帽卡子的夹紧力过小,属于不合格品,但这只钢笔还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已获得ISO9000标准认证的企业中,三分之一企业效益有提高和改善;三分之一效益没有提高;另三分之一的企业效益下降或破产。面对如此事实,不尽使人们产生疑惑,为什么获得ISO9000标准认证后的企业会出现效益反而下降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13.
一)总则不合格即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不合格分为不合格品与不合格项,前者是针对产品,后者是针对质量体系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合格品是难免的,重要的是,供方应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化程序,以确保防止误用或安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控制程序应包...  相似文献   

14.
3.QC工程表的发布与管理。(1)概述。编制完成的QC工程表应当作为一种企业标准发布。由于规定了如何防止不合格品产生、不向下道工程或顾客流出不合格品,因此作为最基础的文件,QC工程表需要认真审查才能发布。其内容由谁审核、由谁批准发布,应当遵循企业的规定。如果企业在这方面没有相关规定,那么就可以结合对QC工程表的审查、发布予以制定。  相似文献   

15.
6 SIGMA管理已不只是简单的要求企业的百万不合格品率少于3.4,而是一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其实施过程可归纳为S4模式(有效的6 SIGMA模式Smarter SIX SIGMA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6.
不合格品的控制是制造行业的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8.3条款的实施还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标识(7.5.3)、采购产品的验证(7.4.3)和质量记录(4.2.4)等相关条款的执行、配合和接口问题,因此是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于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采取的识别、标识、隔离、处理和纠正措施;以科学的管理方法避免不合格品入库、转序和出厂;防止纠正措施走过场,老问题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为了准确分析产品故障(或产品缺陷)对系统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加强不合格品审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按照“掌握事实靠数据,效果确认有依据”的原则,将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分析(FMEA)技术运用于产品批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的审理过程中.以量化的数据形式向用户展示不合格品在审理中尤其是让步使厢后的风险指标.为共同科学决策、合理处理不合格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梅  刘晓论 《标准化报道》2000,21(4):24-25,27
扼要地将ISO9001标准中对检验和试验记录控制要求作以介绍,特别提出检验记录与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接口以及授权放行的层次,强调印章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检验判通过的批应整批接收但要除去样本中的不合格品,同时允许订货方在协商的基础上向供货方提出某些附加条件,例如“三包”;被判为不通过的批,原则上全部退回供货方,或者由供货方与订货方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