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琪 《西部金融》2003,(9):49-50
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已成为困扰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盘活这部分"沉淀板结"资金,对壮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发展后劲,将内涵式挖潜与外延式扩张相结合,不断扩大生存空间和市场份额,意义十分重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通过对渭南市大荔县农村信用社依托县、乡两级基层人民政府清收不良贷款的个案分析,试图从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政府行为与法律手段的比较这一视角出发,探寻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盘活贷款存量、优化贷款增量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提出通过成立"资产处置公司",实行"贷款问责任制",规范贷款操作规程来处理以前历史遗留和新增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为存款、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不良贷款逐年下降,经营状况逐步好转.但与同类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尚存诸多差距,表现为贷款市场份额较低,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回收率不能稳定提高.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其自身发展来看,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薛志峰 《西部金融》2002,(11):57-58
应当说,不良贷款的产生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是一种正常的经营现象.因为金融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它的经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问题.表现在贷款发放上,就是不良贷款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何富华 《西部金融》2005,(11):64-65
2005年,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经营,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大了"清非"力度,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截至8月末,全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8229.37万元,较年初减少949.31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1 3%,较年初下降7.07个百分点,其中:逾期贷款767.27万元,较年初下降429.4万元,逾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1.88%,比年初减少1.67个百分点;双呆贷款7462.1万元,较年初减少520万元,双呆贷款占各项贷款的18.25%,比年初减少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结合商洛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客观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提出综合治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向杰  马斌 《西部金融》2003,(11):43-44
随着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从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退出,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当地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以我支行监管的柞水县金融机构为例:2002年末,柞水县有贷款业务的营业网点仅为34个(信用社30个,农行4个,工行、建行的机构全部撤消);柞水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占柞水全县贷款总额的41%,但是信用社的贷款还没有占到该县全部贷款总额的一半,贷款份额以及自身存贷款占比仍然较低,机构网点数量占优势,贷款总量不足,贷款营销是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行政干预备受诟病.但近年来山东省多家县(市)政府采取土地置换甚至直接购买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原因:一是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地方政府无法再借机对其进行干预,且有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新增不良资产的压力;二是银行对金融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区域不良率过高将直接导致贷款投放受限,地方政府有及时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实现了"放开上限,管住下限"的管理目标,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有效地合理实施贷款利率定价值得关注.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黄石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原因主要是内部信贷管理不善,贷款三查制度没有落实,行政干预也比较多,加之近年来经济布局调整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因此须改善信贷管理,严把出口关;对已发生的不良贷款采取措施清收;争取用新增贷款利润化解已有损失。  相似文献   

11.
《西部金融》2005,(5):53-54
在国家助学贷款面临诚信危机、贷款逾期率高、贷款覆盖率低、没有达到逾期目标和效果的情况下,澄城县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特点,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群众紧密、贷款操作灵活方便的优势,积极开办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该调查报告是在对澄城县农村信用社和部分群众深入调查,并发放调查问卷的情况下,形成的情况较为翔实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直接关系到金融企业未来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加之受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历史欠账较多.为此,农村信用应充分认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现实意义,以中央银行票据支持为契机,采取"分类实施、区别对待、期限达标"方法,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拨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良贷款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内、外两方面深入研究其成因,提出解决措施,并就如何避免产生新的不良贷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信用社机构遍布农村,具有相当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已成为农村金融的基础和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对象是农业产业、农村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层次低、底子薄、效益差,经营风险较大,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局面。因此,切实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刘瑜 《西部金融》2006,(12):46-47
乡村两级组织贷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发放的贷款,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通过对乡村两级组织贷款的调查,旨在从客观方面分析乡村两级贷款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岳阳、湘西、永州三地的经济发展及农村信用社效益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比较三地农村信用社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可得出结论:农村信用社等量的资产并不产生等量的效益,信贷资产质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益,效益并不受机构收缩的影响,盈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营业网点及存贷款的市场占有率与经营效益并不显著相关。因此,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关键在于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收息率和降低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西部金融》2005,(6):76
2004年,合阳县马家庄农村信用社针对辖内不良产生的成因,在总结过去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走"放水养鱼"的老路子,向有陈旧贷款64万元的100户农户发放21万元新贷款,支持他们种植棉花,年末除收回21万元新发放贷款外,还收回100户不良贷款85080元,陈欠利息21717元,64万元不良贷款的冰山一角开始融化,得到盘活.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六增一降”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存贷款规模迅速增加;二是农户贷款覆盖面持续增加;三是支农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四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五是资本金总量显著增加;六是社会关注度明显增加。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大幅下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与思考:即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引导农村资金回流;重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9.
一、商业银行经营不实的主要表现 (一)贷款形态划分随意性较大,银行贷款质量反映失真.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本是一个动态数据,应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划分,但是一些行、处为了完成上级行考核指标,人为划分质量标准,使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反映失真.一是人为扩大正常贷款,减少不良贷款数额;二是在不良贷款中随意调整"一逾两呆"所占比重;三是贷款资产形态调整不及时,如正常贷款和逾期贷款、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数据调整.由于资产形态划分不准直接影响盈亏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3],使农村信用社有了更大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同时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及风险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解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更好地指导其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定价制度,发挥利率杠杆作用,我们于近期对酒泉市所辖各县(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