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蓉子 《中国西部》2011,(17):42-43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就对外开放和特区工作作了重要谈话,提出:"除了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这一席谈话拨开了对特区工作的诸多迷雾,开创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正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0多年来,这片热土不断焕发出新的开放活力。1984年初春,邓小平发表关于对外开放和特区工作的重要谈话。随后,中央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宁波在内的14个沿海城市,并实行10项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3.
汪俊石 《特区经济》1996,(3):8-11,15
<正> 一、中国开发区的独特之处 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逐步展开:一是经济特区,二是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三是将开放地区扩大到沿边、沿(长)江地区和各省会城市。1984年,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波中,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开放沿海城市的配套措施,国家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比照经济特区实行一些特殊经济政策。为适应第三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又设立了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并在一些沿江和省会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国家总共设立了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对外开放、产业倾斜考虑,国家又设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国务院又在特区和开放城市特批了一些开发区。如海南的洋浦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另外还有台商、华侨投资区等。国家批准设立的13个保税区从其实际运作来看,也可以归入开发区的范畴。 国家开始对地方政府设立各类开发区没有明确的规定,许多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地方级开发区。省级政府设立的一股也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市)、县(区)乃至乡设立的开发区则名称各异。国务院1993年33号文件规定:“设立各类开发区,实行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审批  相似文献   

4.
何永乐 《特区经济》2005,(1):247-248
一、特区经济发展中计算机教育的重要作用 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通往世界的桥梁。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经过5年的努力,取得初步成功。国务院马上推广特区经验,于1984年5月宣布开放了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城市。同年10月,中共中央又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比较不发达地区,沿海、内地和边疆,城市和农村,  相似文献   

5.
启洪 《走向世界》2008,(17):102-104,106-108
1984年,国务院批准青岛、烟台为沿海开放城市,同时设立青岛、烟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继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之后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志着山东的大门正式对外敞开.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厦门港口经济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历史机遇 1.1980年,厦门开辟为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为厦门湖里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  相似文献   

7.
甬商是我国四大商帮之一,也叫宁波帮。雅戈尔、唐狮、淑女坊、青阳路凤凰城、方太橱柜……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创造者正是"甬商"。他们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助力安徽经济腾飞的生力军。早在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谷牧同志关于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汇报时曾说  相似文献   

8.
1985年3月28日,齐鲁大地上的新生事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了。从此,青岛胶州湾西岸这块富有诱惑力的地域,伴着隆隆的开山炮声,迅速地崛起。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短短的10年中,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开发区内的行政区、金融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井然有序,国家级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旅游区各具特色,繁荣的商贸、兴旺的街市以及声势浩大的建设工地,都使人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青岛人的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跨世纪的选择青岛,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成就,青岛市的对外开放怎么办?如何强化青岛在沿海城市中的地位?1984年,国务院召开了沿海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确定了兴办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针,从此,青岛市对外开放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进入了创建和发展时期。考虑开发区选址时主要有三个出发点:一是充分考虑到  相似文献   

9.
根据WTO的有关规则,WTO协议适用于整个中国关税领土,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贸易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以及其他实施特别关税和税收制度的地区(以下简称"特区").入世后特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将不再优惠,特区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该寿终正寝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的特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田 《特区展望》2000,(5):7-11
创办中国经济特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的治国杰作。邓小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特区之父。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把中国经济特区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特别是江泽民同志的特区思想,既在邓小平特区思想基础上一以贯之,又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富有新的创造。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特区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经济特区的历史命运,消除一些人对经济特区的不良认识,增创特区的体制优势,创造和迎接中国经济特区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有着直接的帮助。   在特区创建之初,就以面向世界的眼…  相似文献   

11.
经济特区创办以来,走过了辉煌创业的历程,发挥了重要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特区的崛起与发展,气势不凡,令海外刮目相看,也使国人为之一振。 如果说特区吸收了大量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经济上的巨大成果,那么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改革开放新形象,展现中华民族新风采,则是创办特区政治上的重大收获。 特区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对外开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自由贸易区的产生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到目前已20年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都在不断加强。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表明了中国政府欢迎并鼓励外商投资,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从1979年到198o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深圳D、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一些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从1984年5月起,国务院决定开放上海、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2月又…  相似文献   

13.
关注"特区"的人士清楚,"特区"一词最早出自邓小平口中。据《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一书记载,1979年4月,邓小平与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习仲勋商讨开放事宜,提出在深圳建立一个新的开放区域,全力引进外来资本,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并且建议这个开放区域就叫"特区"。  相似文献   

14.
黄平 《特区经济》1998,(8):22-23
<正> 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特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1990年开辟了上海浦东新区,实际上是非特区的特区。国务院对这些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即批准这些特区率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具体表现在:①发展“特区”的资金,主要靠利用外资;②构成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为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体系;③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市场调节的特区经济运行机制;④特区经济以外向型为主要发展目标;⑤国家给予特区较多的自主权,较多的特殊的优惠和方便等。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特区人民努力奋斗,艰苦创业,使得特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就。到1996年,五个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69.03亿元,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计算为2959.64亿元,利用外资达61.87亿美元。预计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工业总产值增长18%。五个经济特区中最著名的深圳经济特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13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22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50亿美元,创下了可与“亚洲四小龙”相媲美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关中国即将取消5个经济特区和49个开放区的消息在海内外传得沸沸扬扬的。如果它属实,海南经济发展史上短暂而重要的“经济特区时期”,就要到此为止了。一、两种不同性质的开放以1994年为界,海南经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对外开放:一种是全国暂时封闭,只有少数经济特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阶段;二是经济特区与非特区政策基本拉平,除了所得税税率,大家基本上是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一起实行对外开放的阶段;假如上述消息付诸实施,就开始了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完全平等竞争的新开放。第一阶段是1988年到l993年,当…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批准广东和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20年来,根据中央的部署,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福建对外开放走出一条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的新路子,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最先在福建对外开放舞台上亮相的是素有“海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新区》2004,(4):62-63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河北省惟一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秦皇岛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全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秦皇岛自然环境优越,不但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秦皇岛开发区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力军,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4,(10):15-15
中国开发区已步入而立之年——自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倡议借鉴国外园区发展经验、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算起,这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已运行了30年。30年来,中国开发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对外开放的"顶梁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数据显示:198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  相似文献   

19.
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作出要参照经济特区的经验,在这些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定。当年12月28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广州开发区)奠基,成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沿海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影响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到198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从1984年起,开放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2月又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8年3月决定将开放的范围从沿海城市扩展到全国沿海市、县,同年4月,又批准海南成为经济特区,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使东部沿海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据测算,1978年-1996年,我国东部地区对全国对外贸易额的贡献率为84%,中部地区不足11%,西部仅为4.9%。我国加入WTO后,对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别是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在新的开放形势下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优势,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