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佳 《经济视角》2013,(3):34-3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工作经验,探讨了目前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有力契机,从打造基地、构建项目、搭建政府间合作平台等方面,促进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衡  王亚萍  黄海滨 《经济师》2008,(9):264-265
国家科技部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建设的新举措。文章在分析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合作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东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与地缘优势,吉林省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中俄科技园等为平台,积极与俄罗斯签订农业科研项目、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赴俄罗斯实地考察、邀请俄专家来访、引进优质种质资源,使俄罗斯农业先进技术在省内得到推广和普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日前,吉林省现代中药研究开发中心被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标志着吉林省在现代中医药研发领域走向国际化。吉林省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拥有极其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在数量上居全国前列。吉林省已建立了人参、五味子、林蛙、防风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1)
为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中心"、提升"三大品牌"谋划云南省各项重点工作,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合作的新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运用的战略性转变。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详细收集、整理、分析昆明市辖区内国际合作基地在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对外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解析国合基地开展活动的情况。最后,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增强昆明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实力,突破困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与效应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荣  魏秀芬 《经济纵横》2012,(10):61-63,120
中国——以色列在天津的农业科技合作是以建立科技合作基地与技术贸易为主,但合作层次较低,且主要集中于"引进来"而不能实现"走出去"。虽然社会影响力较大,直接经济效益明显,科技支撑能力强,但存在合作意愿不强、合作层次较低、示范带动作用弱、间接效益较低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效应需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在补偿贸易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注重引进技术的吸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4)
文章主要剖析昆明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合基地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座谈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国合基地在"引进来"、"走出去"中优势、劣势;最后按照基地类别的不同选取了3家典型的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了其开展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详细分析。深入剖析了昆明市国际合作基地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国合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带的提出,为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机遇。中俄农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推动两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目前,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存在基地数量少、规模小、资金缺乏、专业人才流失及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应重点加强中俄两国沿线农业生产基地群建设,完善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养对俄农业合作专业人才,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农业国际合作视角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供求角度来看,我国通过农业国际合作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依然面临关键技术引进不足、国际援助不断减少、与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合作层次低、缺乏部际合作等问题。为此,我国应该从战略上重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加大农业科技自主研发投入,加强与发达国家及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8,(1):10-10
日前,吉林省现代中药研究开发中心被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标志着吉林省在现代中医药研发领域走向国际化。 吉林省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拥有极其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在数量上居全国前列。吉林省已建立了人参、五味子、林蛙、防风等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形成了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哈达山酒——从正泰隆烧锅到松原"市酒"吉林省天天乐酒业有限公司坐落在松花江南岸,科尔沁草原中部的查干湖畔.这里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当年曾是关东渔王的生息地,如今是国家商品粮建设基地和绿色环保基地,同时也是"国际旅游示范区",电视剧《圣水湖畔》就拍摄于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吉林省农业有效利用国外贷款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吉林省农业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政府政策是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有效开展的动力因素之一。综合运用模糊评价与灰色评价方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进行评价。从政策视角,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立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已经成为苏州市引领国内技术创新、亟需完成的重要工程。基于对苏州市"人才挤出"和"科技吸附"效应的预期,设计了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三阶段"建设模式,并分别对创新基地"三阶段"的职能定位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从研发方向选择、软环境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政产学研联盟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建立规模化海外生产加工储运基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朱小丹省长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成为农业跨国公司.为贯彻落实上述精神,我们近期开展了培育发展广东农业跨国公司专题调研.我们认为,统筹推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当前广东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梳理安徽省近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重点研究领域及合作国家(地区)分布现状、国际科技人才交流等情况,分析安徽省在新形势下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优势、机遇与挑战,提出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布局的思路与对策,为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将碳纤维这一国际高端的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加以培育,在碳纤维生产的主要区域吉林市加快建设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计划将其建成国内最大和世界领先的碳纤维生产应用基地,成为中国的"碳谷".  相似文献   

18.
6月28日,一汽集团控股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新进科技集团合作建立的启明新进汽车电子基地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投产,开创了内地汽车业、IT业与香港电子业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作为科技部与天津市共同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将成为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和产业创新基地、优秀人才聚集和培养中心,国际合作的桥梁。本文首先分析了联合研究院的建设意义及其必要性;其次,确定了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功能定位;第三,重点构建了其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再次,探究了其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最后,设计了其运行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我国13个粮食生产大省之一,是商品粮食基地之一.提高吉林省粮食生产竞争能力,则提高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若要增强粮食的竞争能力,就需要提升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文章着重探讨吉林省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污染也无法得到很好解决;农业耕地资源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不断地下降,利用方式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宣传不到位,粗放式生产为主;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成本不断增加.并且提出了优化吉林省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的应对之策:一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整治水资源污染情况;二是丰富耕地利用方式,出台政策,提高耕地质量,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三是加大宣传教育,推广农业科技;四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有专业知识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