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闻龙 《商》2012,(13):114-115
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百分之二,从此拉开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的序幕。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改革以来一直呈现出升值的态势,现阶段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不足6.3,本文将简单剖析汇率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21日19点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央行关于人民币升值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表明我们回归到1994年承诺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下,从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显得更为灵活.央行汇改两多月来,我们很多企业感受到了汇率变动给自己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其他因素的增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增大,我国政府于2005年取消了固定汇率制。人民币浮动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广泛影响。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与走向着手,分析汇率波动的压力以及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和时机的选择应该视我国国力及人民的需求来决定,应该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受到当前欧美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的影响,我国人民币一方面受到新一轮升值压力的考验,另一方面已经迫使人民币向国际化进程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么如何把握人民币汇率的调节,如何面对新一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及如何面对国际化关系已成为当前我国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怡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46-147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不稳定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也屡创新高。探讨了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利弊,阐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人民币汇率调整在理论和事实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磊 《商业研究》2006,(1):102-104
分别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了人民币面临着双重压力———既有升值的外在压力又有贬值的内在要求这一结论。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缓解双重压力的措施,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对外缓解升值压力,对内扩大内需;接着,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短期,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期,改钉住汇率制度为汇率目标区制度;长期,退出汇率目标区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1994年到2010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将贸易收支分解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运用MSIH(2)-VARX(1)模型研究了在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和存在贬值压力两种区制下,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经济状况对我国一般贸易收支和加工贸易收支的影响,并在模型中分析了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1)1994年第三季度到1998年年底,以及2004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升值压力;1999年第一季度到2004年第三季度,以及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贬值压力;(2)2008年金融危机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要大于1998年金融危机;(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一般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存在J曲线效应,而对加工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但综合起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总体贸易收支不产生影响。国内外经济状况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负向响应,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民币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但由于中美经济结构、经济机制与增长水平不同,这种相对固定汇率制度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存在偏差,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和投机预期。2005年7月,实施新的汇率机制,迄今人民币安然无恙。中国在中美经济博弈中,重新获得汇率主权。本文根据结构增长理论、结构贸易政策理论、合作博弈理论、新汇率机制理论,评估人民币价值,分析人民币升值利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原则、机制与路径及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资本市场、出口企业、房地产业等产生影响巨大。同时,吸引了大量舌争热钱流入,又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应从目前的经济状况入手,认清人民币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将逐步升值的趋势,清理不合时宜的”限入”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以从根本上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更加频繁,波动的范围也会逐步扩大。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本文分析其对我们进出口公司的影响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是影响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我国贸易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也得到了不断增长。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金融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宏观经济增长过快等现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到我国货币供给,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稳定货币与汇率,促进经济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来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因此,继续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已不符合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应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思路是:应减少行政机制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逐步实现由市场规则形成人民币汇率;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继续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际社会和外汇市场关注的焦点,升值压力更多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干预与政治呼声。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拯救美国经济,反而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人民币汇率应依据市场需要与中国国情保持稳定,逐步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中美国际平价关系发生逆转的新格局,阐释了新格局下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国内通货膨胀形成冲击的动态传导机理.文章运用2005-2010年相关数据对提出的动态传导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大幅快速升值在短期内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而从长期看将加剧我国经济失衡状态.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机制转轨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明确区分汇率加速升值的短期结果与长期影响.本文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微观企业、金融体系和宏观政策结构性调整和全局性完善的进程中,所以渐进式的汇率转轨机制更适合于转型期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7月21日央行出其不意地宣布:人民币汇率上浮2%。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萨缪尔森——巴拉萨效应,经济增长将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在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崛起过程中均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升值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市场化改革,萨缪尔森——巴拉萨效应也会在中国应验,因此人民币将进入一个升值的周期。灵活的汇率制度和适度的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总体福利是有利的,但是汇率风险会给企业经营带采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探讨的就是企业如何积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将汇率风险转化为机遇。  相似文献   

17.
资讯     
盘点2006事件篇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受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美元持续走弱等因素影响,2006年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从年初首个交易日的8.0702到12月26日的7.8220,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连续突破8.0、7.9两大关口后再度逼近7.8。我国巨大的贸易顺差,预示着人民币升值进程还远未结束。分析人士表示,实体经济走势、进出口贸易、外部压力以及国际市场美元的走势均会对人民币的未来走势产生影响,预计2007年人民币的波幅会进一步扩大,而升值速度也有可能加快。  相似文献   

18.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喆 《商业研究》2007,(2):110-11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尚不成熟,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并辅以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元航  龙凯宏  朱溪 《大经贸》2003,(9):38-42
人民币是否能顶住升值压力,成为近期关注焦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都将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产生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更加直接。人民币升值为何老调重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实质是什么?企业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下专家的观点将给我们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经济理论表明,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中国的持续经济增长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中国的汇率改革中,必须坚持汇率升值进程的主动性和渐进性,从而达到汇率改革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